当前位置: 主页 > 社会实践 >

青春点燃梦想,书写支教芳华

来源:湖北师范大学电气工程与自动化学院 作者:王俊杰

骄阳似火的七月,三下乡的钟声在我院已经敲响。为了帮忙、引导广大青年学生进一步认真学习和践行科学发展观,使我院广大同学用心投身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发挥专业优势和特长,在实践中受教育、长才干、做贡献,以实际行动为构建和谐社会奉献力量。经团省委和学校的统一安排,学校组建“风之彩”暑期社会实践服务队,我十分荣幸地成为该队的一员。这次暑期三下乡活动使我有了一个验证自我的机会,使我无论在潜力上或是在心灵上有了一次大的飞跃,也发现自身存在的不足。

为了助力乡村教育,促进乡村振兴,湖北师范大学电气工程与自动化学院风之彩服务团于2021年7月10日至7月25日在湖北省黄石市阳新县太子镇大塘小学开展了为期十五天的支教实践活动。为顺利完成此次暑期社会实践活动的任务,我们做了精心的准备。在课程的准备和活动的开展方面,我们与学校取得较好的沟通,了解到当地学生的迫切需要,并针对他们的特点开展特色的课程和活动,以此丰富他们的课余生活。在当地群众的大力支持,老师的指导、帮助和学生的积极配合下,我们的实践活动内容丰富多彩,实践效果十分明显。

在7月10号早上8点,伴随着响亮的口号,电气工程与自动化学院“风之彩服务团”在王梦茜辅导员的带领下正式奔赴阳新县太子镇大塘小学开展义务支教活动。我望着窗外的风景脑海里幻想着未来十五天的支教生活,有书声朗朗,有欢声笑语,有笑脸盈盈,处处都萦绕着温暖幸福的氛围,经过近一个小时的路程后,我们顺利地抵达了目的地。

在为期15天的支教活动中,我们向同学们开展了许多有趣的课程,例如:数学,语文,体育,美术,音乐,电影鉴赏等等。同学门业积极配合我们的教学,在上课的时候积极地与我们互动,回答老师们提出的问题,上课也没有出现打闹的情况。每位同学上课都非常的有热情,每天早早地来到学校,让我想起了我的小学时光。每堂课都有不一样的知识,每堂课都有不一样的乐趣。在去的第一天,我们就开始了招生,当我进到教室看到许多家长带着他们的孩子坐在位置上,看来家长也非常支持我们的活动。

感谢大塘小学给我们这个美丽的平台,去体验身为一名教师的生活百态。我们在这里成长,我们在这里成熟。我们支教团带着信念,带着活力,带着祝福,带着奉献,走进小学,走进学生,走进社会。我们在这里学习,交友,丰富生活,积累经验。支教是一项美丽的事业,无私奉献更为动人,我们便在不知不觉中成为了感动别人,感动自己的光荣的支教教师!支教工作给我的感受颇多。面对一双双渴求知识的眼睛和写满了认真的脸庞,我竭尽全力地满足他们的需求。在课堂上我们注重学生与学生互动,尽可能多地给予学生鼓励和赞扬,尽量培养他们对学习的兴趣。

在我们感受做老师的滋味的同时,团队的精神也是一直围绕我们身边的。大家一起吃饭,简单的农家菜也能让我们尽兴;三个人同挤一张“大床,也觉得无所谓;在没有电脑辐射、没有空调的宿舍里,一个西瓜,也能让大家有胜于过年的开心和兴奋。教学上的问题,我们大家一起商讨解决。我喜欢这种团结。我从未后悔加入这个团队,它让我体验到无限快乐。让我这个还是学生身份的“老师”领略更多,很多事,需要我们不断去探究去体味。

在我看来,支教是时代的产物,是赋予给我们实现自我价值、煅炼自我能力,提供广阔天地、完成人生试卷的舞台;是加强修养、丰富涵养提高素质,进行自我准确定位的砝码; 是我们理论联糸实际、主各观结合分析问题能力、注重实践观念升华的梯子最后,我希望以后还能有机会参与此类实践活动,也相信在此过程中我一定会不断的提高综合素质、人格内涵,以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更好地指导我今后的学习、工作和生活!人的一生中,难得有机会去证明自己、考验自己、磨炼自己。在这次支教中,我做到了。带着我的爱、热情、与信念在大塘小学的校园去证明了自己、考验了自己、磨炼了自己。虽然支教结束了,但还有两年的时间才离开大学校园,我会在有限的时间里,把支教带给我的财富化为无限的学习动力,不断充实自己、认识自己、反思自己,提高自身各方面的能力。感谢大塘小学的师生们,是他们给了我锻炼自己的机会,是他们的热情与信任支持我战胜困难与脆弱,在支教的道路上走了下去。

http://www.dxsbao.com/shijian/398402.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

相关内容

群策群力,标新立异

2022年7月6日,“秾人向徐周”团队关于互联网+电商平台的构建进行了更加细致的了解,同时团队将直播带货执行方案进行了细化。关于互联网+电商平台的构建,团队首先查找了国内比较当红的电商…… 刘思辰 狄恩雨 程 南京农业大学动物医学院查看全文 >>

南京农业大学“秾人向徐周”实践团队 积极开展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

为积极响应党的十九大提出的乡村振兴重大战略部署,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促进乡村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优化乡村治理,2022年6月28日,南京农业大学“秾人向徐周”实践团队深入江…… 刘思辰 程序 狄恩 南京农业大学动物医学院查看全文 >>

南京农业大学“三下乡“暑期社会实践团队 “秾人向徐周”团队 第4期简报—

简报秾人向徐周“三下乡”实践团队编第4期2022年7月4日走傍徐周访消息2022年7月3日下午,“秾人向徐周”线下团队和徐周村钱书记和徐经理进行了沟通交流。交流过程中,钱书记提出了希望我们可…… 刘思辰 狄恩雨 程 南京农业大学动物医学院查看全文 >>

推荐内容

“向日葵老师”卢春英:用爱与智慧点亮山区孩子的未来

2024年1月21日,广西师范大学“教育之光”寻访团成员蔡开彬同学走进昭平中学,专访了被学生们亲切称为“向日葵老师”的卢春英…

寒假社会实践┃青岛科技大学“遗”路生花寻年队践行非遗传承

在2025年春节首个非遗年的特殊背景下,青岛科技大学“遗”路生花寻年队的五名大学生,怀着对传统文化的热爱与传承的使命感,…

大学生创新团队:用技术为动画“重置焕新”,开启视觉新体验

在如今动画产业蓬勃发展的时代,老旧动画因画质、风格等问题逐渐淡出观众视野。然而,浙江工商大学的“雾散云开”团队却另辟…

湖南师范大学物理与电子科学学院团委青工部开展“我与科学有个约”科普志

为积极响应2024年两会科技创新目标,提升公民科学素质,湖南省科技馆联合湖南师范大学物理与电子科学学院团委青年志愿者协会…

动科动医素质拓展部2月心委例会成功召开

本部二月心委例会于2月24号12:30在荟十2楼活动室成功召开,例会主持人为22级部门负责人桑雨嘉。例会开始后,心委们首先完成了一…

最新发布

河南农业大学:扬弘农精神,助乡村振兴
“农,助天地以生衣食者”。为深入理解“明德自强,求是力行”校训,发扬弘农爱国精神。河南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农村农作物调查”团队于在7月4日前往原阳县太平镇,寻访该地区农作物耕种现状。太平镇地…
清海净水社会实践感言
为了深入贯彻落实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响应习主席“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号召,抓住建党一百周年的机遇,进一步帮助人们提高环境保护意识,扩大生态文明建设的普及规模,烟台大学“逐年华似水,筑碧海微澜…
投身志愿服务,搬运消杀清淤一条龙
唐裕淞,男,20岁,中共预备党员,河南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2019级环境生态工程专业本科生,现任河南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新媒体工作室主任、环境19-1班组织委员。7月20日的特大暴雨,登封成为河南最早的受…
探寻红色实践基地,“走进辉煌一百年”
探寻红色实践基地,“走进辉煌一百年”大学生网报南京8月17日电(通讯员刘欣洋)暑期阳光虽盛,却无法磨灭学子们拜访红色教育基地,汲取信仰力量的热情。南京航空航天大学自动化学院“走进辉煌一百年”激励实…
河海学子奔赴长江沿线实践,共同守护母亲河
长江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已经成为社会各界的共识,如何在发展中保护、在保护中发展,实现经济社会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成为了社会各界关注的焦点和热点问题。2021年7月2…
探水稻“减肥”之理,寻农业绿色发展之法
2021年7月,为响应国家化肥减量增效的号召,推动乡村振兴发展,南京农业大学信息管理学院“探减施增效,赢绿色未来”农业化肥减量生态补偿方案调研团来到南京市六合区开展关于水稻化肥使用情况的调研活动。为…
调研活动圆满结束
调研活动即将过去,“刻梦”社会实践队开展调研活动的最后一天,这此调研能取得圆满成功,调研队长的引领以及调研队员们的辛苦努力是不可置否的。调研过程中,我们发现根雕艺术的创作规律就是注重自然,顺其…
河小青再行动第五天-结构方程模型的培训
指导老师:夏妮,化工学院通讯员:刘烨“守护一江碧水,湘大化工河小青”。8月17日下午三点,在腾讯会议室开了化工学院暑假实践团第二次线上会议,会议的主要内容为调研组组长高梓奥同学为团队成员进行结构方…
根雕在近现代的发展
经过古代多个朝代的发展,到了明清两代,根雕技艺已趋成熟。根艺家们不仅利用木、竹根创作出供人欣赏的摆设,而且还雕刻具有实用价值的家具及其他实用品。从明代苏州画家仇英绘制的《金古图》、《桃李园图》…
革命老区活力再现 创新助推乡村振兴
8月12日至18日,华中农业大学动科动医学院赴洪湖实践团应疫情防控工作要求,通过云团队形式就地开展为期一周的“共绘荆楚红色地图”实践活动。来自湖北省荆州市洪湖市的实践团成员瞿晚晴前往瞿家湾湘鄂西革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