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进行当地方言调研的同时,记者也不忘走访当地来了解其特有的风俗习惯,通过记者走访,当地有许多的姓氏家族都有属于自己的祠堂,用当地人的说法叫大堂轩。
祠堂,是族人祭祀祖先或先贤的场所。祠堂有很多种用途,除了崇宗祀祖之用外,平时各房子孙有办理婚、丧、寿、喜等事务时,经常也便利用这些宽广的祠堂,以作为活动之场所。此外,族亲们有时为了商议族内的重要事务,也常利用祠堂作为会聚场所。
在中国古代儒家伦理中,家族观念相当深刻,往往一个村落,就生活着一个姓的一个家族或者几个家族,大多建有自己的家庙,祭祀祖先。
一般把家庙,称作祠堂。祠堂,有宗祠、支祠和家祠之分。祠堂的名称,最早出现于汉代。当时,祠堂均建于墓所,曰墓祠。南宋杰出理学家朱熹作《家礼》,始立祠堂之制,从此称家庙为祠堂。当时修建祠堂,有等级之限,民间不得立祠。到明代嘉靖年间许民间皆联宗立庙。后来,倒是做过皇帝或封过侯的姓氏,才可称家庙,其余称宗祠。
这里的祠堂和传统印象当中的大家族祠堂不同,并没有成千上万人那么声势浩大,当地的一个祠堂大多是五福之内的,并不涉及其他的旁枝,在重大节日的时候,五服之内的所有亲戚也会从五湖四海赶回家,准备好贡品,开祠堂一起进行祭祀,向先祖祈求来年风调雨顺,平平安安,大唐轩分为三塘,下塘,基本是过到中堂是牌匾,大多由和家族有关的亲朋赠送。上堂上面是历代先人的排位,排位,上面简单记录了先人的生平,
经过多年的历史变迁,大型的祠堂已经比较少见了,而在南方地区,重视传统的家族保存下来的比较多,或者是家中出资再次修葺自己的祠堂。
因为深受传统文化的熏陶,在当地这种小型宗祠并不少见,宗祠不仅是一脉相承的标志,更是血溶于水的象征。是家的寄托,家人的牵挂和对美好的追求与向往。
http://www.dxsbao.com/shijian/398421.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