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红色是中国共产党、中华人民共和国最鲜亮的底色。”在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历程中,一个又一个感人至深的红色故事一直被传颂着。红色故事展现了历史的真实力量,有助于我们传承党的红色血脉,有助于广大人民群众厚植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的情感。7月20日,上海理工大学“新长征路上的理宝”暑期社会实践团队来到四川省阿坝州黑水县昌德村参加了丰富多彩的讲红色故事活动。
近年来,昌德村通过灾后重建、易地移民搬迁,新农村建设等方式,甩掉了贫穷的帽子。为了更好的巩固脱贫成果,实现乡村振兴,该村紧紧依托丰富、厚重的红色资源,秉承把红色资源利用好,把红色传统发扬好,切实践行两山理论,大力发展红色旅游,探索出了一条红色加绿色的产业振兴之路。现如今,昌德村不仅脱了贫,还致了富,而红色昌德更是成为新时期发扬红色传统,传承红色基因,打造党性教育精品和红色旅游胜地的榜样,成为擦亮革命老区,塑就红色名片的典范。
习总书记强调:“讲故事就是讲事实、讲形象、讲情感、讲道理,讲事实才能说服人,讲形象才能打动人,讲情感才能感染人,讲道理才能影响人。”讲好红色故事,要坚持内容为王,讲好事实。真实性是红色故事的生命,黑水县委党校刘欣老师通过实景沙盘教学向我们讲述红军转战黑水的主要行军路线,路途艰险,障碍重重一览无余。在微党课“忆筹粮岁月,续鱼水深情”环节,刘老师声情并茂的说,“红军长征越向川西北地区前进,人烟越稀少,粮食短缺直接威胁到红军的生存。红军战士不得不用野果、野菜、树皮、草根充饥果腹……”仿佛一下带领我们在场所有人跨越了时空,回到了那个沧桑年代。
毛尔盖会议后,红军领导人再一次统一了一、四方面军北上过草地的主张,这时摆在红军面前的头等任务就是为过草地筹备粮食。为此,中革军委决定在黑水芦花和毛尔盖各设一个筹粮委员会。根据毛泽东的指示,红军总政治部向各部队发出了《关于收割藩民麦子的问题的通令》,规定只有在其他办法不能得到粮食时,才能去藩人田中收割已熟的麦子。收割藩人麦子时首先收割土司头人等的,只有到迫不得已时,才去收割普通藩人的麦子。收割普通藩人麦子时,必须将所收数量,为什么收割的原因等,照总政所发条子用墨笔写在木牌上,插在田中,待藩人回来后可拿着木牌找红军领回价钱。另外,由于敌人的封锁,红军食盐极缺,红军在筹粮的过程中了解到,黑水藏族同胞有熬制土盐的习惯,就是将含有盐分的岩石和泥土用水浸泡取之熬盐食用,因此在筹粮的过程中也请来藏族同胞做技术指导,大力开展熬制土盐的活动。
回顾红军在黑水筹粮熬盐的那段峥嵘岁月,红军模范执行党和民族的政策,在一个长期存在民族隔阂的陌生环境里,很快打开工作局面;在一个没有群众基础的民族地区迅速形成广泛群众基础,红军仅仅依靠人民战胜了给养困难的生死考验,雪山深处的黑水成为了红军生命通道的转运站。
活动现场的一位退伍老兵接受了我们的采访,他在讲述那段故事时,特别提到红军总司令朱德将军。将军不仅同战斗员一样割麦和打麦子,并且割下以后从一二十里远的地方挑五六十斤回来。他还常对一般战士和工作人员说 :“你们这些青年人挑不到四五十斤,唉!什么青年?”大家只好很不好意思地对着他笑。这些红色故事深刻说服、打动、感染、影响了在场的每一个人。
此外,昌德村讲红色故事注重与当地文化特色相结合。昌德红色教育基地汲取了当地特色的农耕文明,把炒青稞、磨青稞融入基地的宣讲工作中,既让听众耳目一新,又弘扬和传承了本土文化。讲解中还可以适当地让观众参与进来,我们刚到达昌德红色教育基地时,就穿上红军衣服体验了一把藏族风情的欢迎仪式。形式虽简单,但能让红色教育“活”起来。
红色故事蕴含的是真善美,传播的是正能量。讲好红色故事,不仅是为了铭记历史,更是为了开创未来。杨定华在《雪山草地行军记》中写道:“在中国史地学者尚未发现的地方,或者探险家也未到过的草地,严格说来,在中国地图上尚未注明的地方,原始人类部落未曾居住的地方,数万北上抗日的红军,以冒险的决心,做出惊奇的行动,渡过了草地,打破了历史的纪录。这样惊天动地的创举,假如红军没有钢铁一般的政治坚定性,没有顽强不屈不挠的战斗意志,万众一心的团结精神,怎样敢进行这种冒险的尝试!” 习总书记在纪念长征胜利80周年讲话中也提到,长征是一次理想信念的伟大远征。党和红军几经挫折而不断奋起,历经苦难而淬火成钢,归根到底在于心中的远大理想和革命信念始终坚定,始终闪耀着火热的光芒。
活动最后,我们有幸采访到昌德红色教育基地的刘校长,他动情的说:“我们在这搞红色教育,讲红色故事,就是为了传承红色文化,保证中华民族的底色永不变,让红色江山代代传!”
在继承中不断创新,在变化中持续发展,红色昌德把红色故事讲的入脑入心,让革命精神薪火相传!
http://www.dxsbao.com/shijian/398756.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