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社会实践 >

青农学子三下乡:农药的利与弊

来源:青岛农业大学 作者:杨东旭

青农学子三下乡:农药的利与弊

通过本次的社会实践调查我们发现这几年由于各种原因,导致病虫害越来越难防治,而且病虫害对药的抗.性也逐步产生,导致用药效果不好或没有作用,因而越来越多的农药也被制造出来,各种农药的使用也对我们的环境和我们自身完成了伤害,

农药的使用虽然在一定程度上便利了我们,但是却也使我们赖以生存的生态环境造成了严重的损害。由于农药的施用通常采用喷雾的方式,农药中的有机溶剂和部分农药漂浮在空气中,污染大气;农田被雨水冲刷,农药则进入江河,进而污染海洋。这样,农药就由气流和水流带到世界各地,残留土壤中的农药则可通过渗透作用到达地层深处,从而污染地下水。

据世界卫生组织报道,伦敦上空1吨空气中约含10微克DDT,雨水中含DDT7x10-12~ 400x10-12,全世界生产了约1500万吨DDT,其中约100万吨仍残留在海水中。中国南方某省1994~1998年,渔业水域受污染面积达45万多公顷,污染事故800多起。水域中的农药通过浮游植物-浮游动物-小鱼-大鱼的食物链传递、浓缩,最终到达人类,在人体中累积,对人类健康产生影响。

农药的不当滥用,导致害虫、病菌的抗药性。据统计,世界上产生抗药性的害虫从1991年的15种增加到的800多种,中国也至少有50多种害虫产生抗药性。抗药性的产生造成用药量的增加,乐果、敌敌畏等常用农药的稀释浓度已由常规的1000提高到1/400~ 1/500,某些菊酯类农药稀释倍数也由3000 ~ 5000倍提高到11000倍左右。

20世纪80年代初,中国各地防治棉田的棉铃虫和棉蚜只需用除虫菊类杀虫剂防治2~ 3次,每次用药量450毫升/公顷,就可以全生长季控制为害;到了90年代, 棉蚜对这类杀虫剂的抗药性已超过1万倍,防治已无效果,棉铃虫也对其产生几百倍到上千倍的抗药性,防治8 ~ 10次,甚至超过20次、每次用750毫升/公顷,防治效果仍大大低于80年代初。

大量和高浓度使用杀虫剂、杀菌剂的同时,杀伤了许多害虫天敌,破坏了自然界的生态平衡,使过去未构成严重危害的病虫害大量发生,如红蜘蛛、介壳虫、叶蝉及各种土传病害。此外,农药也可以直接造成害迅速繁殖,80年代后期,湖北使用甲胺磷、三唑磷治稻飞虱,结果刺激稻飞虱产卵量增加050%以上,用药7 ~10天即引起稻飞虱再猖獗。这种使用农药的恶性循环,不仅使防治成本增高、效益降低,更严重的是造成人畜中毒事故增加。长期大量使用化学农药不仅误杀了害虫天敌,还杀伤了对人类无害的昆虫,影响了以昆虫为生的鸟、鱼、蛙等生物;在农药.生产、施用量较大的地区,鸟、兽、鱼、蚕等非靶生物伤亡事件也时有发生。世界野生动物基金会1998年发表报告说,若以1970年地球生物指数为100,则1995年已下降到68,在短短的25年中,地球上32%的生物被毁灭。在此期间,海洋生物指数下降30%。

然而这仅仅只是农药使用所产生的问题,而不包括农药废弃物所产生的问题,而我们本次社会实践所了解到农药废弃物所产生的伤害更为严峻。

农药包装废弃物数量巨大,危害惊人:农药包装废弃物散落在田间地头,容易形成污染源,雨水冲刷或药剂蒸发,会破坏生物链,对环境和人类健康都具有长期潜在危害。另外,由于农药包装废弃物在自然环境中很难降解,散落田间、地头后会造成严重的“垃圾污染“;部分农户对废弃物的任意焚烧,加重了大气污染,粉尘颗粒的吸入也极大的影响了身体健康;各种五花八门的包装,散落在田间地头,可能被老人小孩拿回家做食品储藏器皿…据农业部相关数据数据统计,2013年,我国农药产值已超过319万吨,用量超过100万吨,每年遗弃在田间地头的农药废弃包装物多达几十亿个,这些物对环境都造成了重大污染。

政府要呼吁更要落实行动:早在1999年,我国实施的《包装资源回收利用暂行管理办法》规定盛装过农药或其他毒害品的包装废弃物在未作无害处理的条件下,只能作填埋处置。而在2007年5月起实施的《再生资源回收管理办法》中明确将农药包装物纳入再生资源范围。之后各省相应出台了一系列法规政策和做了小范围回收试点。

而作为当代大学生的我们更要积极参与谢谢有利于人民健康,社会发展的相关工作中,用发展的眼光看待我们祖国的建设,积极投身于祖国建设,从方方面面做起,就比如在父辈选购农药时多了解一下当代的新兴绿色农药,在他们忙于病虫害治理时多采用一些绿色办法,在他们随手丢弃农药废弃物时提醒他们将这些废弃物送到当地的农药废弃物回收管理站,这些都是我们力所能及的小事,但是对于我们的社会,我们的生存环境而言都是可以改善环境的一个翘点。

http://www.dxsbao.com/shijian/398769.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

相关内容

广西师范大学教育之光寻访团聚焦南阳五中丁军丽老师:以爱为笔,书写历史

2月16日,广西师范大学教育之光寻访团成员冯彦博深入南阳五中(三全校区),对深受赞誉的历史教师丁军丽展开深度访谈,旨在弘扬教育家精神,挖掘优秀教师的育人智慧,激励更多教育工作者…… 赖思宇 广西师范大学查看全文 >>

良师执烛 苗乡添辉——广西师范大学“教育之光”寻访团探源教学之智

为深入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弘扬教育家精神,近日,广西师范大学教育之光寻访团成员赖思宇前往广西壮族自治区融水苗族自治县中学,对模范教师黄娇娇进行了深度寻访。…… 赖思宇 广西师范大学查看全文 >>

古今碰撞绽华彩,上河灯影耀邕城 ——广西师范大学“华灯古韵”团队调研纪

近日,广西师范大学“华”灯古韵团队在2025年1月9日至1月12日期间深入广西南宁,开展了一场别开生面的花灯调研工作。此次调研旨在探寻花灯文化的传承与发展,团队走访参观了多地,其中百益…… 赖思宇 广西师范大学查看全文 >>

推荐内容

心怀母校,爱在工大:大学生回母校宣传

为了加强安徽工业大学大学生与高中母校的联系,加深安徽工业大学大学生的母校情感,增强学生的爱校之情,2025年1月14日,三名…

广西师范大学教育之光寻访团聚焦南阳五中丁军丽老师:以爱为笔,书写历史

2月16日,广西师范大学教育之光寻访团成员冯彦博深入南阳五中(三全校区),对深受赞誉的历史教师丁军丽展开深度访谈,旨在弘…

一粒火种,点亮振兴之路——“大包干”精神 赋能凤阳县小岗村乡村振兴

1978年的一个冬夜,安徽凤阳县小岗村的18户农民在一纸“生死契约”上按下红手印,拉开了中国农村改革“大包干”的序幕。四十余…

参观朱光纪念馆,铭记历史砥砺前行

2025年2月5日,“文化之根,精神之魂”社会实践队一队员怀着对革命先辈的崇敬之情,走进了承载着深厚历史意义的朱光纪念馆,进…

安徽工业大学学子返家乡:环保教育宣传在行动

在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的引领下,安徽工业大学的奚燕同学利用暑期返回家乡安徽铜陵,开展了一系列环保教育宣传活动,旨…

最新发布

青农学子三下乡:农药污染及其防治
青农学子三下乡:农药污染及其防治生态环境是人类生存、生产与生活的基本条件。党和政府把环境保护作为一项基本国策。随着“基本国策”、伴随着新的世纪正迈着希望的脚步,作为地球村的重要成员,防止环境污…
山东大学“博医济远”社会实践队正式开展调研
2021年8月16日,由山东大学齐鲁医学院部分学生组成的山东大学“博医济远”社会实践队正式开展调研任务。结合此前国家最新出台的生育政策,即中共中央政治局5月31日召开会议,听取“十四五”时期积极应对人口老…
青农学子三下乡:农药污染的调研
青农学子三下乡:农药污染的调研实践报告主题:淄川农村环境污染情况调查调查时间:2021年7月20日至7月24日调查地点:山东省淄博市淄川区店子社区、太和镇西石村调查方式:实地考察,口头采访调查目的:通过调查发现目…
乡村发展,青年须肩负担当
佛山科学技术学院筑梦计划三下乡团队于7月27日来到了惠州市石坝镇三嘉村。“打赢脱贫攻坚战、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后,要在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的基础上,做好乡村振兴,接续推动脱贫地区发展。这个夏天,这是一…
走近岙楼村党支部书记楼可掌
走近岙楼村党支部书记楼可掌在乡村振兴的大背景下,党和国家号召人才回归。这一声呼唤,唤起了无数“乡贤”赤子心,他们主动回到自己的家乡,为乡村振兴献计出力。三门县亭旁镇岙楼村党支部书记楼可掌,正是…
推动乡村农商发展,筑牢产业振兴支柱
推动乡村农商发展,筑牢产业振兴支柱“千年夙愿今梦圆,乡村振兴谱新篇”,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不应只有城市的霓虹光,还应要有美丽乡村的明月光。且看浙江省台州市三门县乡村振兴攻坚工程妙笔连篇,从涛头村“…
寻梦红色三门,助力文旅发展
寻梦红色三门,助力文旅发展八月,浙江大学求是学院蓝田学园“续写党史风华,助力乡村振兴”社会实践队伍奔赴三门县亭旁镇、城西村等地开展社会实践,在这片承载着深厚红色底蕴的土地上,见证着一个又一个红…
建党百年,西藏和平解放七十周年,我以我手画我国 ——重庆大学艺术学院“看见温暖”高原美
7月31日,重庆大学艺术学院“看见温暖”高原美育社会实践团在拉萨市普巴村欢喜图书室展开第二个主题活动:完成多人大幅绘画作品《我和我的祖国》。其主题是结合中国共产党建党一百年、西藏和平解放七十年的历…
暑期实践我在行动
2021年8月,一种名为“德尔塔“病毒的在人群中四散开来,河南省内更是多地为中高风险区。病毒桀桀危国难,吾心灼灼护国安,疫情保障防控工作刻不容缓。考虑到病毒载毒晶高,传播速度快,在保障人员安全前提下…
探寻党史血脉,赓续红船精神
2021年是注定要载入史册的一年。经过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的持续奋斗,中国实现了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在中华大地上全面建成了小康社会,并正在意气风发想着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迈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