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本次的社会实践调查我们发现这几年由于各种原因,导致病虫害越来越难防治,而且病虫害对药的抗.性也逐步产生,导致用药效果不好或没有作用,因而越来越多的农药也被制造出来,各种农药的使用也对我们的环境和我们自身完成了伤害,
农药的使用虽然在一定程度上便利了我们,但是却也使我们赖以生存的生态环境造成了严重的损害。由于农药的施
用通常采用喷雾的方式,农药中的有机溶剂和部分农药漂浮在空气中,污染大气;农田被雨水冲刷,农药则进入江河,进而污染海洋。这样,农药就由气流和水流带到世界各地,残留土壤中的农药则可通过渗透作用到达地层深处,从而污染地下水。
据世界卫生组织报道,伦敦上空1吨空气中约含10微克DDT,雨水中含DDT7x10-12~ 400x10-12,全世界生产了约1500万吨DDT,其中约100万吨仍残留在海水中。中国南方某省1994~1998年,渔业水域受污染面积达45万多公顷,污染事故800多起。水域中的农药通过浮游植物-浮游动物-小鱼-大鱼的食物链传递、浓缩,最终到达人类,在人体中累积,对人类健康产生影响。
农药的不当滥用,导致害虫、病菌的抗药性。据统计,世界上产生抗药性的害虫从1991年的15种增加到的800多种,中国也至少有
50多种害虫产生抗药性。抗药性的产生造成用药量的增加,乐果、敌敌畏等常用农药的稀释浓度已由常规的1000提高到1/400~ 1/500,某些菊酯类农药稀释倍数也由3000 ~ 5000倍提高到11000倍左右。
20世纪80年代初,中国各地防治棉田的棉铃虫和棉蚜只需用除虫菊类杀虫剂防治2~ 3次,每次用药量450毫升/公顷,就可以全生长季控制为害;到了90年代, 棉蚜对这类杀虫剂的抗药性已超过1万倍,防治已无效果,棉铃虫也对其产生几百倍到上千倍的抗药性,防治8 ~ 10次,甚至超过20次、每次用750毫升/公顷,防治效果仍大大低于80年代初。
大量和高浓度使用杀虫剂、杀菌剂的同时,杀伤了许多害虫天敌,破坏了自然界的生态平衡,使过去未构成严重危害的病虫害大量发生,如红蜘蛛、介壳虫、叶蝉及各种土传病害。此外,农药也可以直接造成害迅速繁殖,80年代后期,湖北使用甲胺磷、三唑磷治稻飞虱,结果刺激稻飞虱产卵量增加050%以上,用药7 ~10天即引起稻飞虱再猖獗。这种使用农药的恶性循环,不仅使防治成本增高、效益降低,更严重的是造成人畜中毒事故增加。长期大量使用化学农药不仅误杀了害虫天敌,还杀伤了对人类无害的昆虫,影响了以昆虫为生的鸟、鱼、蛙等生物;在农药.生产、施用量较大的地区,鸟、兽、鱼、蚕等非靶生物伤亡事件也时有发生。世界野生动物基金会1998年发表报告说,若以1970年地球生物指数为100,则1995年已下降到68,在短短的25年中,地球上32%的生物被毁灭。在此期间,海洋生物指数下降30%。
然而这仅仅只是农药使用所产生的问题,而不包括农药废弃物所产生的问题,而我们本次社会实践所了解到农药废弃物所产生的伤害更为严峻。
农药包装废弃物数量
巨大,危害惊人:农药包装废弃物散落在田间地头,容易形成污染源,雨水冲刷或药剂蒸发,会破坏生物链,对环境和人类健康都具有长期潜在危害。另外,由于农药包装废弃物在自然环境中很难降解,散落田间、地头后会造成严重的“垃圾污染“;部分农户对废弃物的任意焚烧,加重了大气污染,粉尘颗粒的吸入也极大的影响了身体健康;各种五花八门的包装,散落在田间地头,可能被老人小孩拿回家做食品储藏器皿…据农业部相关数据数据统计,2013年,我国农药产值已超过319万吨,用量超过100万吨,每年遗弃在田间地头的农药废弃包装物多达几十亿个,这些物对环境都造成了重大污染。
政府要呼吁更要落实行动:早在1999年,我国实施的《包装资源回收利用暂行管理办法》规定盛装过农药或其他毒害品的包装废弃物在未作无害处理的条件下,只能作填埋处置。而在2007年5月起实施的《再生资源回收管理办法》中明确将农药包装物纳入再生资源范围。之后各省相应出台了一系列法规政策和做了小范围回收试点。
而作为当代大学生的我们更要积极参与谢谢有利于人民健康,社会发展的相关工作中,用发展的眼光看待我们祖国的建设,积极投身于祖国建设,从方方面面做起,就比如在父辈选购农药时多了解一下当代的新兴绿色农药,在他们忙于病虫害治理时多采用一些绿色办法,在他们随手丢弃农药废弃物时提醒他们将这些废弃物送到当地的农药废弃物回收管理站,这些都是我们力所能及的小事,但是对于我们的社会,我们的生存环境而言都是可以改善环境的一个翘点。
http://www.dxsbao.com/shijian/398801.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