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胶东之花”——茂腔是流行于潍坊、青岛、日照等地的地方戏曲,最初为民间哼唱的小调,称为“周姑调”,传说系因一周姓尼姑演唱而得名,又称“肘子鼓”,据说是因民间艺人肘悬小鼓拍击节奏演唱而得名。茂腔具有较强的艺术感染力和生命力,与人民生活密不可分。但随着市场经济和现代科技的发展,人们的生活方式及艺术观赏方式发生了很大变化,城市中的年轻人对茂腔已比较陌生,专业演出队伍也日渐萎缩。虽然茂腔在乡村还有雄厚的群众基础,但发展和传承的问题同样严峻。为了深入调研茂腔在现代社会的传承情况及面临的机遇和挑战,管理学院青鸟传音实践团走进茂腔的主要发源地——青岛西海岸新区一探究竟。
走入新区茂腔传承中心,实践队员们与中心负责人进行了一番交谈。作为茂腔的保护单位,青岛西海岸新区茂腔艺术传承中心一直为茂腔的发展尽心尽力,有茂腔传习场所,并配有大巴车和流动舞台车等,硬件设施较为齐全;同时具有从事传承保护工作的专职人员和代表性传承人,他们对新区茂腔传承发展有全面的了解,熟悉新区茂腔的唱腔、音乐等特点,能深入到茂腔传承发展过程中,中心现有演职员70余名,有一支以茂腔传承人、专职人员和管理人员组成的人才梯队,有很强的责任心和能力致力于茂腔的传承保护工作,有规划明确的茂腔艺术传承保护目标。
然而,在新的时代背景下,由于受到西方流行文化和网络文化的冲击,再加上一些传统戏曲的时代感欠缺,中国戏曲离国人的日常生活似乎越来越远。尤其是青年,沉溺于流行音乐、网络文化得多,关注、热爱戏曲的却比较少。如何增进青少年对中国戏曲艺术的了解和体验,让青少年在戏曲中吸收传统文化的养分,陶冶高尚的道德情操、培育深厚的民族情感,也是戏曲传承需要着力解决的问题。
http://www.dxsbao.com/shijian/399576.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