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共产党建党一百周年之际,为普及党史知识、传承国学经典、推广标准普通话、向本地相关教育普及工作贡献大学生视角和大学生力量,7月11日至7月17日,烟台大学“语同声”社会实践团队前往北大附属实验学校烟台学校开展第一阶段实地教学活动,并进行相关调研,通过教学实践切身体会相关教育推广现状。
社会实践团队克服期末复习考试任务重、天气多变等困难,于7月11日首先抵达北大附属实验学校烟台学校开展先行实地考察,通过驻班跟踪,观察了学生课堂反馈,搜集了小学受众特征,调整了原定课程方案。团队还通过发放调查问卷、现场走访询问等形式,初步了解到在本地小学、初中阶段教育教学实践中,还部分地存在着党史、国学与普通话相关教育开展次数较少、涉猎范围较小、教学形式较单一、调动学生兴趣效果不理想等情况。团队成员详细记录有关问题,形成了对实践期间教学任务的进一步认知,同时查阅相关教育资料、进一步完善教学计划,为即将铺开的教学实践做准备。
7月13日,队长李俊霏为营地学生们带来党史与革命史课程。他通过讲述适应小学、初中生受众群体特征的红色故事,梳理了中国共产党建党前后的光辉历程,让学生们在课堂中回到建党筚路蓝缕的过去、了解近代革命者所付出的巨大牺牲,并引导学生认识党的中国共产党历史地位的来源、思考中国共产党被人民选择、受人民认可的原因。“上完了今天的课,我才知道,如果活在中国近代要吃多少苦,也知道了‘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是什么意思。”课后,一位六年级学生说道。此外,李俊霏还向学生普及了包括“政党”、“帝国主义”、“封建主义”等在内的许多基本政治概念与基础历史知识,扩充学生相关知识储备,方便学生在日后的学校课堂上更好地学习历史知识、接受红色文化熏陶。
7月14日,队员刘羽彤以创新课堂探讨方式为营地的学生们讲解《论语》知识,带领学生们灵活运用独立自主的新思维方式接触国学经典、吸收文化精粹、讨论价值表达。团队备课组成员通过课前调研了解到,尽管学生们对《论语》有关材料早有接触,但多数人仅限于一知半解,少数学生甚至只听说过书名而从未实际读过。刘羽彤耐心讲解,并结合生活实例,带动学生主动思考、形成判断。一位三年级学生在课后对团队成员兴奋地说:“小刘老师告诉我们《论语》里的意思,由我自己举例子、向同学展示,好像我也变成了一个老师。”
7月15日,队员刘艺虹为学生们详细讲解经典古诗词篇目。她将中华传统节日文化和古诗词相融合,在介绍诗词的同时,也延伸至传统节日文化。课上,刘艺虹力求帮助学生增强保护国学文化的相关意识,厚植热爱传统文化的家国情怀,她由浅入深,按照节日时间顺序先后介绍了王安石的《元日》、张说的《岳州观竞渡》等多篇古文,带领学生领略古典名篇魅力,并联系端午“被”申遗等时政事件,帮助学生树立民族文化保护意识、引导学生关注文化遗产保护事业。
7月16日,队员鲁昱鑫为学生们带来了动听好玩的音乐课堂。在音乐课上,鲁昱鑫带领学生们一起学习《我和我的祖国》等传唱度高的爱国曲目,与学生们在沉浸于美妙音乐的过程之中,感受祖国的繁荣昌盛。她还以音乐鉴赏的形式引入了对中国革命者与建设者的介绍,强化爱国主题组合课程效果。课后,鲁昱鑫还担当了结营文艺表演中合唱节目的排练指挥,同学生们同唱一首歌、同感一份情。
同时,在实地活动期间,所有授课成员均在课堂互动中穿插了标准普通话教学内容,以课件阅读材料为载体、抽查朗读为形式,实时纠正学生普通话发音,在学习中锻炼、在对话中检验,传递了正确普通话发音知识。团队成员还与学生一同劳动,数次开展整理内务、打扫校园等活动,在实践中结下深厚情谊。
http://www.dxsbao.com/shijian/399718.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