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对非物质文化遗产重视和保护的重要指示,进一步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山东大学暑期硕博服务团第五分队围绕“弘扬运河文化,传承非遗精神,助力文化自信”,采用电话访谈、视频访谈等方式,枣庄市艺术剧院、枣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进行了暑期调研,详细了解了枣庄柳琴戏如何激活传统,扎根基层,走出传统文化守正创新之路。
激活传统 看文旅融合
锣鼓喧天,人山人海。在枣庄台儿庄古城景区,融入柳琴戏等多项非遗艺术的节庆表演如火如荼。表演期间,实践团队与戏曲学会副会长曲润海展开访谈,共同探讨柳琴戏等非物质文化遗产与旅游融合赋能。
在春节、端午节、中秋节等传统节日,台儿庄文化景区全方位展示枣庄特色非遗项目,结合非遗民俗展演、国潮打卡等活动,探索非遗传承和传播的新业态,加快推进文旅融合高质量发展。戏曲学会副会长曲润海指出,枣庄市坚持柳琴戏重在“动态保护”,即不是仅仅保护在博物馆里,而是让它“活起来”。“柳琴戏进入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不是它的终结,而是在新形势下的新起步,因此要在保护的基础上,与时俱进,锐意创新。”
在网络平台上,实践队员同步观看了热闹的柳琴戏表演。表演融歌、舞、打击乐于一体,情节幽默风趣、动作粗犷奔放、唱腔优美流畅,具有浓厚的地方特色。表演之间,队员们体会着曲院长的话,从传统节日的歌舞展演,到公共文化场馆里的亲身体验,再到旅游景区的固定点位展示,要依托新平台、借助新形势,才能激活传统艺术的生命力。
扎根群众 访送戏下乡
“送戏下乡”活动将柳琴戏的非遗传承与群众文化生活结合,让基层百姓共享文化成果,让文化艺术扎根于群众、扎根于田间地头。
枣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的王森主任向实践团队剖析了心路历程,坦言个中甘苦。一整个冬天可以演出近百场,最多的一次一天就演出了到五场戏。每到一个较大的村镇至少要演出两三天,最多的一次由于老乡的非常热情高涨,下起了漫天的大雪也要听完戏再走。可以说是“不顾风吹雨打,坚持送戏上门”。
以心换心、将心比心。“这是我们的工作、我们的职责,每年这个时候也是基层百姓最需要我们的时候,条件即使再简陋老百姓没不嫌弃,我们也就没什么理由嫌弃了。”保护中心的工作人员对群众的热忱,让实践团队成员感佩。队员感慨道:“传统艺术活在我们每个人心里,活在乡间,才是最有生命力的非遗传承。我们每个看过柳琴戏的人,都成为了传承人。”
问诊难题 议改革方案
为了全面分析柳琴戏的发展症结所在,从而提出方案。实践团队向枣庄市艺术剧院作曲陆寅、枣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创作室崔明伟主任进行了深入访谈,继而向走近剧团工作人员深入开展了访谈、调研活动,对其发展状况进行了解摸底,实地诊脉,剖析其薄弱环节。
剧团编制难求、待遇不足,对年轻人的吸引力不够,形成人员老化、青黄不接的队伍结构;观众也反映,传统剧目开发不足,新编剧目叫好不叫座。实践团队查阅资料,也与剧院工作人员讨论发展方法。
崔主任指出,剧团正在向庄户剧团学习,舞台精简、演员较少、成本较低、价格亲民。枣庄地区内的庄户剧团达到了 256 家,年参演6000余场,发展迅速。这种面向市场的剧团形式是未来柳琴戏的发展方向。
从柳琴戏入手,实践团队看到了枣庄市在文化创新与文化寻根中做出的努力,感佩于工作人员干事创业、传承传播的决心与能力,同时也为柳琴戏的传承建言献策。正如总书记所言,中国人的底气、志气、骨气,与传统文化的守正创新分不开。年轻人更要承担好历史使命与专业担当,为传统文化的挖掘、梳理、传承、传播做出自己的贡献。
http://www.dxsbao.com/shijian/399730.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