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社会实践 >

走向振兴赴西海岸新区王台街道展开调研活动

来源: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作者:王瑞崟 梁亚茹

为进一步了解王台街道为振兴传统文化所进行的措施,挖掘文化振兴的活力点,8月17日,走向振兴实践队赴西海岸新区王台街道展开调研活动,重点对增聚回饼,王台当铺,纺织博物馆等多种不同类型的文化振兴方面进行专访记录。

实践队员到达公交站后,一座印满王台街道历史的石墙出现在众人面前,从石墙上的图案可以看出,王台街道是千年古镇,迄今有1300年历史的文化底蕴。“且不说王台这一机械制造小镇早已是‘全国乡镇企业科技园区’、‘全国唯一的纺织机械产业名镇’纺织机械誉满九州,单说这里的地方名吃就有增聚回饼、坛子鸡、碳烤鸭等等。”队员袁致远通过前期的资料查找初步了解了王台街道的文化信息。

经过讨论,队员选择了离公交站最近的王台纺织机械博物馆进行参观调研。在博物馆中,队员详细了解了博物馆的由来和未来规划。据了解,王台纺织机械博物馆是目前国内唯一一家纺织机械博物馆,于2020年9月建成开放。博物馆展览面积1500余平方,馆藏文物300余件,设有18个展区,集中展现了王台纺织机械产业从诞生到发展壮大的辉煌发展历程。

在与当地居民的交谈中,实践队员了解了王台详细的发展历史。随后队员就王台街道的历史文化展开交流讨论,总结归纳王台街道千年来的发展历程。跟随历史脚步,队员来到了昔日王台繁华的中心地带,如今该地的建筑古色古风,最大程度还原千年前的历史。据团队前期的调查资料显示,因为这里属于水路和陆路交通要道,南来北往的客商很多,带动了王台的商贸繁荣。到了清朝咸丰年间,王台有了远近闻名的“广顺”号当铺,出现了商业极其繁荣的“当铺街”,店铺林立,客商集聚。队员在古街道中寻找到了昔日王台当铺的石牌,进行合影留念。

除了厚重的历史文化底蕴,王台街道的美食样样风味独特、香气彻骨,实践队选择了名声较大的增聚回饼进行详细调研。增聚回饼,2009年荣获胶南市首届美食节“十佳中华风味小吃”称号,被列入胶南市非物质文化遗产。队员在王台北村找到了制作回饼的农家小院,大门口悬挂着增聚回饼的招牌。进得大门,这是一个普通的农家小院,几间南屋为制作回饼的作坊。说明来意后,增聚回饼的传承人王恩和配合了队员的采访并展示了回饼的制作过程。“我从15岁起跟随伯父在家庭作坊里干活,学徒五年才完全掌握了增聚回饼的制作手艺,成了第四代传人。”当被问及用什么方法让回饼传承了这么久时,王恩和笑了:“没啥特殊的法子,我家的老字号靠的是面粉精、蔗糖纯,按标准配料,制作工艺严格,从不偷工减料。说到底就是诚信维护了老字号,这么多年没倒牌子。”

“百舸争流,奋楫者先。今日来王台街道调研,发现了很多有趣的传统文化,相信在未来,会有更多企业、更多项目深耕王台,王台名片、王台力量将更加响亮。”队员梁珂感慨道。后期,走向振兴实践队将对西海岸新区23个街道与1个自然保护区进行详细地调研,总结传统文化现阶段发展所面临的各种问题,为优秀传统文化的创新性发展提出相关建议。

http://www.dxsbao.com/shijian/399769.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

相关内容

一粒火种,点亮振兴之路——“大包干”精神 赋能凤阳县小岗村乡村振兴

1978年的一个冬夜,安徽凤阳县小岗村的18户农民在一纸“生死契约”上按下红手印,拉开了中国农村改革“大包干”的序幕。四十余年后,在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新时代背景下,小岗村再次成为观…… 刘凯 安徽中医药大学中西医结合学院查看全文 >>

书写科创之梦,让青春更闪耀——刘凯

引言新时代的青年不忘初心,奋斗力行,用汗水浇灌理想,用智慧开启新路,用自身行动诠释了“创新无止境”。创新型人才是科技创新活动中最活跃、最积极的因素,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重要资…… 安徽中医药大学 安徽中医药大学中西医结合学院查看全文 >>

“医路潜行”青年志愿先锋团:医产融合为乡村振兴开辟新路径

在新时代背景下,中医药与康养、教育的深度融合,不仅为产业发展注入了新动力,更为乡村振兴开辟了新路径。安徽中医药大学“医路潜行”青年志愿先锋团深入安徽省宿州市灵璧县程庙村调研…… 刘凯 安徽中医药大学中西医结合学院查看全文 >>

安徽中医药大学新安医学调研实践团:从新安百草园到智慧中药房

2024年7月10日至7月12日,安徽中医药大学中西医结合学院“立德创新卓越班”联合上海中医药大学“屠呦呦班”共计40余人赴安徽省黄山市歙县开展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调研。黄山歙县是新安医…… 刘凯 安徽中医药大学中西医结合学院查看全文 >>

安徽中医药大学三下乡--歙县义诊暖人心

义诊温暖人心,医药点亮乡村2024年7月11日早晨,安徽中医药大学新安医学调研实践团来到了歙县经开区社区委员会进行义诊活动。来自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曙光医院安徽医院的六位专家一同上阵,…… 刘凯 方文发 杨雯 安徽中医药大学中西医结合学院查看全文 >>

推荐内容

广西师范大学教育之光寻访团聚焦南阳五中丁军丽老师:以爱为笔,书写历史

2月16日,广西师范大学教育之光寻访团成员冯彦博深入南阳五中(三全校区),对深受赞誉的历史教师丁军丽展开深度访谈,旨在弘…

一粒火种,点亮振兴之路——“大包干”精神 赋能凤阳县小岗村乡村振兴

1978年的一个冬夜,安徽凤阳县小岗村的18户农民在一纸“生死契约”上按下红手印,拉开了中国农村改革“大包干”的序幕。四十余…

参观朱光纪念馆,铭记历史砥砺前行

2025年2月5日,“文化之根,精神之魂”社会实践队一队员怀着对革命先辈的崇敬之情,走进了承载着深厚历史意义的朱光纪念馆,进…

安徽工业大学学子返家乡:环保教育宣传在行动

在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的引领下,安徽工业大学的奚燕同学利用暑期返回家乡安徽铜陵,开展了一系列环保教育宣传活动,旨…

【班团建设】“借院校之花,结学习之果”——法学2303团支部数字法治专家讲

当数字化浪潮席卷全球,法律与技术的交融已成为时代命题。2024年12月13日,法学2303团支部全体成员齐聚马房山校区西院会议中心…

最新发布

走向振兴实践队赴柳山镇调研传统文化
为了解柳山镇传统文化的传承现状,挖掘乡村振兴与传统文化的契合点,8月18日,走向振兴实践队赴山东省潍坊市临朐县柳山镇展开调研,重点对神话故事、振兴企业、名胜古迹进行走访记录。实践队的第一站是具有“…
【曲园学子青春三下乡——红路实践队探访潍坊烈士陵园】
在共产党百年华诞来临之际,2021年7月25日,为了弘扬爱国主义,培养家国情怀,缅怀为了祖国的解放和人民的安宁而英勇牺牲的烈士,瞻仰他们的丰功伟绩,曲阜师范大学网络空间安全学院红路实践队成员顾涵怀着悲…
讲述红色故事,礼赞美丽中国——烟台大学“语同声”社会实践感悟
2021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周年,为了弘扬和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党史学习教育动员大会上“把党史学习好、总结好,把党的成功经验传承好、发展好”的号召,“语同声”团队以实际行动来推动党史教育在中小学生…
【曲园学子青春三下乡——网络空间安全学院红路实践队第一次线上会议】
在党史学习教育动员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我们党历来重视党史学习教育,注重用党的奋斗历程和伟大成就鼓舞斗志、明确方向,用党的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坚定信念、凝聚力量,用党的实践创造和历史经验启迪智…
【曲园学子青春三下乡—访问红色基地,弘扬革命精神】
【曲园学子暑假行—访问红色基地,弘扬革命精神】网络空间安全学院红路实践队为深入贯彻习近平系列重要讲话精神,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积极投身“四个全面”,网络空间安全学院学院以纪念中国共产党成立…
宁大学生走进宁波帮博物馆,传承“宁波帮”精神
弘扬“宁波帮”精神,传承城市文脉——“宁波帮”精神调研小组的讨论会议与走访调研活动顺利开展为做好暑期调研工作,更为直观地感受“宁波帮”精神在宁波的历史传承与整体风貌,2021年7—8月,“宁波帮”精神…
MSIT社会实践队进行医患关系满意度调查问卷数据整理
MSIT社会实践队进行医患关系满意度调查问卷数据整理2021年8月19日,MSIT社会实践队为期三天的线上问卷调查结束,为使调研结果具有代表性,队员们的不懈努力,扩大了问卷覆盖的年龄段,文化层次,问卷数量不断增加…
湖北学子三下乡:教授语法知识,传播中国文化
2021年的夏天,我参加了一个特殊的活动——对外汉语线上交流活动。在这次活动中,我收获了很多。由于缺少经验,我做了很多准备工作。首先,通过服务队微信公众号的一些推文,我了解到了这个服务队的成立原因…
巢湖学院“三下乡”社会实践:以志愿之名,赴热血之约
2021年7月16日至7月20日,巢湖学院数学与统计学院“无偿献血服务团”在指导老师管成功的带领下,开展为期五天的大学生志愿者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力求通过短暂的实地学习和社会…
暑期“三下乡” | 环境学院赴陕西商洛农村地区生活污水处理调研团队开展实践工作
近年来,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美丽乡村建设的国家政策驱动下,通过旱厕改水厕、生态厕所革命、农村污水处理设施配套等一系列措施,我国农村集中式污水得到大面积的整治。为深入了解农村居民生活污水处理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