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在远古时代,人们在日常生活包括打猎和劳作时就已经发现了一些植物和动物有减轻或消除病痛的功效,这是人类利用中药的最早时间。再后来人类慢慢进化,开始有目的地进行中药的探索,也就有了“神农尝百草”的故事。
随着历史发展,人类文明的进步,生产力也得到了质的提升,医学得到改善,人们对于药物的认识和需求也与日俱增,药物的来源也由野生药材、自然生长逐步发展到部分人工栽培和驯养,并由动、植物扩展到天然矿物及若干人工制品,用药知识与经验也愈见丰富,记录和传播这些知识的方式、方法也就由最初的“识识相因”、“师学相承”、“口耳相传”发展到文字记载。
《新修本草》是中国第一部由政府颁布的药典,也是世界上最早的药典。《新修本草》又名《唐本草》《英公本草》,共有54卷,全书载药850种,其中唐代新增药114种,内容丰富,至今仍具有较高学术水平和科学及实用价值。明代时期李时珍创作了《本草纲目》,共有52卷,其中5~52卷为各论,收药1892种,附图1109种,本书刊行后,促进了本草学的进一步发展。
中医药一直占据着重要地位,但在1929年,国民政府以“愚昧落后”、“阻碍科学”、“医事卫生障碍”等理由,通过了“废止中医案”,后来通过中医界人士和爱国人士的共同努力,最终还是保留住中医,但国民政府对中医的态度却日渐苛刻,至此以来中药没能得到政府的支持。
如今,当代人对中医药并不是很了解,导致现在的中药产业不是非常的乐观。中医药作为中国国粹,在今后若加强对大众的中药知识普及,中药产业一定会焕发出新的光芒。
http://www.dxsbao.com/shijian/399795.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