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社会实践 >

[三下乡:“医养”起航,让银发族安度晚年]—感悟篇Ⅰ

来源:曲阜师范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 作者:老有所医队

国家统计局公布的《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主要数据结果显示,60岁及以上人口为26402万人,占18.70%,面对人口老龄化进一步加深的现状,不仅国家从宏观政策上积极部署应对,地方也在积极探索不同的养老模式,“医养结合”作为一种新兴的养老模式与传统养老模式相比具有突出优势,受到我们小组的关注,以此为主题,我们小组针对老年人群体和医养机构展开调研,但就在调研的过程中,我们遭受了巨大的冲击与震撼。

本以为在一个老年人居住颇多的小区,我们能收获满满,可我一进去感触最深刻的是落寞。这种落寞像是一种气息,充斥着楼道,充斥着我走访的每家每户。我在挨家挨户敲门的时候发现好多门户已经空了,防盗铁门上已经锈迹斑斑,落满了灰,门上贴的许多小广告显示出这里已经很久没有人居住了,另一户则与之形成鲜明的对比,因为是红木门,上面贴着对联和福字,但是当你敲开门,迎面而来的是一股混杂着汤药的气味却也说不出来,很令人熟悉的味道,正当你绞尽脑汁地思考,这股熟悉的味道到底在哪闻到过,突然记起它出现在在你的爷爷奶奶,姥姥姥爷家里或者说是身上时,蓦然感到失落,人们都说青年人身上充满蓬勃的朝气,那老年人呢?

原本以为“医养结合”养老模式值得挖掘的有很多,到这里才发现,原来大多数老人并不知道什么是医养结合的养老模式,更别提老人是否享受过这种服务,并为这种养老模式的发展提建议了。他们大多数所依靠的就只有那三千块钱的退休金,一路上我就在想,三千块钱能够做什么呢?好像三千块钱能做的事不多,三千块钱买不到一部顶配的智能手机,买不了几双收藏的球鞋,或许不够外出旅游几日的花销,或许也仅仅是一名大学生一个月或两个月的生活费……但三千块钱对两位老人来说又似乎能干很多事,三千块钱足够两位老人一个月的衣食住行,买菜做饭够了,因为他们一般不会出去吃,衣服也很少买,因为他们有的穿,水电呢?很少吧,我不知道城里,我只记得我家屋前住的那位奶奶每到晚上只点一盏昏黄的灯泡,夏天晚上她家往往是黑的,她时常拿着一把扇子在门前坐着乘凉,为什么他们花那么少呢?因为他们是老人,老人节省,我还是不明白,为什么他们这么节省呢,就像我理解不了,为什么我的奶奶,我的姥姥有时候把东西放过期了都舍不得扔。可是万一有什么突发事件,摔倒骨折或者脑血栓进医院了怎么办?这三千块钱够检查费吗?能够几天的住院费啊?突然,我又感到欣慰,不怕的,我们国家有国家基本医疗保险,能报销绝大部分费用,于是我又想到美国医疗保险制度,在美国有些不大的病被迫在医院呆上几天,不久之后就会收到一张让中低收入阶层破产的医疗账单,而美国的医疗保险公司大多数是私人性质的,老弱病残买不到保险,买不起保险,在美国,老年人是被抛弃的,所以生在中国是幸运的,老人能够享受这份国家兜底的医疗保障,分享国家发展成果,这是我们的制度优势。

在调研中,还有一件事让我印象深刻,当我敲开门向一位老人讲述我的目的后,她啪地把门关上了,“我身体还很好,你问我这个问题太早了”,当时我感到特别的难以理喻,但在此刻,我好像明白了,我突然想到,当你我老了的时候,我们觉得自己还可以的时候,我们会承认自己老了吗?我们会愿意给自己的儿女添麻烦吗?好像那省吃简用有了一种解释,我想多攒一点钱,那样等我躺在床上不能动需要人照顾的时候,当我在医院里需要花钱的时候,我能有尽可能多的钱拿出来,我能尽可能的不麻烦我的孩子。

我们在一处康养机构调研时受到的震撼更大,我们一进去就被老人的生活环境冲击到了,当我们想和老人沟通,询问一下这里的情况时,老人竟然很戒备地问“我们是不是政府的人”,他们什么都不肯说,当我们非常耐心地反复和他们解释,我们是学生,我们来调研时才肯跟我们吐露一些信息,可我们还没来得及深入访谈,就被人发现,给我们赶了出去,我们一几个人蹲在外边路上很沮丧,很明显,这里的环境绝对算不上好,但是我们不得不承认,这也已经是比较好的环境了,最起码没有老人尿在,拉在床上而没有人清理,也有护工配备,可是他们幸福吗?我不知道了,他们只是活着而已,算不上是生活,住在这里的老人,大多数是没有选择,他们也想生活在家里,大多数情况下会选择独居,或者选择子女照顾,可是他们只能出现在这里,因为他们多数缺少自我照料的能力,并且,他们的子女无力照顾他们,我又想起老师在和我们交流时,提到老年人的幸福,不仅是物质上给与他们照料,更要重视精神生活,让老年人也能充分感受到自己的价值,或许这是一个目标,值得我们去探索,去建设,去实现。

“医养结合”的养老模式作为新兴的养老模式,各地都在探索推行,但是我们发现,其普遍推行还需要时间,养老问题作为一种社会现实性的问题,需要我们每个人去关注,去建设,去解决,使老有所养,使老年人活的幸福,是我们的目标与追求,我们每个人都应该为这个目标矢志不渝的奋斗,因为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对待老年人的态度,体现这个国家、这个民族的文明程度和价值所向,在这个目标实现之前,我想我们每个人都能做的便是,常回家看看,多一些陪伴,多一些关怀。(通讯员祖峰涛)

图为实践队员在询问老人有关养老的问题

http://www.dxsbao.com/shijian/399984.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

相关内容

数智技术赋能红色文旅,共赴发展新机遇

在数智技术快速发展的当下,各地红色文旅与时俱进,借助数智技术助力红色文旅创新性发展。于都,作为中央红军长征出发地,承载着深厚的历史意义和红色文化价值。近年来,于都通过数智技…… 苏吉筱 曲阜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查看全文 >>

春节成功申遗,助力双创迸发“春”之力量

辞旧迎新踏春来,鞭炮齐响锣鼓鸣,春节作为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之一,在华夏儿女中的心中有着独一无二的意蕴。2024年12月4日,中国申报的“春节——中国人庆祝传统新年的社会实践”列入联合…… 苏吉筱 曲阜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查看全文 >>

践行非遗双创实践,点亮新春文化华光

“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远者,必浚其泉源。”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源远流长,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命脉,是中华儿女不懈的精神追求,也是中华民族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站稳脚跟的坚实根基…… 苏吉筱 曲阜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查看全文 >>

感悟民族风采 弘扬中华精神

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跨越千年时光,融汇了历史的智慧与时代的印记。2025年1月22日,曲阜师范大学儒儒德致学实践队员走进山东省的非遗文化之地,通过深度调研与实践活动,感悟非遗传承的艰辛…… 苏吉筱 曲阜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查看全文 >>

莒县抗战展览馆的数智赋能红色传承调研之旅

2025年1月22日,曲阜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鲁赣红韵实践队员们抵达山东省日照市莒县抗战展览馆进行实践调研。这次以“数智引擎驱动下红色文化推动文旅发展的研究”为主题的社会实践,让实…… 苏吉筱 曲阜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查看全文 >>

以青年之姿,扬红色文化

红色文化是中国人民在革命、建设和改革的伟大实践中创造积累的先进文化,蕴含着指引人民增强信仰、信念、信心,战胜一切强敌、克服一切困难、夺取一切胜利的强大精神力量。为在新时代更…… 苏吉筱 曲阜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查看全文 >>

数智引擎驱动下红色文化推动文旅发展

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数智化技术正逐步渗透到各行各业,为传统行业带来深刻的变革。在文化和旅游领域,数智技术的运用不仅提升了游客的体验感,也为红色文化的传承与创新提供了新的平台…… 苏吉筱 曲阜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查看全文 >>

春节申遗成功:古韵新声,共鉴传承之光

“不展芳尊开口笑,如何消得此良辰。”春节,作为中华民族最隆重的传统佳节,于2024年12月4日成功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这一里程碑式的成就,不仅是对春节深…… 苏吉筱 曲阜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查看全文 >>

推荐内容

数智技术赋能红色文旅,共赴发展新机遇

在数智技术快速发展的当下,各地红色文旅与时俱进,借助数智技术助力红色文旅创新性发展。于都,作为中央红军长征出发地,承…

春节成功申遗,助力双创迸发“春”之力量

辞旧迎新踏春来,鞭炮齐响锣鼓鸣,春节作为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之一,在华夏儿女中的心中有着独一无二的意蕴。2024年12月4日,…

践行非遗双创实践,点亮新春文化华光

“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远者,必浚其泉源。”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源远流长,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命脉,是中华儿女不懈的…

医废焕能调研团前往威海市生态环境局开展实地调研

2025年1月27日,为调查了解威海市医疗废弃物处理及构建数字化医废智慧监管平台情况,山东大学(威海)医废焕能调研团成员邵佳…

山东大学学生访谈覃刚医生,聚焦医疗废弃物处理实践调研

2025年2月8日,山东大学医废焕能调研团前往广西科技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展开调研。此次访谈围绕医疗废弃物处理展开,旨在助力相关…

最新发布

劳动激扬青春志,奋斗成就中国梦
2021年是“十四五”开局之年,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将“脱贫攻坚成果巩固拓展,乡村振兴战略全面推进”作为“十四五”时期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主要目标之一。为积极响应党和国家的号召,践…
冰镇后的西瓜更甜,是错觉吗?
在炎炎夏日,除了空调、风扇、冷饮之外,西瓜也是一种让人难以拒绝的存在。西瓜含水量大,不光可以解暑,还能为我们补充水分,可你有没有发现同一个西瓜冰镇过后会更甜?这不是错觉,真的是“冰西瓜”变甜了…
浙外学子体悟非遗情怀,传承戏曲文化风韵
7月18日,浙江外国语学院8名学子为助力非遗文化“浦江乱弹”的活态化传承,推动传统戏曲文化的创新性发展,组建暑期社会实践小队赴金华市浦江县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进行社会实践活动。浦江县非物质文化遗…
革命亲历者口述史之范雪伦篇:我入党宣誓时有两个愿望
范雪伦,1922年出生,浙江慈溪人,1943年入党,1944年底,担任镇海县龙山区范市镇党支部书记兼游击小组组长。1945年9月三五支队北撤后,范在三北地区坚持斗争,任慈溪县丈亭区特派员,47年8月任慈镇县西区区工委书…
河南城建学院学子:绘梦初心,携手同行
当今社会经济快速发展,城乡差距仍旧过大,因此大部分农村家长选择外出务工,从而导致留守儿童问题愈发严重,为进一步关心关爱留守儿童,帮助留守儿童在关怀与爱下健康快乐成长,以及贯彻落实习总书记以美育…
支教是民心工程 助学乃真情义举
这个假期,我有幸参加了“七彩圆梦”魅力甲骨支教团,怀揣着自己的教师梦来到了安阳县北郭乡南郭安玻希望小学。初中受英语老师影响颇深,她教给我的不仅仅是三年的英语知识,还有好的学习习惯。我也想当一个…
“筑梦力行”团队暑期实践之多地调研第二篇
为积极响应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深入加强爱国主义教育,信控学院“筑梦力行”实践团队于7月25日至8月9日分别前往华北军区烈士陵园、平山西柏坡、雄安新区、八一南昌起义南下部队总指挥部旧址;…
大学生小吴的返乡社会实践日志
大学生小吴的返乡社会实践日志云南省丽江市华坪县地处金沙江中段北岸,属金沙江干热河谷区,是云南省最大的优质晚熟芒果主产区。色泽鲜艳、果味浓郁、营养丰富的华坪芒果,已成为丽江一张响亮的名片。华坪县…
相逢于盛夏 再遇于顶峰
这个假期,我有幸参加了“七彩圆梦”魅力甲骨支教团,怀揣着自己的教师梦来到了安阳县北郭乡南郭安玻希望小学。初中受英语老师影响颇深,她教给我的不仅仅是三年的英语知识,还有好的学习习惯。我也想当一个…
深入党史学习,争做时代领先人
7月初,安阳工学院艺术设计学院“学党史,办实事,送服务,暖民心”暑期社会实践团通过“线上组织,属地实践”在建党百年之际,我们深入安阳市内黄县村镇展开实践调研7月5日,我们中午到达内黄县,准备团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