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8日,浙江外国语学院8名学子为助力非遗文化“浦江乱弹”的活态化传承,推动传统戏曲文化的创新性发展,组建暑期社会实践小队赴金华市浦江县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进行社会实践活动。
浦江县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坐落于浦阳镇的和平北路,粉墙黛瓦,高高的马头墙颇有江南民居的特色。浦江乱弹文化的展馆陈列了笛子、板胡、科胡、二胡、大唢呐、小唢呐(吉子)、先锋、月琴、三弦等乐器。在由檐廊包围的戏台前,小分队成员仿佛看到了当年在戏台上演奏着乱弹的热闹景象,向大家诉说着古老的“浦江乱弹”的巨大艺术魅力。
浦江乱弹是以浦江当地民歌“菜篮曲”为基础,并在“诸宫调”讲唱艺术和我国最早的戏剧——南戏的相互影响下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妙舞清歌人不醉,乡风贪看乱弹班”,菜篮曲于宋代已盛行于浦江民间,成为脍炙人口的乐曲。
为追溯乱弹的历史,感受当年乱弹的风韵,切身体会浦江乱弹的魅力,小分队成员采访了浙江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傅兴德先生。他表示传播传统文化任重而道远,但社会各界对浦江乱弹等非遗文化的关注度已逐步提高,傅先生也经常受邀去各个学校进行浦江乱谈的普及讲座,在抑扬顿挫的吟唱声中,让学生们更加真切地感受了到浦江乱弹的魅力。他也期望更多青年参与传统文化的传播,期待更多年龄段的人加入,共同将浦江乱弹发扬光大。
习近平主席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三次集体学习时表示,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层的精神追求,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但是,浦江乱弹的继承和发展是当今一大难题,抢救和保护工作变得十分紧迫。如何传承优秀传统文化,守好“人民的艺术”,仍是亟待解决的问题。不忘本来才能开辟未来,善于继承才能更好创新,我们要努力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更加贴近群众,将非遗保护、传承融入学校教育中,传承非遗文化,培养非遗传承人,让非遗在新时代绽放更加迷人的光彩。
http://www.dxsbao.com/shijian/399986.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