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社会实践 >

探访甘肃陇南西和县乞巧节

来源:中国石油大学(华东)化学工程学院 作者:龙兴

乞巧节,最早见于东汉崔寔的《四民月令》。作为中华民族一个流传甚广,历史悠久的古老民俗,它源于汉文化中织女、牵牛、河汉三种天象。而最早关于乞巧的记载是:“汉彩女常以七月七穿七孔针于开襟楼,人俱习之”。其中乞指乞讨,巧则指心灵手巧或有巧思妙想,“乞巧”是向神灵讨要智慧的意思。而我们实践目的地就在甘肃省陇南西和县。

西和县,位于甘肃省东南部,陇南市北端,因古西和州而得县名。虽然与七夕有关的“乞巧“习俗在全国或许已经弱化和消失了,但是在甘肃省陇南市的西和县,却是被保存下来了,并且还形成了中国乞巧女儿节。而西和“乞巧节”又叫“巧娘娘节”,时间就在农历六月三十至七月初七。在这些天里,年轻的姑娘们都虔诚地乞求“巧娘娘”可以来凡间走一次,赐给她们每个人聪慧、灵巧,保佑自己有足够的技艺,以后生活美满幸福。

青春正盛的她们,谁不愿意成为一个心灵手巧的姑娘呢?

在西和县乞巧节这几天里,一般主要经过坐巧、迎巧、祭巧、拜巧、娱巧、卜巧、送巧这七个活动。

一位泥胎的巧娘娘身着霞帔坐在中堂,大家叩首膜拜。姑娘们用歌声抒发的,是西汉水养育的女儿们对传说中巧娘娘的祝愿,也是对自己花样年纪的祈福。待嫁闺中的姑娘描着青黛,穿上彩衣,花枝招展地游走着,粉面桃花的脸上洋溢着青春的微笑。她们用自己的巧手扎起花束,炸上油香,端上供果,站在巧娘娘的神龛前,虔诚地齐唱《迎巧歌》:“每年有个七月七,天上牛郎配织女。巧娘娘莲花台,南天门你开开,把我巧娘娘送出来。一片天两片天,我把巧娘娘接下凡。巧娘娘穿的缎子鞋,我打高山接你来,巧娘娘穿的偏带鞋,我打河边接你来……”美妙的歌声传遍仇池大地,在盛夏的河谷升腾,传递着姑娘们的喜悦,唱出她们内心的期待,期望自己有一手好女工,做一手好茶饭,嫁一位好郎君……

在迎巧仪式前,坐巧就是最重要的活动。在这个活动时,姑娘们就将自己的手帕解下,然后一条一条的连接成一根长头绳。有时绳子短了,姑娘们还有的解下自己的头绳,以续不足。到时,手捧香盘的姑娘走在前头,其他人列队跟随。香盘内放有香、蜡、黄裱纸等祭品和头绳。来到河边后,姑娘们分成两队。虽然这天太阳刚好,但是姑娘们额头上还是露出了点点汗珠。终于大家齐心合力之下,将长绳在河面上拉了起来

之后,姑娘们开始点蜡,炷香,焚裱纸,祭祀跪拜。准备好后,姑娘们又站成两列,牵手摆臂齐唱《搭桥歌》。唱罢,站在河(沟)两岸拉头绳的姑娘同时松手,绳子即刻落入水中被水冲走。乞巧的第一个仪式至此完成。

坐巧结束之后,便进入了迎巧活动。而迎巧一般是在晚上举行。在傍晚,姑娘们穿上盛装,列成两队,在老辈妇女的引导下来到河边举行迎巧仪式。由老辈妇女焚香点蜡,燃纸放炮……而姑娘们则站在河边齐唱《迎巧歌》。揭去“巧娘娘“头上丝帕,一路唱着歌将”巧娘娘“请进院。而在不同的场合,唱的歌也是不一样的。进院门要唱《进院歌》,进屋唱《坐巧歌》。要敬献茶果,唱《献茶歌》,此时,乞巧活动便正式拉开序幕。

迎巧结束之后,便是祭巧活动了。

巧头儿说,祭拜巧娘娘是七月初一早上必须且最重要的事情。清点过队伍人数,她便立即端上祭品,招呼身着新衣、手拿折扇的队伍成员跪拜巧娘娘像,并齐唱祭巧歌。

前行的途中,悠扬婉转的乞巧歌声不曾间断。不时还会遇到其他村上的祭巧队伍,这时两支队伍的巧头儿便会彼此点头示意,相互问好的意思溢于言表。祭拜的队伍虔诚而又肃穆,从地位最高女性神灵老母娘娘开始,队伍逢神灵必拜,乞巧歌更是从庙宇的最里边唱到了庙外面,《十贡茶》、《七绣》、《十绣》、《旧十二个月》、《新十二个月》……一首歌曲即歇,另一首歌曲又起。

当时间逐渐走向正午的时候,各乞巧队伍的拜祭活动也开始结束。村乞巧队伍里的大家收拾好心情,用最灵动的声音唱出了最后一首歌曲,而下午该是拜巧活动了。听到姑娘们的歌声由远而近,接巧的人们自觉让开一条通道。早在上房等待的女主人,双手接过姑娘们请来的巧娘娘,恭恭敬敬安放在桌上留出的空位置上,引导乞巧姑娘点三根香,烧三刀黄表纸,磕三个头。姑娘们从门里一直到院子齐齐跪下叩拜,歌声又一次唱起:“七月初一天门开,我请巧娘娘下凡来,巧娘娘请到神桌上,天天给我教文章;巧娘娘请上莲花台,天天教我绣花鞋……”真的很难想象,在甘肃西和这样一个地方,还有这样一个别开生面的″娘娘节″。真心希望这样的乞巧活动,可以一直流传下去,这样也算是给子孙后代的一种福泽。(通讯员 龙兴)

http://www.dxsbao.com/shijian/399995.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

相关内容

海洋食品与生物工程学院暑期社会实践出征仪式顺利举行

2024年6月24日上午9点,新一届海洋食品与生物工程学院暑期实践动员大会在主楼606如期顺利举行,参会人员有党委副书记郭利,海洋食品与生物工程团委书记吴凡以及参与暑期社会实践的全体成员。…… 江苏海洋大学食院 江苏海洋大学海洋食品与生物工程学院查看全文 >>

“食品安全与营养中国行”暑期社会实践——盐河巷小吃街调研

2024年7月13日下午五时,海洋食品与生物工程学院“食品安全与营养中国行”暑期社会实践团队走进了盐河巷,开展了一场有关食品安全与营养的调研活动。这支由十余名同学组成的调研小队分工合…… 江苏海洋大学食院 江苏海洋大学海洋食品与生物工程学院查看全文 >>

“食品安全与营养中国行”暑期社会实践——参观豆丹培育基地

2024年7月10日下午,在江苏海洋大学海洋食品与生物工程学院夏振强老师的带领下,“食品安全与营养中国行”暑期社会实践团队参观了被誉为“国内少有、苏北仅有、灌云特有”的美味珍品—豆丹…… 江苏海洋大学食院 江苏海洋大学海洋食品与生物工程学院查看全文 >>

推荐内容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赴陕西省丹凤县关爱儿童心理暑期社会实践

“关爱儿童,我们在行动”西安建筑科技大学赴陕西省商洛市丹凤县基层服务暑期社会实践团调研活动一实践团介绍随着社会的不断…

海洋食品与生物工程学院暑期社会实践出征仪式顺利举行

2024年6月24日上午9点,新一届海洋食品与生物工程学院暑期实践动员大会在主楼606如期顺利举行,参会人员有党委副书记郭利,海洋…

《大悟红色之旅:追寻先辈足迹,感悟革命精神》

我的家乡大悟是全国著名的革命老区和将军县,是鄂豫皖革命根据地的腹心地带。在民主革命时期,英勇的大悟人民在党的正确领导…

《我和我的家乡——大悟》

在岁月的长河中,我的家乡大悟犹如一颗璀璨夺目的明珠,熠熠生辉,在时代的洪流中傲然挺立,散发出独特而绚烂的光辉。它不仅…

《大悟:革命荣光与生态胜景共绘的美好家园》

在岁月长河中,我的家乡大悟如璀璨明珠,在时代洪流中挺立,散发独特光辉。它是革命热土见证者和绿色希望播种者,以革命激情…

最新发布

华科振兴队感悟红原“情怀”——探索红原重点产业助力乡村振兴
今年是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第一年,作为刚刚脱贫不久的红原县,拥有丰富的生态草原资源、红色文化旅游资源和多家畜牧业重点产业,立足高原牧区实际,逐步推进乡村振兴。产业振兴是红原乡…
【三下乡:幼有所依,我们应使您老有所“医”】—感悟篇Ⅱ
伴随着深度老龄化时代来临,“银发人群”的康复护理需求将迎来爆发式增长,传统养老服务也需要不断更新完善。而医养结合是人类医疗改革创新中的重点康复工程,是一种切实可行的医疗改革新模式。为此,暑期三…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遇见烟火调研队地摊经济社会实践
忽如一夜春风来,“地摊经济”火了,像是一种被压抑了太久的欲望。从成都率先给占道经营开绿灯,到全国两会期间政协委员提议给地摊松绑,再到中央文明办明确全国文明城市测评不考核占道经营,“地摊经济”再…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遇见烟火调研队地摊经济实践活动
地摊经济,是指通过摆地摊获得收入来源而形成的一种经济形式。地摊经济是城市的一种边缘经济,一直是影响市容环境的关键因素,但地摊经济有其独特优势,在金融危机背景下能一定程度上缓解就业压力。遇见烟火…
洛师学子深入基层开展志愿服务
2021年8月19日,洛阳师范学院学前教育学院赴基层“助力乡村,青年先行”返家乡社会实践活动圆满落下帷幕。助力乡村,青年先行本次社会实践活动是在洛阳师范学院学前教育学院教工第一党支部书记张金峰的指导、…
推广马边绿茶,赋能乡村振兴
乡村振兴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一项重大任务。为切实帮助马边地区支柱产业——茶产业地发展,赋能马边乡村振兴,四川农业大学国家级重点团队”果园子””菜篮子””一罐茶”促果农、菜农、茶农产业增效实…
食物放进冰箱就安全了吗?
19世纪70年代,德国人卡尔·冯·林德发明了世界上第一台家用冰箱。经过了一百多年的改进,冰箱已经成了我们生活中的必需品。但是,冰箱是保险箱吗?食物放进冰箱就安全了吗?今天就由青岛农业大学王军老师来跟…
劳动激扬青春志,奋斗成就中国梦
2021年是“十四五”开局之年,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将“脱贫攻坚成果巩固拓展,乡村振兴战略全面推进”作为“十四五”时期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主要目标之一。为积极响应党和国家的号召,践…
冰镇后的西瓜更甜,是错觉吗?
在炎炎夏日,除了空调、风扇、冷饮之外,西瓜也是一种让人难以拒绝的存在。西瓜含水量大,不光可以解暑,还能为我们补充水分,可你有没有发现同一个西瓜冰镇过后会更甜?这不是错觉,真的是“冰西瓜”变甜了…
浙外学子体悟非遗情怀,传承戏曲文化风韵
7月18日,浙江外国语学院8名学子为助力非遗文化“浦江乱弹”的活态化传承,推动传统戏曲文化的创新性发展,组建暑期社会实践小队赴金华市浦江县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进行社会实践活动。浦江县非物质文化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