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社会实践 >

追溯诗词文化,感受文化魅力

来源:安徽工业大学能源与环境学院 作者:李翔 詹凯

为了更好的了解诗词文化,让更多的人认识到诗词也可以改变人们的精神风貌。安徽工业大学社会实践队队员7月24号来到了桐城市的六尺巷,了解当初清朝宰相张廷玉一首“一纸家书只为墙,让他三尺又何妨”让两家人最终各让三尺的故事。实践队员被诗词的精神力量深深的打动,感慨悠悠五千年中国传统诗词文化的伟大之处。

7373736.png

六尺巷原貌 中国青年网通讯员 詹凯 摄

实践当天,社会实践队队员就来到了六尺巷。并不需要去买票或缴纳费用,所有人都可以直接去参观这一景点,当地对此的保护工作也比较完善,实践队员可以看出这周围已经建设好的保护设施和一些正在建设的延带工程。实践队员第一眼看到的是一个门头,从此进去才能看到六尺巷,这也是对外地来参观的游客给予了一种指引。事实上虽然作为一个有象征意义的景点,六尺巷并没有被重重包裹起来,当地的人更多的还是当它是一条巷子,尽管它具有不小的象征意义,如果为此让它失去作为一条巷子的本身意义,这反而会本末倒置。这一点上当地的管理做的还是合理的。

7373737.png

实践队员来到六尺巷 中国青年网通讯员 詹凯 摄

“你看这就是六尺巷,书上学到的一纸家书只为墙就是说这儿的,你要不要拍个照啊”这是实践队员听到从巷子进去的一家人,爸爸对他的女儿说的话。“你也要学会谦让,知道了吗?你知道这两家各让三尺的故事嘛?”听到孩子的妈妈这么教育自己的孩子,实践队员感到很开心。如果诗词能对后代们有着教育意义,那么也更能体现出中国诗词文化的精神力量。

实践队员看着六尺巷,心思逐渐飘远,想起了六尺巷的故事。清朝宰相张廷玉与一位姓叶的侍郎都是安徽桐城人。两家比邻而居,都要起房造屋,为争地皮,发生了争执。张老夫人便修书北京,要张宰相出面干预。没想到,这位宰相看罢来信,立即作诗劝导老夫人 :“千里捎书只为墙,再让三尺又何妨?万里长城今犹在,不见当年秦始皇。” 张老夫人见书明理,立即主动把墙往后退了三尺。叶家见此情景,深感惭愧,也马上把墙让后三尺。这样,张叶两家的院墙之间,就形成了六尺宽的巷道,成了有名的六尺巷。这个故事说明,邻里之间相互谦让、相互谅解,就没有什么问题解决不了,搞好邻里关系很重要,邻里和睦才能百事事事兴。

7373735.png

实践队员走进六尺巷 中国青年网通讯员 詹凯 摄

看着来来往往的人走进走出,实践队员也来来回回走了一遍感受一下。石子修缮的路面不会硌脚,走着很踏实。感受着两边的宽度,实践队员觉得,亲自走一趟,心里的感觉和在网络上看到的那些体会不是一样的感觉。一步一步的走过这个小巷子,不同于巷子外面的燥热,巷子里因为长和墙高,居然还有些凉快。六尺的长度实践队员虽然没有仔细丈量,只是张开手臂比划了一下,队员的心情很是平静,路过的人们都是平和的交谈着,似乎也是不愿意打破巷子的平静。没有那么多的辞藻去表达实践队员的内心体会,实践队员走过了巷子后四处看了看,发现了家和巷子相关的店面。

7373741.png

实践队员在让三尺店面门口 中国青年网通讯员 詹凯 摄

虽然实践队员很想进店去体验一下,因为店面打的是跟六尺巷典故相关的让三尺,但是实践队员从周围的商家那里得知这个点这家店已经关门了,虽然很遗憾,但却也不虚此行。

诗,应是理性的,人们的,自然的,而不是语言的、文字的,诗是属于所有人的。诗贵在于抒情表理,就好比开花了没有果实,重理轻情。的确,任何一件东西、事物的形成,总是需要一个艰苦、漫长岁月的过程的,就好比打造一把刀,首先就要的是原料,然后是冶炼、捶炼,最后才是铸造、使用。中华传统文化,是中华文明成果根本的创造力,是民族历史上道德传承、各种文化思想、精神观念形态的总体。中华传统文化是以老子、孔子为代表的道儒文化为主体,中国约5000年历史中延绵不断的政治、经济、思想、艺术等各类物质和非物质文化的总和。诗词能将中华传统文化完美的体现出来,就像是张廷玉一首“一纸家书只为墙”能让后人一直谨记在心并能拿来教育后人。

http://www.dxsbao.com/shijian/400134.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

相关内容

追寻红色革命足迹,锤炼坚定信仰之基

追忆艰苦的抗战岁月,深刻理解由中国共产党人、先进分子和人民群众共同创造并极具中国特色的先进文化,体会蕴含着丰富的革命精神和厚重的历史文化内涵——红色文化,这都是作为一个当代…… 李依谕 曲阜师范大学查看全文 >>

追溯红色革命记忆,勇担时代青年大任

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华儿女书写了一幅壮丽的红色经典画卷,孕育了无数革命先烈用鲜血染成的红色精神。凝神静思,我们看到了革命先烈们为抵御侵略,推翻国民党反动统治,建立新中国而前赴后…… 薛慧 曲阜师范大学查看全文 >>

走近革命展区,重温峥嵘岁月

自古以来红色便隐含着鲜血。那张扬而又炽烈的鲜艳原色,曾带给我们无数震撼,它鲜明的颜色诉说着它的由来,汇聚了多少热血青年的高涨呐喊声,熔融了多少奋不顾身的战斗牺牲,包含了多少…… 薛慧 曲阜师范大学查看全文 >>

重走红色爱国基地,缅怀革命先烈之魂

红色基因是中华民族精神的纽带,是中华民族精神的内核。先烈们为了国家独立,民族独立,人民幸福而英勇奋斗,不畏牺牲。他们用鲜血和生命,用信仰和决心,写下了人类史上的壮美诗篇。为…… 薛慧 曲阜师范大学查看全文 >>

宣扬革命底色,传承红色基因

持续抓好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宣传教育,引导人民知史爱党、知史爱国,是新一代社会主义接班人的使命与职责。为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学好“四史”,传承红色…… 李怡霏 曲阜师范大学查看全文 >>

学习当代榜样,深化方向引领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要弘扬以伟大建党精神为源头的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用好红色资源,深入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传教育。作为高校弘扬与践行红色基因的主力军,为担负起弘扬革命…… 李怡霏 曲阜师范大学查看全文 >>

阅读先辈遗作,感悟革命精神

在“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历史交汇的关键节点,回顾党的百年奋斗历程,透过历史烟云把握特点规律,感悟峥嵘岁月获得智慧启迪,对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具有重要意义,是…… 李怡霏 曲阜师范大学查看全文 >>

了解革命事迹,追忆奋斗往昔

为深入学习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追寻红色足迹、传承红色基因,进一步厚植爱党爱国情怀,加强实践活动的先进理论指引,7月7日,曲阜师范大学传媒学院红韵风华寻迹队成员于山东省威海市…… 李怡霏 曲阜师范大学查看全文 >>

推荐内容

贵州师范学院学子三下乡:以苗绣织梦,情暖化屋村

在这次黔西市新仁乡化屋村的“三下乡”活动中,我有幸参与了禁毒防艾宣传和民族文化调研的一系列工作。通过实地走访、问卷调…

“食品安全与营养中国行”暑期社会实践——盐河巷小吃街调研

2024年7月13日下午五时,海洋食品与生物工程学院“食品安全与营养中国行”暑期社会实践团队走进了盐河巷,开展了一场有关食品…

“食品安全与营养中国行”暑期社会实践——参观豆丹培育基地

2024年7月10日下午,在江苏海洋大学海洋食品与生物工程学院夏振强老师的带领下,“食品安全与营养中国行”暑期社会实践团队参…

“食品安全与营养中国行”暑期社会实践——参观汪恕有滴醋厂

2024年7月8日,江苏海洋大学海洋食品与生物工程学院“食品安全与营养中国行”暑期社会实践之参观汪恕有滴醋厂活动顺利开展。首…

“食品安全与营养中国行”暑期社会实践——巨龙路菜市场调研

“食品安全与营养中国行”暑期社会实践——巨龙路菜市场调研2024年7月6日上午十点,本次“食品安全与营养中国行”暑期社会实践…

最新发布

心怀初心,脚踏红都——“探寻红色赣鄱,献礼百年华诞”实践心得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也是最好的清醒剂。2021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一百年来,我们党带领全国人民一路风雨,共同谱写了波澜壮阔、可歌可泣的壮丽革命史诗。回首过去,才能更好地迎接…
关于暑期社区志愿服务的感受
为认真贯彻习近平总书记有关科普的重要论述精神,认真落实区委、区政府有关科普工作部署,推进科技创新与传播,培养未成年人学科学、爱科学的兴趣,丰富学生暑期生活,加强和提高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和科学…
黄河印象:岁月蹉跎郁峥嵘,河海学子访党员
2021年8月13日,壶口发展助力乡村振兴调研团由于受疫情影响,小组决定在各自家乡寻找老党员,探寻“老党员心中的黄河”。在山西临汾的李雅慧同学访谈了当地壶口瀑布的一位78岁老党员爷爷,他深切回忆道,小时候…
三下乡实践感悟:凝聚青春力量,彰显建党精神
2021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也是“十四五”的开局之年。一百年前,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以“为有牺牲多壮志,敢叫日月换新天”的大无畏气概,书写了中华民族几千年历史上最恢宏的史诗;以史为鉴…
重外学子三下乡:追寻榜样之光,引领前进之路
2021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百年,为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开展党史学习教育的重要指示。重庆外语外事学院“韶光筑梦行”乡村振兴实践团来到东溪福林村对当地的老党员进行走访。在与老党员的交流中学习党史…
湖南一师学子三下乡:花式宣讲资助政策,助力少年实现学习梦
为进一步加大国家和高校资助政策的宣传力度,使资助政策能够惠及更多家庭,7月10-15日,湖南第一师范学院教育科学学院赴永州市零陵区党史学习实践团在零陵区珠山镇采用多种形式对当地居…
滴水涟漪志愿服务队社会实践总结
农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基础,助力乡村振兴,解决好“三农”问题,始终是党和国家工作的重中之重。2021年7月15日起,烟台理工学院文法学院“滴水涟漪”志愿服务团队返乡开展以“乡见青春靓丽风采”为主题的助力…
走访江汉路,探寻武汉真实环保卫生情况
2021年7月9号一早,华中农业大学理学院、资环学院赴武汉社会实践小队就来到了武汉人流量最大的地区之一——江汉路,只为探寻最真实的环保卫生状况。除此之外,他们还肩负着宣传环保知识、调查武汉市民环保意识…
趣味学英语,公益暖人心
人们常说:今天的发展是昨天的教育,今天的支教是明天的发展。心中有绿,脚下留青;支教助学,尽心而为。百年薪火永赓续,青春奋进新时代。为引领广大青年学生投身社会实践,努力做到爱国爱民、锤炼品德、勇…
山西吕梁:美了乡村 富了农民
随着社会实践落下帷幕,团队成员们一同见证了山西吕梁是如何开发乡村旅游资源,打造本土旅游品牌,打造宜居、宜业、宜游、宜养的乡村旅游目的地,努力走出一条富有吕梁特色的乡村旅游扶贫之路。久居喧嚣的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