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社会实践 >

推动生态文明 建设美丽家园

来源:陕西理工大学土木工程与建筑学院 作者:黄芙蓉 马佳美

“绿水青山不仅是金山银山,也是人民群众健康的重要保障。对生态环境污染问题,各级党委和政府必须高度重视,要正视问题、着力解决问题,而不要去掩盖问题。”这是习总书记在全国卫生与健康大会上的讲话。话不多也不长,但是却凸显了习总书记对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视。建设生态文明不容拖沓,保护生态环境刻不容缓。

为推动生态文明建设,陕西理工大学土木工程与建筑学院“岭南先锋·生态秦岭”秦岭南麓地质灾害调研社会实践团开展了“青春领航、筑梦乡村”秦岭生态环保专项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2021年7月21日,在副院长郭鸿和辅导员王博的带领下,秦岭生态环保专项石泉实践团对陕西省安康市石泉县的几处地质灾害点进行地质勘查和相关数据的测量。

石泉县总面积1525平方公里,东西直距42.75公里,南北直距63.05公里。北依秦岭,南接巴山,长江最大支流汉江自西向东穿境而过,县境内全长58.5公里,流域面积1051.8平方公里。县内地形复杂,山峦叠嶂,北高南低,海拔高低悬殊大。南北重峦叠嶂,北部秦岭山高坡陡,南部巴山山势稍缓,多呈浑圆状山脊。县内自然条件具有南北过渡色彩,而以南方特色为主,又兼有垂直差异明显的特征。四季分明,雨量充沛,热量充足,温和湿润。

实践团在对几处滑坡地点考察完成后,发现一处较前几处规模更大的未完全治理的滑坡地点。坐标是东经108°12′14″,北纬33°04′48″,大概100米宽,80米高。坡面的土壤环境依旧适合植被生长,有人工种植的树木和杂草生长扎根。

滑坡面被治理成十个阶梯,原本一个大的整体的倾斜坡面分为十个小段分开的倾斜坡面,并采用工程加固和生态防护修复相结合的治理方式。每个阶梯上都种有植被,在下面几个阶梯种植刺槐树,在最上方两个阶梯种植柏树。两种树木都有一个共同点——其根系发达,可以起到很好的稳固边坡的作用,有效防止滑坡产生。

第一级阶梯采用石笼网挡土墙,用笼网包裹碎石形成的一座两米多高的挡土墙,第二级阶梯间隔堆砌了堆石挡土墙。其好处则是使用的碎石可就地取材,降低了造价,还有就是挡土墙的渗水性非常好,不需要在挡土墙上特定留出孔洞用以排水。由于存在水土流失现象,为了减轻这一现象,坡面排水的处理则是在每个小阶梯和坡面都建有排水沟渠,加快、辅助整个坡面的排水,从而减少水土流失。

左侧图可见在部分未得到合理治理的阶梯坡面上已经出现了很小规模的滑坡坍塌问题,若不加以处理,其规模将会逐渐扩大。右侧图上是对水土流失冲刷出来的沟壑进行了处理,用水泥砂浆填充沟壑,雨水再次冲刷的时候就不会带走土壤,但是图中对于沟壑的处理是比较粗糙的。

对于部分未治理到的地方来说,水土流失问题还是比较严重的。从图中可以看出冲刷出来的沟壑痕迹是特别明显的,沟壑的宽度和深度都比较大。对于这些未处理的地方和处理较粗糙的地方,实践团认为是治理经费不足的问题。

实践团在考察中认识到:工程加固跟生态加固这两种工程,往往是结合起来使用的。对于大部分的防护治理工程来讲,一般会采用工程加固的基础上进行更大范围的生态加固。工程加固的定位是防护,而生态加固则是修复,采用防护与修复相结合的方式,可以更好的守护我们的绿水青山。我们应该顺应自然、保护生态,共同践行习近平总书记生态文明建设的根本理念,保护我们赖以生存的环境。

http://www.dxsbao.com/shijian/400145.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

相关内容

一粒火种,点亮振兴之路——“大包干”精神 赋能凤阳县小岗村乡村振兴

1978年的一个冬夜,安徽凤阳县小岗村的18户农民在一纸“生死契约”上按下红手印,拉开了中国农村改革“大包干”的序幕。四十余年后,在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新时代背景下,小岗村再次成为观…… 刘凯 安徽中医药大学中西医结合学院查看全文 >>

书写科创之梦,让青春更闪耀——刘凯

引言新时代的青年不忘初心,奋斗力行,用汗水浇灌理想,用智慧开启新路,用自身行动诠释了“创新无止境”。创新型人才是科技创新活动中最活跃、最积极的因素,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重要资…… 安徽中医药大学 安徽中医药大学中西医结合学院查看全文 >>

“医路潜行”青年志愿先锋团:医产融合为乡村振兴开辟新路径

在新时代背景下,中医药与康养、教育的深度融合,不仅为产业发展注入了新动力,更为乡村振兴开辟了新路径。安徽中医药大学“医路潜行”青年志愿先锋团深入安徽省宿州市灵璧县程庙村调研…… 刘凯 安徽中医药大学中西医结合学院查看全文 >>

安徽中医药大学新安医学调研实践团:从新安百草园到智慧中药房

2024年7月10日至7月12日,安徽中医药大学中西医结合学院“立德创新卓越班”联合上海中医药大学“屠呦呦班”共计40余人赴安徽省黄山市歙县开展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调研。黄山歙县是新安医…… 刘凯 安徽中医药大学中西医结合学院查看全文 >>

安徽中医药大学三下乡--歙县义诊暖人心

义诊温暖人心,医药点亮乡村2024年7月11日早晨,安徽中医药大学新安医学调研实践团来到了歙县经开区社区委员会进行义诊活动。来自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曙光医院安徽医院的六位专家一同上阵,…… 刘凯 方文发 杨雯 安徽中医药大学中西医结合学院查看全文 >>

推荐内容

广西师范大学教育之光寻访团聚焦南阳五中丁军丽老师:以爱为笔,书写历史

2月16日,广西师范大学教育之光寻访团成员冯彦博深入南阳五中(三全校区),对深受赞誉的历史教师丁军丽展开深度访谈,旨在弘…

一粒火种,点亮振兴之路——“大包干”精神 赋能凤阳县小岗村乡村振兴

1978年的一个冬夜,安徽凤阳县小岗村的18户农民在一纸“生死契约”上按下红手印,拉开了中国农村改革“大包干”的序幕。四十余…

参观朱光纪念馆,铭记历史砥砺前行

2025年2月5日,“文化之根,精神之魂”社会实践队一队员怀着对革命先辈的崇敬之情,走进了承载着深厚历史意义的朱光纪念馆,进…

安徽工业大学学子返家乡:环保教育宣传在行动

在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的引领下,安徽工业大学的奚燕同学利用暑期返回家乡安徽铜陵,开展了一系列环保教育宣传活动,旨…

【班团建设】“借院校之花,结学习之果”——法学2303团支部数字法治专家讲

当数字化浪潮席卷全球,法律与技术的交融已成为时代命题。2024年12月13日,法学2303团支部全体成员齐聚马房山校区西院会议中心…

最新发布

学党史送服务
为深入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贯彻落实习近平书记关于青年工作的重要思想,引导和帮助我校广大青年学生上好与现实相结合的“大思政课”,引导广大青年学子在社会实践中坚定理想信念…
增强历史自觉
为深入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贯彻落实习近平书记关于青年工作的重要思想,引导和帮助我校广大青年学生上好与现实相结合的“大思政课”,引导广大青年学子在社会实践中坚定理想信念…
走近非遗
传统文化是文明演化而汇集成的一种反映民族特质和风貌的民族文化,是民族历史上各种思想文化、观念形态的总体表征。非物质文化遗产同物质文化遗产一样都是我们中华民族的瑰宝,而相对于物质文化遗产而言,非…
黄河印象:治理利民生,走访水利局
2021年8月15日,为进一步了解黄河沿线高质量发展情况和黄河文化传承情况,我实践团成员走访山西省临汾市霍州市水利局进行走访调查,有幸与水利局相关领导见面,并进行了采访询问(因对方要求并未拍照),详细…
自觉,是守护河流的第一要义 ——数据分析结果出炉
(指导老师:夏妮,化工学院通讯员:葛云舒)2021年8月19日,调研团队结束了此次三下乡的全部行程,针对收集上来的调查问卷进行分析处理,得出从哪些方面才能如何更好地保护母亲河。首先,从个人方面来看,调…
党史故事进乡村,宣传党史故事,
为深入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贯彻落实习近平书记关于青年工作的重要思想,引导和帮助我校广大青年学生上好与现实相结合的“大思政课”,引导广大青年学子在社会实践中坚定理想信念…
党史故事进乡村,宣传党史故事,弘扬红色精神
为深入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贯彻落实习近平书记关于青年工作的重要思想,引导和帮助我校广大青年学生上好与现实相结合的“大思政课”,引导广大青年学子在社会实践中坚定理想信念…
传承红色基因,赓续共产党人精神血脉
为深入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贯彻落实习近平书记关于青年工作的重要思想,引导和帮助我校广大青年学生上好与现实相结合的“大思政课”,引导广大青年学子在社会实践中坚定理想信念…
溯源湘江水质变化,助力乡村振兴
(指导老师:夏妮,化工学院通讯员:葛云舒)前期团队通过确定湘江流域沿岸村镇群众为研究对象,建立完整的结构方程模型,通过发放调查问卷,对各个不同年龄段人员进行调研采访,收集实时数据,进行有效度检…
黄河印象:政策佑水泽,政府介绍明方向
2021年8月16日上午,实践团队成员来到各自所在地政府,采访相关方面工作人员,了解他们对当地河流的发展规划以及他们对黄河流域未来的期望,并对相关采访内容进行录像记录。实践团成员向当地镇府询问了黄河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