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生态文明思想,落实保护生态环境责任,陕西理工大学土木工程与建筑学院“岭南先锋·生态秦岭”秦岭南麓地质灾害调研社会实践团开展了“青春领航、筑梦乡村”秦岭生态环保专项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2021年7月20日,实践团由副院长郭鸿和辅导员王博带领来到了本次实践活动地点安康市旬阳市,对其城关镇附近的316国道和江南路两侧的地形地貌以及山体滑坡现状和治理情况进行实地考察。
旬阳市,地处陕西省东南部,秦巴山区东段,汉江横贯其中。市区位于汉江、旬河交汇处,曲水环流,状若太极,总面积3541平方千米。截至2020年6月,旬阳市下辖21个镇。2019年,旬阳市常住人口为43.5667万人。
实践团首先到达旬阳市城关镇附近的江南路段的考察点。据悉该考察点,曾经发生过规模较大的滑坡,导致交通中断、房屋损毁。实践团成员经过实地测量,该滑坡长30米,高100米,朝向为西偏北44°,经纬度为北纬32°49‘41“东经109°23’43”,坡度约为65度。
实践团成员在指导老师的讲解下,了解到此处滑坡的治理方法是在坡脚浇筑挡土墙并配合抗滑桩的工程治理方式。该治理体系由长约10米高约7米的挡土墙配合九根宽约2米的抗滑桩构成。在挡土墙的四周挖掘出排水沟两条,在墙体上开凿出排水孔若干。此治理方式能有效应对强降雨时的排水问题。
紧接着实践团到达旬阳市城关镇附近316国道的考察点。此处滑坡是在316国道的拓宽过程中形成的。该山体主要是泥质灰岩,表面泥土层较薄,植被稀少且低矮,易滑坡。此处滑坡长200米,高150米,是实践团目前考察点中规模最大的滑坡地带,朝向向北,经纬度为北纬32°50‘10“东经109°23’46”,坡度约为80度。
王老师为大家讲解到,此处治理方法是将滑坡改造的较为平缓后再采用挂网的方式防治。该滑坡治理点覆盖有钢丝绳防护网,称之为主动防护网,这种钢丝绳防护网具有高柔性、高防护强度、易铺展性。主动防护网具有较好的加固作用,抗拔能力较强,可消除小规模岩石风化剥落、崩塌对边坡的影响。除此以外,在滑坡中部还有由钢丝网和环形网组成的形似栅栏的被动防护网,钢柱和钢丝绳网连接组合构成一个整体,对所防护的区域形成全面防护,从而阻止崩塌岩石土体的下坠,起到边坡防护作用。该处滑坡运用主动防护网和被动防护网相结合的防治方法,能有效避免滑坡的再次发生,保护了交通安全和人居安全。
实践团成员总结提出,关于滑坡的治理要因地制宜,坚持“以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综合防治”的原则,多种防护措施相互结合尽量避免地质灾害的发生;同时实践团成员也深刻意识到地质灾害对自然环境、交通出现和人居环境造成了严重的影响。
正如陆游的诗句:“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实践团成员通过这次实践活动,不仅培养了吃苦耐劳的品质,而且对于保护环境有了更深刻的认识。作为当代大学生,我们犹如滑坡上冒出的新芽,守护着祖国的“金山银山”。爱护环境,保护地球,让我们托起双手共同撑起一片蔚蓝的天空!
http://www.dxsbao.com/shijian/400165.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