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社会实践 >

【重庆移通学院三下乡】移通红实践展风华,为乡村振兴点燃“人才引擎”

来源:重庆移通学院 作者:青年志愿者联合会

乡村振兴,人才为要。为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人才振兴是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基础”理念,发挥青年志愿服务在助力乡村振兴中的作用,移通乡村振兴党员先锋队经过前期调研和实地考察,结合铜溪镇皂角村青壮年人口少、留守儿童老年人口多的特点。移通志愿者们于7月4日在皂角村开展了完满课堂和理论宣讲活动,旨在通过教育关爱、知识宣讲等方式,吹响皂角村人才振兴“集结号”。

绘梦想诉心愿,打破隔阂拉近彼此距离

青年一代是祖国的花朵,更是祖国的未来、希望和栋梁。乡村振兴不是传统意义上的“物质脱贫”,更重要的是“思想脱贫”,智志双扶相结合。为此,队伍围绕学业辅导、亲情陪伴、素质拓展、自护教育、思想引领、心理辅导等内容,提供为期5日的“教育关爱”志愿服务。

移通学子先锋先行,完满共筑七彩假期。因铜溪镇受限于经济发展、教育重视程度、教育资源分布和农村社会氛围等因素,导致孩子的文化和艺术程度落后于城市的孩子。对此,志愿者们以发展教育为出发点,将完满课堂首次引入皂角村,当学科的老师、做艺术的伙伴,丰富留守儿童假期。此次完满课堂以“打破距离,踊跃自我介绍”“绘出梦想,谈论人生蓝图”为主线,旨在拉近志愿者们和小朋友之间的距离,消除隔阂,建立亲密联系,拉近心与心、手和手之间的距离,为后续课堂开展打下彼此信任的基础。

予陪伴护成长,耐心指导增强动手能力

孩童时期是树立正确三观的重要阶段,为激励小朋友养成良好思想道德、正确的人生价值观和热爱学习的好品质,志愿者们精心设置开班活动项目、协商共计课堂组织形式,决定在开班仪式上通过教授小朋友折纸爱心、做气球小狗的方式增强他们的动手能力。志愿者们还给小朋友们提供了感恩亲人的机会,希望他们可以勇敢表达自己的爱意,用小举措来温暖大家庭。志愿者们的关爱呵护和耐心指导,让留守儿童在文化与艺术中感受到了温暖,从人才振兴方面为乡村振兴献出了一份绵薄之力。

进基层做宣讲,学有所用助推文化建设

为提高皂角村广大人民群众知识文化水平,推动乡村文化建设更上一层楼,将队员爱国情、强国志、报国行融入新时代追梦征程,移通乡村振兴党员先锋队于4日早6点开始在铜溪镇赶集地对村民开展采访调研。同时,根据皂角村居民住房分布,将队伍分为防疫宣讲、红色教育、环保科普三个小组,以村民能够接受的、接地气的聊天方式向村民进行宣讲。红色的身影不断忙碌在志愿课堂、乡间小路、乡镇街道和楼房间,这是他们的努力,也是“爱”本身具有的伟大意义。

以点点星光筑梦,以别样青春助力乡村振兴。经过两天的“三下乡”暑期社会实践,移通乡村振兴党员先锋队已逐渐在实践中探索、挖掘出了一条可持续的属于先锋队的实践方案和方向,立志切实帮助民众所需,力争乡村振兴奉献自己的满腔热血。在今后的日子里,先锋队也会继续怀着对祖国乡土的热爱和不懈探索的精神,到乡村去,凝聚青年力量,助力乡村振兴!

http://www.dxsbao.com/shijian/400223.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

相关内容

青科大青岛社区居民生鲜调研团展开实践

2020年是特殊的一年,疫情影响之下,生鲜也成为了一类特殊产品。然而由于生鲜具有刚需特性,生鲜行业又会受到怎样的影响呢,生鲜行业又如何恢复活力继续发展,因此青岛科技大学线上对青岛…… 赵宜政、张培瑶 青岛科技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查看全文 >>

青科大青岛社区居民生鲜调研团问卷收集工作完成

为了充分调查青岛社区生鲜的消费情况,尽可能的全面了解目前社区生鲜现状。青岛科技大学线上对青岛社区生鲜消费调查分析与市场机会挖掘调研团对青岛社区设置抽样框,进行问卷调查。由目…… 张培瑶、赵宜政 青岛科技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查看全文 >>

青科大生鲜调研团取得初步成效

青岛科技大学线上对青岛社区居民生鲜消费的调查分析与市场机会挖掘调研团的各位成员由目前在青岛的两位成员获取线下的社区人群资源,通过线上发放问卷的方式,目前已经初见效果。截止到…… 赵宜政、张培瑶 青岛科技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查看全文 >>

青科大青岛社区居民生鲜消费调查—准备完善,开启征程

2020年8月9日早上九点,为了尽快展开调研活动,各位队员一大早就开始准备。在队长赵宜政的带领下,按照昨天会议的要求,为每一个队员分配了任务。他表示:想要在一周内达到问卷调查的要求…… 张培瑶 赵宜政 青岛科技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查看全文 >>

青科大青岛社区居民生鲜消费的调查分析与市场机会挖掘调研团今日启程

2019年中国生鲜市场交易规模达2.04万亿元,同比增长6.8%。生鲜消费存在刚需、高频特点,国内市场规模广阔且仍然保持增长。社区生鲜业态贴近社区,生鲜品类占比高,并提供线上线下一体化消费…… 赵宜政 青岛科技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查看全文 >>

青岛科技大学“悟村庄之型,传红色文化”调研团总结篇(六)

2019年7月,我们调研团在王玉英老师的带领下,参加了以“悟村庄之型,传红色文化”为主题的社会实践活动活动。炎暑时节,烈日当头酷暑难耐,但阻挡不了我们求索真知的心。我们冒着熊熊的烈…… 葛雁飞 青岛科技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查看全文 >>

青岛科技大学“悟村庄之型,传红色文化”调研团总结篇(五)

2019年7月,我们调研团在王玉英老师的带领下,参加了以“悟村庄之型,传红色文化”为主题的社会实践活动活动。虽然天气炎热,酷暑难耐,但我们还是顶着烈日出发去了临沂。上午经过一个小时…… 鹿淇翔 青岛科技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查看全文 >>

青岛科技大学“悟村庄之型,传红色文化”调研团感悟篇(四)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火热的七月,抵挡不住我们的脚步。从课堂到基层,从理论到实践,作为当代青年大学生,六个来自不同专业的我们集合成一支队伍,我们走出象牙塔,深入农…… 聂天楚 青岛科技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查看全文 >>

推荐内容

我院赴长雅中学实习队开展首轮授课活动

(通讯员周新奕杨紫英文禾君)为提高师范生的教育教学实践能力,实现从“模拟训练”迈向“真实讲台”的关键突破,4月3日,我…

湖南师大马克思主义学院2022级赴长雅中学实习队开展第一次评课会

(通讯员李江容文禾君杨紫英)4月8日下午,马克思主义学院2022级思政系赴长雅中学实习队于长雅中学行政楼四楼教师阅览室开展第…

山东女子学院青年志愿者协会:追“锋”行动,“益”起向未来

一、【活动主题】为构建和谐社会注入青春正能量,书写新时代的雷锋故事!山东女子学院青年志愿者协会开展了“追“锋’行动,…

闽南科技学院校团委召开新一学期学生社团工作会议

为明确新学期社团工作目标,进一步提升社团管理水平与活动效能,闽南科技学院校团委于3月12日中午在闽南科技学院创新创业学院…

闽南科技学院校青马工程召开培训会

为增强民族认同感与归属感,铸牢中华民族团结统一的思想基础,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3月12日下午,闽南科技学院校…

最新发布

【重庆移通学院三下乡】扬帆宝贝与燃野少年的遇见,碰撞出的是乡村孩子追求卓越的信念
为全方面提升营员“德智体美劳”综合能力,提高营员身体素质,改善精神状态,让他们以满满激情迎接每天夏令营的课程,志愿者将“晨练计划”提上了日程,倡导大家养成晨练习惯,新的一天从晨练开始,坚持每日…
【重庆移通学院三下乡】“筑红色梦想·做时代青年”先锋队之党魂传承篇
在建党一百周年华诞之际,为加深大学生对红色思想的认识,坚信党的理念,实践党的精神,将党的精神弘扬并传承下去,重庆移通学院“筑红色梦想·做时代青年”先锋队于2021年7月5日在重庆市合川区草街街道十字路…
【重庆移通学院三下乡】重教重学,推动优质教育和谐健康发展
为了深化教育改革,推动优质教育和谐健康发展,培养孩子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2021年7月4日,甲壳虫教育关爱服务团正式在广龙村小学开展2021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项目。开设了自护课堂——防溺水安全、菁华课堂—…
学习百年党史,共做时代青年
为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年,传承和发扬党的精神,安徽工业大学能环学院“学百年党史,做时代新人”实践队团队成员在安徽红色文化博物馆进行了参观。追忆党史寻初心,进一步坚定青年理想信念。实践队排队进…
温暖下乡,扶贫敬老——“成长稻穗”实践团暑期社会实践活动走进养老院开展慰问活动
为响应国家大学生“三下乡”活动,培养大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和社会公德意识,弘扬中华民族敬老爱老的传统美德,来自安徽信息工程学院计算机与软件工程学院“成长稻穗”实践团来到了金安区东河口镇花石嘴村养…
【重庆移通学院三下乡】以教育关爱之名,续写戴花村的故事
发布日期:2021-07-05浏览次数:150扎根泥土,萌生希望,为丰富“七彩假期”完满课堂课程内容,弥补留守儿童原有课堂空白,与此同时了解当地绿色产业,为其提供发展思路。7月4日,筑梦服务队的志愿者们用“教学+走…
【重庆移通学院三下乡】“深入绿水青山·探寻金山银山”
声声鸡鸣唤醒了7月3日的清晨,整装完毕的志愿者们对今天的行程充满信心,正如破开厚重云雾的阳光,坚信着他们的行动会给金洞村注入不一样的能量。志愿者们与吴书记等驻村干部在村委会汇合,并对今天的行程进…
低碳有我,绿色有我,碳足迹小队在行动
8月3日上午,“碳足迹”社会实践团队全体成员(部分成员在临沂)在山东理工大学南门集合,准备进行为期一天的社会实践活动。“国家有力量,民族有希望,人民有信仰“在今天的中国,人民与祖国同心,节能减排…
【重庆移通学院三下乡】有爱的世界不孤单,和我们“艺”同守护星星的孩子
为引导大学生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将社会实践与社会观察相结合,提高青年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社会适应能力,重庆移通学院“卫星”服务志愿团全面贯彻团市委文件精神,助推2021年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开…
助力非遗,不遗余力
滁州学院:“助力非遗不遗余力”小分队赴滁州市开展技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调研活动中华文化是世界四个古老文化体系中唯一没有中断自身传统的文化体系,它对人类社会和世界文明进程产生了重大影响。这条不曾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