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更好地促进山东省海洋文化的保护与传承,中国石油大学(华东)蓝丝带山海尺墨·澜海实践队于8月2日赴青岛崂山区沙子口进行实地调研。
通过对渔民们的采访,实践队员了解到,本次受采访的渔民原籍四川,来沙子口二十多年期间,学习打渔技巧并熟练学会打渔捕捞。通过其口头叙述,实践队了解到沙子口近十几年来,打渔的渔民多数为四川外地人,沙子口大多数本地人已经陆陆续续放弃打渔为生的生活方式,转行选择了更加舒服轻松的工作。本地渔民减少打渔任务主要是海洋资源的减少,从而减少了渔民的利润。据了解,由于现在旅游业越来越发达,给当地也带来了越来越多的收益。
“打渔是个体力活,而且还有一定风险,所以很多年轻人就放弃了。”受“休渔期”影响,沙子口地区渔民们在5-9月期间停止打渔捕捞,编织和修补破损的渔网渔具。虽然“休渔期”政策给渔民们带来了一定的经济损失,但渔民们积极响应国家号召,坚持施行“休渔期”的各项政策。对于捕捞时间,渔民一般凌晨一点或两点开始出海,大概五六点到达捕捞地点捕捞,下午回家贩卖捕捞到的新鲜海鲜。同时,实践队得知沙子口地的海鲜贩卖情况:为避免冲突,附近打渔的渔民们通常有划分各自的贩卖点进行海鲜贩卖。
此次沙子口调研以采访为主,通过当地渔民的亲口叙述得知打渔捕捞的趋势、时间、收益等情况,“通过对沙子口渔民们的调研采访,我深刻了解到了渔民生活的不易。因为经常在海上打渔,渔民都被晒得皮肤黢黑,甚至大多渔民因为海边空气潮湿而患上了风湿病。渔民们的生活辛苦劳累,我们应体谅尊重他们。”实践队成员沈韶华感慨道。渔民们靠海吃海,一年四季以打渔捕捞为生。他们常年生活在海岸边,凌晨出海,傍晚回家已经是常态。此后,实践队将大力宣传打渔文化,让更多的人关注渔村渔民,为促进海洋文化保护与传承打下基础。
http://www.dxsbao.com/shijian/400382.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