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们常说“一方水土养育一方人”。同样,一方水土也能孕育出一方文化。提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我们总是能联想到唐装汉服、笔墨纸砚或者是四大发明。诚然,这些都是我们中华民族响当当的文化符号。也正是在这些标志性历史文化的光环之下,其他优秀历史文化的光芒似乎就黯淡了许多。为了唤醒当下的人们对自己身边乡土文化的了解与认同,2021年7月12日,由我以及其他四位来自滁州学院教育科学学院的同学们踏上了前往安徽省滁州市全椒县寻访当地历史文化的旅程。
全椒县历史悠久。相传在先秦时期高阳氏在椒陵山建立古椒国。春秋时为楚椒邑,后为全氏居住,故名“全椒”。而全椒真正成为行政区划上的县,则起源于西汉时期。优越的地理位置及千年的文化积淀,为当地优秀历史文化的生根发芽提供了土壤。
暑气的炎热和驱车的劳顿并不能够我们拥抱这方土地的热情!当从脚踏这片土地起,我就深深地被她所吸引。有别于繁华都市的喧嚣,这里给予我们更多的则是“慢”与“静”。在这样的大背景之下,当地居民从容不迫地过着自己的简单生活,而一座座新旧结合的建筑群则默默地守护这座县城的宁静。
我们此次寻访全椒历史文化之旅首站是位于全椒县太平文化广场襄园的全椒县文化馆。刚一入馆,我们一行人就受到了馆内工作人员的热烈欢迎!在文化馆二楼的会议厅,我们与该馆办公室主任鲁茂文先生进行了深入交流。首先,鲁茂文先生向我们介绍了非遗文化的概念及当地特有的非遗文化。同时,我们也针对性地就全椒非遗文化保护的实际现状及文化馆如何在文化层面迎接建党百年提出了相应问题。在短暂的交流之后,我们了解了全椒民歌、全椒舞蹈,也看到了文化馆对于弘扬当地优秀历史文化起到了重要作用。就像“信使”一样,该文化馆将当地民间文化传遍全县的每一个角落。在校园,全椒民歌及舞蹈拥有其固定的教学时间及安排,以便更好地将当地的“手狮灯”(一种当地传统舞蹈形式)及民歌传递给下一代!在大街小巷,文化馆通过非遗展板的方式向当地群众普及当地非遗文化知识,扩大当地非遗文化影响力!
如果说此次与全椒县文化馆办公室主任鲁茂文先生的交谈得以初步解开蒙在我们与全椒当地非遗文化之间的层层迷雾的话,那随后前往该文化馆内设的展览馆这一经历更是为我们打开了新世界!在展览馆讲解员的带领下,我们用眼去观察,用耳去聆听,用心去感受。同时,我们也了解了一些当地著名的民歌歌手。虽然她们没有经历过过多的专业训练,但天生对于音乐的敏感以及当地人民的农忙实践却为她们发扬全椒民歌提供了不竭的动力和丰富的素材。除此之外,我们还了解了全椒特有的民间舞蹈——八朵云。初次听闻八朵云之时,自己还满心疑问:“难道‘云朵’也具有文化内涵?”。直到听完讲解员的讲解之后,我们才明白八朵云是以南宋时期宋金对抗为时代背景,将作战用的盾牌制作成云状,并且结合战争动作进行表演的一种民间舞蹈形式。诸如此类的当地特色非物质文化遗产还有儒林根雕、走太平文化等。
带着从文化馆获得的满满收获,我们前往全椒县太平桥以及其他具有代表性的桥,以探寻当地“桥文化”。全椒县太平桥是当地人民“正月十六走太平”的必经之地。我们一行人由贺橹楼进入太平桥。驻足于桥路中央,只见两侧挂有“江淮腹背”,“吴楚街衢”的长亭横跨全桥。从远处眺望,高大的太平阁屹立于桥路尽头。走太平,是当地人民对于未来美好生活最简单朴素的期许。太平桥,不仅刻满了岁月的痕迹,也满载当地人民正月十六内心的喜悦与虔诚!时至今日,这些桥已被列为文化保护对象。也许,这就是对它们最好的慰藉!
次日,我们前往当地最富盛名的文化目的地——全椒县吴敬梓纪念馆。吴敬梓以一部《儒林外史》名扬天下。该书淋漓尽致地刻画出了当时人心势利和官场腐败。无论是范进、胡屠户还是杜少卿,他们都成为我们进行文学欣赏以及后人研究的内容。后人为了纪念这位出生于全椒的著名讽刺小说作家,于是在此修建了吴敬梓纪念馆。
一走进全椒县吴敬梓纪念馆,馆内古朴幽静的氛围油然而生。纪念馆虽不大,但却布局有致、设施齐全。墙上的碑刻及有关吴敬梓的著作《儒林外史》的信息,好似无声的向导在向我们默默地诉说着属于它们的过去、现在与未来。而各式各样的乔灌木则给馆内增添了许多生机。随后,我们由过门走进纪念馆的内部。走进内馆,最不得不提的就是学术研究厅和儒林故事厅了。学术研究厅布满了来自国内外研究《儒林外史》的学术论述,这也让我们从更加深刻的角度明白了:《儒林外史》一书并不仅仅是书,而是一个学术研究对象,更是当地的一种文化标志。在内馆,吴敬梓铜像肃然挺立,通过结合他的生平事迹,我们每一个人不得不敬仰起眼前的这位文士来。当然,最不得不提的就是儒林故事厅了,该故事厅通过古今结合的方式使人们了解这部著作。其中,《儒林外史》的名篇之一——范进中举,则通过全息影像的方式向我们呈现。仔细观察,好像小说中发生的情节就在这一方小小的舞台中真实存在一样。另一个特色展览方式为线上儒林知识问答。借助这种方式,小组成员们寓学寓乐,在一问一答间加深了对有关《儒林外史》文学常识的了解。
当寻访完全椒县吴敬梓纪念馆之后,我们便结束了此次赴全椒寻访历史文化之旅。这次的寻访,算是打破了自己之前固有的认知。之前的自己总是大量优秀历史文化总是存在于千年古都之间。其实不然,我们生活的每一块土地上都有着属于她的文化记忆。当下,人们对文化保护的意识愈发强烈,越来越多的年轻一代愿意回乡去做优秀文化的传播者、弘扬者和建设者。例如全椒民歌第四代传承人王艳,在学成之后毅然决定返乡,从事全椒民歌的教学工作,给民歌添加创新元素,将民歌传给下一代,这就是我们学习的榜样!文化传承并不需要泛泛而谈,而是需要我们立足乡土、切合实际,使乡土文化富有“泥土味”和“创造力”。只有这样,我们身边的优秀历史文化才能够走出去且大放光彩!
http://www.dxsbao.com/shijian/400434.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