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社会实践 >

滁州学院学子三下乡:访千年古县,寻椒陵历史文化记忆

来源:滁州学院教育科学学院 作者:谢霖霖

人们常说“一方水土养育一方人”。同样,一方水土也能孕育出一方文化。提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我们总是能联想到唐装汉服、笔墨纸砚或者是四大发明。诚然,这些都是我们中华民族响当当的文化符号。也正是在这些标志性历史文化的光环之下,其他优秀历史文化的光芒似乎就黯淡了许多。为了唤醒当下的人们对自己身边乡土文化的了解与认同,2021年7月12日,由我以及其他四位来自滁州学院教育科学学院的同学们踏上了前往安徽省滁州市全椒县寻访当地历史文化的旅程。

全椒县历史悠久。相传在先秦时期高阳氏在椒陵山建立古椒国。春秋时为楚椒邑,后为全氏居住,故名“全椒”。而全椒真正成为行政区划上的县,则起源于西汉时期。优越的地理位置及千年的文化积淀,为当地优秀历史文化的生根发芽提供了土壤。

暑气的炎热和驱车的劳顿并不能够我们拥抱这方土地的热情!当从脚踏这片土地起,我就深深地被她所吸引。有别于繁华都市的喧嚣,这里给予我们更多的则是“慢”与“静”。在这样的大背景之下,当地居民从容不迫地过着自己的简单生活,而一座座新旧结合的建筑群则默默地守护这座县城的宁静。

我们此次寻访全椒历史文化之旅首站是位于全椒县太平文化广场襄园的全椒县文化馆。刚一入馆,我们一行人就受到了馆内工作人员的热烈欢迎!在文化馆二楼的会议厅,我们与该馆办公室主任鲁茂文先生进行了深入交流。首先,鲁茂文先生向我们介绍了非遗文化的概念及当地特有的非遗文化。同时,我们也针对性地就全椒非遗文化保护的实际现状及文化馆如何在文化层面迎接建党百年提出了相应问题。在短暂的交流之后,我们了解了全椒民歌、全椒舞蹈,也看到了文化馆对于弘扬当地优秀历史文化起到了重要作用。就像“信使”一样,该文化馆将当地民间文化传遍全县的每一个角落。在校园,全椒民歌及舞蹈拥有其固定的教学时间及安排,以便更好地将当地的“手狮灯”(一种当地传统舞蹈形式)及民歌传递给下一代!在大街小巷,文化馆通过非遗展板的方式向当地群众普及当地非遗文化知识,扩大当地非遗文化影响力!

如果说此次与全椒县文化馆办公室主任鲁茂文先生的交谈得以初步解开蒙在我们与全椒当地非遗文化之间的层层迷雾的话,那随后前往该文化馆内设的展览馆这一经历更是为我们打开了新世界!在展览馆讲解员的带领下,我们用眼去观察,用耳去聆听,用心去感受。同时,我们也了解了一些当地著名的民歌歌手。虽然她们没有经历过过多的专业训练,但天生对于音乐的敏感以及当地人民的农忙实践却为她们发扬全椒民歌提供了不竭的动力和丰富的素材。除此之外,我们还了解了全椒特有的民间舞蹈——八朵云。初次听闻八朵云之时,自己还满心疑问:“难道‘云朵’也具有文化内涵?”。直到听完讲解员的讲解之后,我们才明白八朵云是以南宋时期宋金对抗为时代背景,将作战用的盾牌制作成云状,并且结合战争动作进行表演的一种民间舞蹈形式。诸如此类的当地特色非物质文化遗产还有儒林根雕、走太平文化等。

带着从文化馆获得的满满收获,我们前往全椒县太平桥以及其他具有代表性的桥,以探寻当地“桥文化”。全椒县太平桥是当地人民“正月十六走太平”的必经之地。我们一行人由贺橹楼进入太平桥。驻足于桥路中央,只见两侧挂有“江淮腹背”,“吴楚街衢”的长亭横跨全桥。从远处眺望,高大的太平阁屹立于桥路尽头。走太平,是当地人民对于未来美好生活最简单朴素的期许。太平桥,不仅刻满了岁月的痕迹,也满载当地人民正月十六内心的喜悦与虔诚!时至今日,这些桥已被列为文化保护对象。也许,这就是对它们最好的慰藉!

次日,我们前往当地最富盛名的文化目的地——全椒县吴敬梓纪念馆。吴敬梓以一部《儒林外史》名扬天下。该书淋漓尽致地刻画出了当时人心势利和官场腐败。无论是范进、胡屠户还是杜少卿,他们都成为我们进行文学欣赏以及后人研究的内容。后人为了纪念这位出生于全椒的著名讽刺小说作家,于是在此修建了吴敬梓纪念馆。

一走进全椒县吴敬梓纪念馆,馆内古朴幽静的氛围油然而生。纪念馆虽不大,但却布局有致、设施齐全。墙上的碑刻及有关吴敬梓的著作《儒林外史》的信息,好似无声的向导在向我们默默地诉说着属于它们的过去、现在与未来。而各式各样的乔灌木则给馆内增添了许多生机。随后,我们由过门走进纪念馆的内部。走进内馆,最不得不提的就是学术研究厅和儒林故事厅了。学术研究厅布满了来自国内外研究《儒林外史》的学术论述,这也让我们从更加深刻的角度明白了:《儒林外史》一书并不仅仅是书,而是一个学术研究对象,更是当地的一种文化标志。在内馆,吴敬梓铜像肃然挺立,通过结合他的生平事迹,我们每一个人不得不敬仰起眼前的这位文士来。当然,最不得不提的就是儒林故事厅了,该故事厅通过古今结合的方式使人们了解这部著作。其中,《儒林外史》的名篇之一——范进中举,则通过全息影像的方式向我们呈现。仔细观察,好像小说中发生的情节就在这一方小小的舞台中真实存在一样。另一个特色展览方式为线上儒林知识问答。借助这种方式,小组成员们寓学寓乐,在一问一答间加深了对有关《儒林外史》文学常识的了解。

当寻访完全椒县吴敬梓纪念馆之后,我们便结束了此次赴全椒寻访历史文化之旅。这次的寻访,算是打破了自己之前固有的认知。之前的自己总是大量优秀历史文化总是存在于千年古都之间。其实不然,我们生活的每一块土地上都有着属于她的文化记忆。当下,人们对文化保护的意识愈发强烈,越来越多的年轻一代愿意回乡去做优秀文化的传播者、弘扬者和建设者。例如全椒民歌第四代传承人王艳,在学成之后毅然决定返乡,从事全椒民歌的教学工作,给民歌添加创新元素,将民歌传给下一代,这就是我们学习的榜样!文化传承并不需要泛泛而谈,而是需要我们立足乡土、切合实际,使乡土文化富有“泥土味”和“创造力”。只有这样,我们身边的优秀历史文化才能够走出去且大放光彩!

http://www.dxsbao.com/shijian/400434.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

相关内容

【本草社】“药”韵新生,创意“瓶”行——中医药文化创意大赛圆满结束

文字:曹欢尹思图片:张权威尹榆婷审核:唐后媛来源:本草社为传承千年中医药文化瑰宝,让更多人领略其天人合一的智慧、药草相生的奥秘,以生动鲜活的方式展现国粹魅力,厚植文化底蕴,…… 曹欢 尹思 张权威 川北医学院中西医结合临床医学院查看全文 >>

推荐内容

【本草社】“药”韵新生,创意“瓶”行——中医药文化创意大赛圆满结束

文字:曹欢尹思图片:张权威尹榆婷审核:唐后媛来源:本草社为传承千年中医药文化瑰宝,让更多人领略其天人合一的智慧、药草…

“魔幻光影 时空之旅” ——宾谦魔术协会开展魔术主题活动

“四月深涧底,桃花方欲燃”,在这个春意盎然的四月,为了梳理魔术发展史的核心脉络,展现传统技法与科技创新的碰撞,一场别…

志愿青春暖社区,助理服务筑和谐

近日,桔子洲街道湖大社区、师大社区和新民路社区迎来了一批特殊的“社区助理”——公管院学子志愿者。他们积极参与社区志愿…

星火遵忆志愿宣讲团赴社区宣讲

中国大学生在线网4月24日电(通讯员汪祥)安徽工业大学星火遵忆志愿宣讲团走进阳光雅居社区,开展了一场别开生面的遵义会议精…

星火遵忆志愿宣讲团赴企业宣讲,传承红色基因 赋能企业发展

中国大学生在线网4月26日电(通讯员汪祥)安徽工业大学星火遵忆宣讲团第9次宣讲活动顺利展开。作为长征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

最新发布

知命不惧,日日自新
上大学之前,我就已经憧憬过多姿多彩的大学生活,想着要多参加活动来锻炼自己,结识更多的朋友,上了大学后,我了解到了假期社会实践,并且有幸能够参加。这已经是我第二次参加社会实践活动了,相比于第一次…
山东理工大学“碳足迹”社会实践团参观发改委学习相关理论政策
2021年8月4日,山东理工大学“碳足迹”社会实践团在山东理工大学北门集合,队长简单讲述了今天每位成员的任务,主要为对淄博市发改委相关部门的参观学习以及对工作人员的采访。碳排放不仅影响我国气候的变化,…
共同富裕——当代大学生肩负新使命
7月21日,实践团来到东阳农商银行丰收驿站,调研了解农商银行助力乡村振兴情况,银行负责人带领实践团参观并介绍了立足“三农”、服务小微、联企惠企等成效。图为沈满洪书记慰问实践团师生。沈书记对实践团队…
湘潭大学化工学院赴雨湖区暑期社会实践团第七天
湘潭大学化工学院赴雨湖区暑期社会实践团问卷分析、数据处理(指导老师:夏妮化工学院通讯员:钟康辉)八月十九日是湘潭大学化工学院赴雨湖区暑期社会实践团进行的第七天,今日成员们的主要工作任务是针对手…
佛山学子三下乡:两帮两促,筑梦发展
为关爱乡村儿童,助力乡村儿童全面发展,2021年7月13日至7月26日,佛山科学技术学院人文与教育学院蒲声江韵义教队的志愿者以“筑梦新乡村,蒲声入高明”为主题,走进南洲村党委兴龙村党建服务站,为当地的孩子…
见习所感所想,争做一名好老师
首先很感谢老师为我们争取到在岭南师范学院附属中学见习的机会,让我们去感受正式老师是如何上课的,我无比珍惜这次机会,并在这次见习收获了一番。作为一名老师,我认为不能太看重成绩,不能只以成绩这一个…
借文化之帆,扬中国精神(三)
中华文明,薪火相传,这里是中国石油大学薪火相传实践队。今天我们从市区出发,去往黑龙江省双鸭山市市级博物馆,以及饶河县赫哲族文化馆,共同来探寻黑龙江省独有的少数民族文化——赫哲族民族文化。赫哲族…
才艺大赛,展示风采
为促进乡村振兴发展,坚定理想信念,用心服务社会,2021年7月13日,我队成员前往佛山市高明区荷城街道南洲村开展为期14天的“推广普通话”义教活动,对南洲村的孩子开展语言艺术类的教学。在7月19日这一天,我们…
医药学子自创的“海洋药物”元素口罩产品首发推出,等你来pick
为增强大众对海洋药物研发的了解、助力蓝色药库建设,中国海洋大学医药学院“海洋药物科普”实践团利用2021年暑期,开展了文创普及活动。实践团成员依托专业知识,截至2021年8月19日,已经设计出了“海药”系列…
安徽信息工程学院电气与电子学院三下乡
传承红色基因助力乡村振兴——“赤心助农实践团”铜陵站为坚定“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理想信念,增强爱国情怀,传承民族精神,助力乡村振兴,安徽信息工程学院暑期三下乡“赤心助农”实践团于2021年7月1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