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社会实践 >

滁州学院学子暑期社会实践活动:访千年古县,寻椒陵历史文化记忆

来源:滁州学院教育科学学院 作者:谢霖霖

人们常说“一方水土养育一方人”。同样,一方水土也能孕育出一方文化。提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我们总是能联想到唐装汉服、笔墨纸砚或者是四大发明。诚然,这些都是我们中华民族响当当的文化符号。也正是在这些标志性历史文化的光环之下,其他优秀历史文化的光芒似乎就黯淡了许多。为了唤醒当下的人们对自己身边乡土文化的了解与认同,2021年7月12日,由我以及其他四位来自滁州学院教育科学学院的同学们踏上了前往安徽省滁州市全椒县寻访当地历史文化的旅程。

全椒县历史悠久。相传在先秦时期高阳氏在椒陵山建立古椒国。春秋时为楚椒邑,后为全氏居住,故名“全椒”。而全椒真正成为行政区划上的县,则起源于西汉时期。优越的地理位置及千年的文化积淀,为当地优秀历史文化的生根发芽提供了土壤。

暑气的炎热和驱车的劳顿并不能够我们拥抱这方土地的热情!当从脚踏这片土地起,我就深深地被她所吸引。有别于繁华都市的喧嚣,这里给予我们更多的则是“慢”与“静”。在这样的大背景之下,当地居民从容不迫地过着自己的简单生活,而一座座新旧结合的建筑群则默默地守护这座县城的宁静。

我们此次寻访全椒历史文化之旅首站是位于全椒县太平文化广场襄园的全椒县文化馆。刚一入馆,我们一行人就受到了馆内工作人员的热烈欢迎!在文化馆二楼的会议厅,我们与该馆办公室主任鲁茂文先生进行了深入交流。首先,鲁茂文先生向我们介绍了非遗文化的概念及当地特有的非遗文化。同时,我们也针对性地就全椒非遗文化保护的实际现状及文化馆如何在文化层面迎接建党百年提出了相应问题。在短暂的交流之后,我们了解了全椒民歌、全椒舞蹈,也看到了文化馆对于弘扬当地优秀历史文化起到了重要作用。就像“信使”一样,该文化馆将当地民间文化传遍全县的每一个角落。在校园,全椒民歌及舞蹈拥有其固定的教学时间及安排,以便更好地将当地的“手狮灯”(一种当地传统舞蹈形式)及民歌传递给下一代!在大街小巷,文化馆通过非遗展板的方式向当地群众普及当地非遗文化知识,扩大当地非遗文化影响力!

如果说此次与全椒县文化馆办公室主任鲁茂文先生的交谈得以初步解开蒙在我们与全椒当地非遗文化之间的层层迷雾的话,那随后前往该文化馆内设的展览馆这一经历更是为我们打开了新世界!在展览馆讲解员的带领下,我们用眼去观察,用耳去聆听,用心去感受。同时,我们也了解了一些当地著名的民歌歌手。虽然她们没有经历过过多的专业训练,但天生对于音乐的敏感以及当地人民的农忙实践却为她们发扬全椒民歌提供了不竭的动力和丰富的素材。除此之外,我们还了解了全椒特有的民间舞蹈——八朵云。初次听闻八朵云之时,自己还满心疑问:“难道‘云朵’也具有文化内涵?”。直到听完讲解员的讲解之后,我们才明白八朵云是以南宋时期宋金对抗为时代背景,将作战用的盾牌制作成云状,并且结合战争动作进行表演的一种民间舞蹈形式。诸如此类的当地特色非物质文化遗产还有儒林根雕、走太平文化等。

带着从文化馆获得的满满收获,我们前往全椒县太平桥以及其他具有代表性的桥,以探寻当地“桥文化”。全椒县太平桥是当地人民“正月十六走太平”的必经之地。我们一行人由贺橹楼进入太平桥。驻足于桥路中央,只见两侧挂有“江淮腹背”,“吴楚街衢”的长亭横跨全桥。从远处眺望,高大的太平阁屹立于桥路尽头。走太平,是当地人民对于未来美好生活最简单朴素的期许。太平桥,不仅刻满了岁月的痕迹,也满载当地人民正月十六内心的喜悦与虔诚!时至今日,这些桥已被列为文化保护对象。也许,这就是对它们最好的慰藉!

次日,我们前往当地最富盛名的文化目的地——全椒县吴敬梓纪念馆。吴敬梓以一部《儒林外史》名扬天下。该书淋漓尽致地刻画出了当时人心势利和官场腐败。无论是范进、胡屠户还是杜少卿,他们都成为我们进行文学欣赏以及后人研究的内容。后人为了纪念这位出生于全椒的著名讽刺小说作家,于是在此修建了吴敬梓纪念馆。

当寻访完全椒县吴敬梓纪念馆之后,我们便结束了此次赴全椒寻访历史文化之旅。这次的寻访,算是打破了自己之前固有的认知。之前的自己总是大量优秀历史文化总是存在于千年古都之间。其实不然,我们生活的每一块土地上都有着属于她的文化记忆。当下,人们对文化保护的意识愈发强烈,越来越多的年轻一代愿意回乡去做优秀文化的传播者、弘扬者和建设者。例如全椒民歌第四代传承人王艳,在学成之后毅然决定返乡,从事全椒民歌的教学工作,给民歌添加创新元素,将民歌传给下一代,这就是我们学习的榜样!文化传承并不需要泛泛而谈,而是需要我们立足乡土、切合实际,使乡土文化富有“泥土味”和“创造力”。只有这样,我们身边的优秀历史文化才能够走出去且大放光彩!

http://www.dxsbao.com/shijian/400441.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

相关内容

巢院学子三下乡:乡村振兴走基层,青春聚力正当时

中国青年网通讯员王佳俊摄中国青年网巢湖7月5日电(通讯员孙燕)6月29日,巢湖学院“乡意浓农服务团”社会实践小队前往滁州市凤阳县宫塘镇开展社会实践活动。在活动开展期间,团队成员在街…… 乡意浓农服务团 巢湖学院生物与环境工程学院查看全文 >>

助力乡村振兴,共建美好生活

中国青巢院年网巢湖7月4日电(通讯员孙燕)为积极响应国家政策,助力乡村振兴,提高农民生活水平,巢湖学院生物与环境学工程院组建赴滁州市凤阳县乡村振兴实践团。自2023年6月29日起,团队…… 乡意浓农服务团 巢湖学院生物与环境工程学院查看全文 >>

根植沃土,情系三农

中国青年网巢湖7月1日电(通讯员王佳俊)“节俭是道德的统一“奢侈是最大的罪恶”,严格勤俭节约是中华民族的优良品质,也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7月1日,巢湖学院“乡意浓浓志愿服务小队”…… 乡意浓农服务团 巢湖学院生物与环境工程学院查看全文 >>

爱心助农,奏响美丽乡村赞歌

中国青年网凤阳7月7日电(通讯员陈悦)为助力乡村振兴,带动农村经济发展,同时深入农村生活,体味劳作的辛苦和果实的来之不易,提高农民生活水平。7月3日,巢湖学院赴滁州市凤阳县助农乡…… 乡意浓农服务团 巢湖学院生物与环境工程学院查看全文 >>

知农爱农,助农兴农

中国青年网7月7日电(通讯员周宇)以“农”为基,助“农”前行。为增强大学生对农业农村工作的深入认识了解,6月29日巢湖学院生物与环境工程学院助农乡村振兴团来到凤阳县官塘小镇了解农产…… 乡意浓农服务团 巢湖学院生物与环境工程学院查看全文 >>

安徽学子三下乡:城乡发展共进步,乡村振兴在心中

中国青年网凤阳7月7日电(通讯员袁皖君)土壤是地球上最重要的自然资源之一,它承载着植物生长和生态系统的健康。然而,由于人类活动和工业化进程的影响,土壤污染已成为全球环境问题之一…… 乡意浓农服务团 巢湖学院生物与环境工程学院查看全文 >>

助力乡村振兴,擘画美丽乡村

中国青年网巢湖7月7日电(通讯员孙燕)为了进一步助力乡村振兴,引导学生在社会课堂中受教育,做实事。2023年6月29日至7月5日巢湖学院“乡意浓农服务团”助农实践小队前往滁州市凤阳县进行为…… 乡意浓农服务团 巢湖学院生物与环境工程学院查看全文 >>

巢湖学院三下乡实践纪实:助“农”源于心,兴“农”源于行

中国青年网滁州7月7日电(通讯员袁皖君)农业是国家的根基,是人类生存的保障。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党的十九大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乡意浓农服务团 巢湖学院生物与环境工程学院查看全文 >>

推荐内容

新乡工程学院外国语学院“井冈烽火映天红,革命豪情壮志雄”主题话剧汇演

为传承红色基因、弘扬井冈山精神,外国语学院3月下旬成功举办“井冈烽火映天红,革命豪情壮志雄”主题话剧汇演。活动分初赛…

新乡工程学院外国语学院英语专业教研室召开教学大纲修订研讨会

为进一步提高专业办学质量,规范教育教学活动,4月1日下午,英语专业教研室召开教学大纲修订研讨会。此次会议采用线上与线下…

新乡工程学院语韵飞扬,筑梦新程——外国语学院开展招生宣传活动

近日,在新乡工程学院校党委副书记张永福的带领下,我院领导班子一行先后赴新乡工程学院附属学校、延津县城北学校、新乡县龙…

湖南师范大学商学院开展“绿色循环,‘换’享派对”志愿活动

(通讯员陈泳君)3月29日至3月30日商学院团委青年志愿者工作部在长沙汇金天虹购物中心开展为期两天的“绿色循环,‘换’享派对…

多彩社团|闽南科技学院漫手作协会与闽南科技学院生命科学与化学学院青协

2025年3月9日下午,闽南科技学院漫手作协会携手闽南科技学院生命科学与化学学院青协于闽南科技学院康美校区旧社区举办公益手工…

最新发布

线上辅导总结
很开心能参与该假期的线上万人辅导志愿活动,本活动坚持自愿的原则,绝不收取任何费用,通过随机匹配,系统给我匹配了一位高三的学生,对她进行辅导数学,她数学基础还不错,主要想提升,所以帮她辅导一些偏…
分析调查问卷数据,助力国家乡村振兴
指导老师:夏妮,化工学院通讯员:刘烨8月19日,是湘潭大学化工学院赴雨湖区暑期实践团进行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的第七天。早上,队长葛云舒发布了今天的主要任务是针对收集上来的调查问卷中的数据进行处理,建…
瞻仰红色丰碑,倾力文化传承
千千万万的灵魂好像在刹那间升起,重聚,灼灼散发着炙人的光芒。2021年7月,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动科学院赴陕红色革命地非遗推广队在辅导员田博文的带领下,赴延安革命圣地,只为身临其境,一睹丰碑盛容。队伍代…
理工学子三下乡:青春领航、筑梦乡村,争做生态环保践行者
习近平总书记在哈萨克斯坦纳扎尔巴耶夫大学发表演讲时说过:“我们既要绿水青山,也要金山银山。宁要绿水青山,不要金山银山,而且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这表明了我国对生态环境的重视,突出了我国可持续…
近距离倾听历史跫音,将红色基因刻进树叶 ——走近漫川古镇
历史上漫川关就地势险要,为兵家必争之地,历代官府都在漫川关设关置戌,素有秦楚咽喉之称。漫川关水旱码头通往各地,商务繁荣,人口稠密,“水码头百艇联樯,旱码头千蹄接踵”,“北通秦晋,南联吴楚”,“…
知命不惧,日日自新
上大学之前,我就已经憧憬过多姿多彩的大学生活,想着要多参加活动来锻炼自己,结识更多的朋友,上了大学后,我了解到了假期社会实践,并且有幸能够参加。这已经是我第二次参加社会实践活动了,相比于第一次…
山东理工大学“碳足迹”社会实践团参观发改委学习相关理论政策
2021年8月4日,山东理工大学“碳足迹”社会实践团在山东理工大学北门集合,队长简单讲述了今天每位成员的任务,主要为对淄博市发改委相关部门的参观学习以及对工作人员的采访。碳排放不仅影响我国气候的变化,…
共同富裕——当代大学生肩负新使命
7月21日,实践团来到东阳农商银行丰收驿站,调研了解农商银行助力乡村振兴情况,银行负责人带领实践团参观并介绍了立足“三农”、服务小微、联企惠企等成效。图为沈满洪书记慰问实践团师生。沈书记对实践团队…
湘潭大学化工学院赴雨湖区暑期社会实践团第七天
湘潭大学化工学院赴雨湖区暑期社会实践团问卷分析、数据处理(指导老师:夏妮化工学院通讯员:钟康辉)八月十九日是湘潭大学化工学院赴雨湖区暑期社会实践团进行的第七天,今日成员们的主要工作任务是针对手…
滁州学院学子三下乡:访千年古县,寻椒陵历史文化记忆
人们常说“一方水土养育一方人”。同样,一方水土也能孕育出一方文化。提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我们总是能联想到唐装汉服、笔墨纸砚或者是四大发明。诚然,这些都是我们中华民族响当当的文化符号。也正是在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