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社会实践 >

峥嵘岁月 初心不改 | 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相衔接

来源:厦门大学嘉庚学院 作者:侯琦琦 伍彦铖 郭

为了解瑞金市叶坪镇抓党建促乡村振兴和农村党员队伍建设,分析叶坪整体的乡村振兴情况与存在的问题,并为下一步工作思路与措施提出建议。厦门大学嘉庚学院会计与金融学院“统筹乡村路,共追振兴梦”实践队采取“线上+线下”云实践的方式前往共和国第一乡、全国脱贫攻坚楷模瑞金市叶坪乡(现叶坪镇)调研。调研前,队员们通过阅读叶坪乡相关报道和相关网站等对调研地进行了资料收集和整理,并搜索知网对该地的前人调研经验进行了总结,制作出调研可行性方案和侧重点,为线下活动的顺利开展奠定基础。

脱贫新村 红色叶坪

8月11日,瑞金当地实践队员来到叶坪镇镇政府与党委书记王林探讨叶坪党建+乡村振兴模式以及一村一品在互联网+时代下的发展。 “红军村”在脱贫攻坚作出先例,建立榜样,大力推行“党建+精准扶贫”模式,将组织优势转化为脱贫优势,充分发挥本地资源优势,挑选产业,“由一带全”带动经济发展,一共创办领办致富带富项目124个,建立党员创业基地16个,累计支持党员贴息贷款486万元,带领780户贫困户实现就业。

如何走出贫困,如何走向振兴,线下实践队与叶坪镇的党委书记王林交流乡村振兴相关的做法与启示时,他说主要是党建引领,要有‘领头羊’,才能凝聚力量干实事。通过对他的采访,对于叶坪乡乡村振兴相关做法总结为以下三点。第一、建设好支部,筑牢脱贫攻坚的“主阵地”。要想脱贫致富,必须有个好支部。第二、党员先带头,锻造善打硬仗的“先锋队”。叶坪镇通过党员“四带头”,较好发挥了先锋模范作用。第三、创造新模式,壮大村级集体的“钱袋子”。只有村级集体“造血”功能变强了,乡村振兴才能走得更扎实。

在叶坪脱贫摘帽途过程中,政府大力推行“党建+精准扶贫”模式,结合“一村一品”模式的支持下,叶坪镇顺应“互联网+”发展趋势,深入推进发展“互联网+消费扶贫”,叶坪菜鸟电商助农扶贫中心电商平台于2020年3月初疫情防控最为艰难的时期成立,喊出了防控宅家不用怕,叶坪“菜鸟”送到家”口号。

红色名村 黄沙华屋

8月12号上午“统筹乡村路,同追振兴梦”实践队线下组来到了叶坪乡华屋村,因为整个村落的人都姓华,故称华屋,是远近闻名的“红军村”。

线下组成员们来到了华屋后山参观了著名的17颗松,有幸采访到十七棵松红军后代——华從祁老人。他是当时华屋17位烈士之一,时任黄沙区宣传部长华钦材出征一月后出生的儿子,出生便于父亲天人永隔。随着乡村脱贫的成功,乡村正走向振兴,老人在交谈中说村中受到党的关注,李克强总理亲自考察,深深感激我们在中国怀抱,他们还说儿女们还给他们买了金戒指,生活条件赶上了城里,他们打心底感谢党的好政策。

17颗松的故事也传遍了海内外,阿富汗驻华大使贾维德听完叶坪乡黄沙村华屋小组17棵松的故事后感慨地说:“这么多位年轻革命者,追寻信仰,牺牲了自己。不过,他们没有白白牺牲,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中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尤其今年是中国共产党建党100周年,中国已经成为一个伟大的国家。所以说,一个人可能有比自己生命更重要的事情要做,这些革命烈士就是如此,为了革命事业义无反顾,甘愿牺牲自我。他们的故事,也让我们深受启发。”

8月12号下午在了解完“17颗松”的故事后,“统筹乡村路,同追振兴梦”实践队线下组便前去拜访华嬷嬷泡菜的创始人——华小英。

在2012年6月,《国务院关于支持赣南等原中央苏区振兴发展的若干意见》正式出台,华屋村被列为瑞金市危旧土坯房集中改造示范点,华屋迎来发展的春天。昔日破旧的小村装点一新,依托丰富的红色文化资源,如今蝶变成颇有名气的红色“旅游村”,吸引了全国各地的游客。游客的到来也为村里带来了商机,于是在2016年3月,华小英开设了泡菜工坊专门做泡菜。2018年,华小英注册商标“华嬷嬷”。

值得一提的是,华嬷嬷泡菜也带动了乡村的发展,华嬷嬷泡菜采用“景区+电商+贫困户”的产业发展模式,使泡菜工坊与贫困户紧紧相连,所用的原材料都为本地所生产,据统计,目前,“华嬷嬷”泡菜坊中老年贫困妇女13人,每人月收入2200元;雇佣5名贫困人员在华屋种植40亩蔬菜,每人月收入2000元。此外,华小英还在瑞金华屋、山岐、泽潭等村向定点扶持贫困户采购新鲜果蔬。

在2016年,华屋整村实现脱贫摘帽。成为“红色文化教育村”“脱贫攻坚示范村”。实践队员伍彦铖也表示道:大学生要有自己的责任和担当,要有使命感,积极投身于社会实践之中,学以致用,为人民、为社会、为祖国做出自己应有的贡献,习近平总书记说过,青年要立志做大事。我们既要立志高远,更要脚踏实地,从小事做起,从点滴做起,这样才能无愧于我们伟大的祖国、伟大的时代!

一村多品齐头奋进,乡村振兴产业先行

8月13日上午“统筹乡村路,同追振兴梦”实践队来到仰山村。在仰山村,成员们看到了许多仰山村特色产品。仰山村大力发展脐橙、山羊和淮山等特色产业,让贫困户吃上了“产业饭”;组组通水泥路,户户有入户道,家家用自然水,垃圾日产日清,鸡鸭圈养、柴草上垛,人居环境全面改善,如今的仰山村发展势头强劲,基础设施改善了,村民们的生活质量也提高了,整个村的面貌焕然一新。

了解完了仰山村的基础情况,线下组成员进一步调查了仰山村的脱贫举措。仰山村积极进行产业扶贫,多种多样的特色农产品让仰山村形成了“一村多品”的产品格局,村级光伏电站给村集体增加了收入,并有3户享受5000元奖补基金,40户享受了光伏和油茶分红。与此同时仰山村还开展了健康扶贫,安居扶贫,就业扶贫,教育扶贫,保障扶贫,社会扶贫,金融扶贫,基础设施,“智志双扶”,解决村民医疗,居住,就业和教育等方面的问题。

为了更好地了解仰山村脱贫攻坚举措,线下成员对仰山村驻村第一书记陈华进行了采访。实践队员一走进办公室,映入眼帘的就是乡村振兴任务清单。驻村第一书记陈华向实践队员介绍到:“我们主要是从这几个方面实现乡村振兴的,加快乡村的产业发展,实施乡村建设行动,提升公共服务水平,加强精神文明建设,加强改进乡村治理。” 经过此次探访我们了解到仰山村的扶贫措施有产业扶贫。认识到了网络建设在扶贫中起到的作用,让我们对扶贫工作有了更加清晰的认识。

http://www.dxsbao.com/shijian/400678.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

相关内容

文学院绮梦实践队顺利召开2025年寒调第四次会议

为促进问卷发放工作的顺利进行,1月6日中午11:30,湖北师范大学文学院绮梦实践队于教育大楼1207教室召开第四次会议。本次会议由绮梦实践队队长王鑫源主持,实践队16名队员参与。此次会议主…… 王鑫源 湖北师范大学文学院查看全文 >>

文学院绮梦实践队顺利召开2025年寒调第三次会议

为进一步完善本次寒调调查问卷内容,优化问卷题目,12月30日下午19:00,湖北师范大学文学院绮梦实践队于科技大楼9509教室召开第三次会议。本次会议由绮梦实践队队长王鑫源主持,实践队16名成…… 王鑫源 湖北师范大学文学院查看全文 >>

文学院绮梦实践队顺利召开2025年寒调第二次会议

为完善本次寒调调查问卷内容,对问卷题目进行初步地讨论和修订,12月27日中午12:30,湖北师范大学文学院绮梦实践队于教育大楼1J12教室召开第二次会议。本次会议由绮梦实践队队长王鑫源主持…… 王鑫源 湖北师范大学文学院查看全文 >>

文学院绮梦实践队顺利召开2025年寒调第一次会议

为加强实践队队员对课题的理解,促进队员之间相互了解,推动后续寒调工作的顺利开展,12月22日晚19点,文学院绮梦实践队于教育大楼1j13教室顺利召开2025年寒调第一次会议。本次会议由负责人王…… 王鑫源 湖北师范大学文学院查看全文 >>

食安天下,健康万家 ——基于健康中国战略下食品安全理念融入健康教育的新

【摘要】健康中国战略稳步推进的时代背景下,将食品安全理念融入健康教育,成为提升全民健康素养、保障公众饮食安全的关键课题。本研究综合运用文献研究法、问卷调查法,以湖北师范大学…… 王鑫源 湖北师范大学文学院查看全文 >>

食安天下,责驻心间

食安天下,责驻心间2024年12月19日,湖北师范大学文学院2025年寒调绮梦实践队正式建立,课题为“健康中国背景下食品安全理念融入健康教育的新路径探究”,我有幸作为队长开展了此次调研活动…… 王鑫源 湖北师范大学文学院查看全文 >>

推荐内容

【班团建设】“借院校之花,结学习之果”——法学2303团支部数字法治专家讲

当数字化浪潮席卷全球,法律与技术的交融已成为时代命题。2024年12月13日,法学2303团支部全体成员齐聚马房山校区西院会议中心…

【班团建设】“网络闸门,数字蓝盾”——法学2303团支部数字法治案例访谈活

以法为盾,筑牢数字安全防线;以警为镜,护航法治时代新章。2025年2月11日,法学2303团支部访谈小队赴呼和浩特市新城区公安分局…

“水润家乡梦,‘材’子志愿行”——湖南城市学院材料与化学工程学院寒假

(通讯员黄鑫)1月10日至2月23日,湖南城市学院材料与化学工程学院“水润家乡梦,‘材’子志愿行”寒假返家乡志愿团队成员在各…

青春暖夕阳,大学生养老院社会实践故事

青春暖夕阳为弘扬中华民族尊老敬老的传统美德,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228实践团”7名学生志愿者于2025年2月1号-2025年2月6号…

红色基因,薪火相传——大连理工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赴辽宁省大连市

红色基因,薪火相传党的二十大及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是我们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重要指导思想。为了深入贯彻和落实这…

最新发布

改造家乡环境,我们在行动
这个夏天,湖北第二师范学院心与源志愿小分队在进行下乡实践。炎炎夏日也无法阻挡一批大学生的热情。当人们都想窝在家里避暑时,他们却开始忙碌起来。从策划案的提出,到数据分析、研究,任何一项工作要想做…
《安工大学子三下乡》入沂蒙山区,传红嫂精神
中国青年网8月19日电我们在这个和平时代幸福的生活。是老一代革命前辈用生命和鲜血换来的。听爷爷奶奶讲他们以前的艰苦岁月。野菜、玉米、红薯是他们的主食,玉米粥是他们的饮料,大白菜则是他们的佳肴。听起…
峥嵘岁月 初心不改 |统筹乡村路 同追振兴梦
科技让乡村振兴之路走得更为顺畅8月13日下午,“统筹乡村路,同追振兴梦”实践队来到了叶坪乡田坞村进行走访调研。田坞村作为国家级一村一品专业示范村,为之付出并取得了显著效果,打造出特色产业——乡村旅…
意义与感想
学校的实践任务布置下来,我就开始想着:自己能做什么。在全面疫情防控的情况下,我想到能去了解一些政府的防疫措施,和采访企业面对疫情所采取的对策。于是我进入了社区居民委员会做一个志愿者,这是一个连…
进入工作岗位
进入工作岗位,体验未来生活——江苏省天空传媒有限公司实习活动对于即将步入社会的大学生,参加企业实习无疑是最能快速融入社会的实践活动。大学生通过企业实习可以了解到职场生活的样子并对未来的工作做心…
疫情志愿困难及对策
此次活动中,我和同伴遇见过许多问题,最初,我们常常因为时间不确定而没有按时会合,常常是一个人完成许多任务后才有另外一个人到,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我们决定不以工作时间为会合时间,而是固定一个时间,…
疫情调查数据及感想
下面是我调查后所得的一些数据:第一次我填写补助表时,注意到大多数居民都是农民,这说明了我国对农民利益的保障,也侧面反映了我国农民基数的庞大。第二次我张贴宣传戴口罩的时候,统计大约50户人家,有大…
淮师大学子三下乡:新时代背景下红色革命精神的传承与弘扬
在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文化多元化的今天,随着中国综合实力与国际影响力的不断增强,红色文化的传承与传播是必要的且务必落实到位的。传播红色文化,既有着国际文化软实力角逐的考量,又有着推动中国特…
“小海螺”环境保护:自来水场之行
为了对水资源中与我们密切相关的自来水有一定的了解,“小海螺”暑期社会实践团队来到了连云港市水质检测中心进行参观学习及问卷调查,为之后的宣传提供更有效更科学的依据。活动伊始,带队老师和张副厂长在…
安财学子暑期社会实践:观“三瓜”发展,担时代重任
近年来,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以信息技术为基础的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已经渗透进生活的方方面面,“互联网+”已然成为一种发展趋势。作为一名在校大学生,我对于“互联网+”的了解却止步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