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青年网8月19日电
我们在这个和平时代幸福的生活。是老一代革命前辈用生命和鲜血换来的。听爷爷奶奶讲他们以前的艰苦岁月。野菜、玉米、红薯是他们的主食,玉米粥是他们的饮料,大白菜则是他们的佳肴。听起来确实艰苦,但他们的上一代却更让我们敬佩,那就是革命前辈老红军。顺着历史的大潮,我们寻找这红色的足迹。在沂蒙有这么一个革命老区。今天我们怀着敬佩的心情走进沂蒙山区,追寻红嫂的足迹,聆听那感人的故事。
“红嫂”,是对革命战争年代沂蒙妇女共同的光荣称谓。这个名字最早是来源于抗战时期发生在沂南县的一个真实故事:明德英“乳汁救伤员”,1960年作家刘知侠根据这个故事创作了短篇小说《红嫂》。“红嫂”以此也由此被传开。前人栽树,后人乘凉,我们不能忘记沂蒙红嫂当年的英雄壮举,没有他们的大义凌然,没有他们的帮助,我们的革命在沂蒙山区很难开展,男人干革命,妇女和老人在家支援革命。红嫂不是一个人,她是一个群体,伟大的群体。
她们除了有明德英、王换于、李桂芳、胡玉萍四个代表外,还有一大批红嫂典型。有智闯虎穴的刘玉梅、有卖女拥军的方兰亭等等。她们送子参军、送夫支前、缝军衣、做军鞋、送军粮、舍生忘死救伤员,不遗余力抚养革命后代。她们的那几句,“最后一口粮,做军粮。最后一块布,做军衣。最后一个儿子,送战场。”听着就让我们潸然泪下。
在听讲解时,好几次我都热泪盈眶。沂蒙老百姓的淳朴令人感动,战争年代,沂蒙女性的伟大奉献将普普通通百姓的大爱展现到了极致。
她们虽然平凡普通,却干了出一件伟大的事情,尽管她们大字不识一个,但她们心中有个信念,那就是为革命出一把力,让全中国老百姓过上好日子。就是有这么一群红嫂的支持,才让我们的战士们在战场上英勇的不屈不挠的和敌人厮杀。取得了最后的胜利,才有了我们的今天。
我们现在的和平安宁的生活,是革命前辈们用鲜血和汗水换来的。我们的国家也慢慢的强盛起来了。我们作为党的阳光下哺育的花朵,我们应该追寻红色足迹,传承红色精神。在当今的和平年代,舍身救人的事迹也是红色精神。我们大学生应该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好好学习,将来能够肩负起建设新中国的重任。让我们的祖国更繁荣富强,不辜负革命先烈们抛头颅洒热血换来今天。
http://www.dxsbao.com/shijian/400681.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