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沈战役是20世纪中期中国人民解放战争中具有决定意义的三大战役的第一个战役。1948年秋,东北解放战争经过三年艰苦奋战,进入战略决战阶段。9月12日至11月2日,在华北人民解放军配合下,东北人民解放军在辽宁省西部和沈阳、长春地区与国民党军进行规模空前的辽沈决战。辽沈战役历时52天,歼灭国民党军47万余人,解放东北全境。辽沈战役的胜利,使中国革命形势发展到一个新的转折点,从而加速了中国革命战争胜利的进程。
辽沈战役纪念馆位于辽宁省锦州市凌河区,成立于1959年1月,其前身是辽宁省地志博物馆筹备处锦州办事处、锦州历史文物陈列馆,设在锦州老城区古塔脚下的大广济寺古建筑内,即锦州市博物馆院内。1963年10月,基本陈列完成并开放。1978年得到恢复,修改陈列后重新开放。同年10月叶剑英元帅题写了馆名,各项工作渐入正轨。1985年4月中央批复修建新馆。新馆选址位于市中心辽沈战役革命烈士纪念塔北侧,于1988年10月31日落成开放。2001年辽宁省委省政府决定对辽沈战役纪念馆进行全面的改造工作,2004年11月2日竣工并重新对外开放。
辽沈战役纪念馆基本陈列的主题是 “ 决战决胜 ” 。辽沈战役纪念馆整体设计思路是突出主题,把握重点,强化亮点,即体现军事题材特点,又具有现代化特质。设计的基调和风格是庄重、精练、舒展、大气。设计的原则是坚持内容编排、形式设计、展示手段上的创新和有机结合,注重博物馆展陈语言的运用和总体环境艺术氛围的营造。辽沈战役纪念馆主体建筑面积 8600 平方米,建筑结构共分三层,基本陈列设有序厅和战史馆、支前馆、英烈馆、全景画馆4 个专题馆。
根据建筑结构的特点和每个馆的特性,一层为序厅和战史馆,下一层为支前馆,下二层为英烈馆,最后沿着螺旋式坡道盘旋而上为全景画馆。整个展览面积为4912.92平方米,展线长度768.92米,展品1460余件。
1948年秋,东北解放战争经过三年艰苦奋战,进入战略决战阶段。 9月12日至11月2日在华北人民解放军配合下,东北人民解放军在辽宁省西部和沈阳、长春地区与国民党军进行规模空前的辽沈决战。辽沈战役历时52天,歼灭国民党军47万余人,解放东北全境。辽沈战役的胜利,使中国革命形势发展到一个新的转折点,从而加速了中国革命战争胜利的进程。序厅为我们介绍了辽沈战役的基本背景和情况。
1945年8月至1948年8月的三年,是东北解放战争重要时期。东北解放战争经历战略撤退、战略防御和战略进攻三个阶段;东北根据地建设与之相关连,经历初创、基本建成和巩固发展三个时期;东北人民解放军由初期的10余万人,不断壮大,发展到100余万人。东北解放区的经济力量和军事力量都已超过国民党军,为举行辽沈战役创造了有利条件。1948年9月12日至11月2日的52天,是东北解放战争取得战略决战胜利的决定时期。东北人民解放军根据中共中央军委关于辽沈战役的作战方针,率先在东北战场发起辽沈战役,揭开全国解放战争战略决战三大战役的序幕。经过攻克锦州,和平解放长春;举行辽西会战,围歼国民党军西进兵团;攻占沈阳、营口,解放东北全境三个阶段,歼灭国民党军47万余人,取得辽沈战役的伟大胜利。
“战争的伟力之最深厚的根源,存在于民众之中。”辽沈战役和东北解放战争的胜利,是人民战争的胜利,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东北各级党政机构,积极组织广大人民群众,全力支援解放战争。东北广大人民在“一切为了前线”的伟大号召下,努力发展生产,踊跃参军参战,奋勇支援前线。东北解放战争中,东北地区共参军160万人,出动民工313万人,担架20多万副,交纳粮食450万吨。百万青年参军上战场,男女老少送公粮、缝军衣、做军鞋、照顾伤病员。百万民工冒着枪林弹雨,架桥铺路、运送物资。军队打到哪里就支援到哪里。在广阔的东北战场上,呈现了军民团结战斗的壮丽图景,显示了人民战争的巨大威力。
《攻克锦州》全景画馆于1989年10月建成开放,是中国第一座全景画馆。《攻克锦州》全景画,由九位画家,历时三年创作完成。全景画馆为圆柱形密闭堡垒式建筑,高28米,直径42.24米,画布高16.10米,周长122.24米,重量达4吨,地面塑形1000平方米。采用绘画、塑形、灯光、音响等多种艺术形式创造出如临其境的艺术时空,生动再现了辽沈战役的关键性战役-攻克锦州的宏大战争场景。
辽沈战役是20世纪中期中国人民解放战争中具有决定意义的三大战役的第一个战役。辽沈战役在解放战争史上有着重要意义,通过“云参观”的方式,辽沈战役分小组重温了那一段光辉岁月,而今,亦是祖国需我青年之时,吾辈亦应如馆长所言高举旗帜,不负使命,承前启后,开拓创新,以“忠诚、热诚、真诚,敬业、专业、乐业”的修身履职理念,成为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时代先锋。
文字:苑珈瑞 范哲
编辑:苑珈瑞
http://www.dxsbao.com/shijian/400819.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