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社会实践 >

革命亲历者口述史之于华杰篇:与韩桂秋的革命情谊

来源:宁波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作者:“声声不息”口述访谈团队

于华杰,1928年出生,江苏宿迁市泗阳县人,1946年入党。1943年进入抗日干部学校,44年参加革命。解放后跟随部队北撤至山东泰安,曾担任当地的会计部部长。1949年作为南下干部跟随部队来到象山,在象山担任过县委委员、副县长、正县长、县委副书记等职务。

回忆往昔,在于老印象中比艰苦革命、辛勤工作更为深刻的是他与革命烈士韩桂秋的深厚情谊——

“我和老韩同志相处多少年呢,我是新四军北上干部,北上到山东,那时候刚到泰安的时候,我就认识了韩桂秋同志。当时我去的时候了,他是在区里负责财粮工作这方面的,工作很负责很认真的。他年纪比我大4岁,工作负责,对人诚恳。我们的工作因为都同粮食有关,我们就这么接触了。但是那时候只是认识他这个人,更详细的了解呢,还是南下以后了。

1949年,老韩同志同我一起南下,并在我的那个南下干部队班里,是我班里的成员。韩桂秋同志在我的班里,晚上一起睡觉,白天一起吃饭,所以这个关系比较密切。到南方以后,他是县政府秘书,管财务,管事务,管生活问题,还要整理材料。他这个人呢,叫是秘书,实际上干事务性的东西比较多。他比我大4岁,叫要叫他阿哥,不过我们的关系比较密切了,开玩笑也要开的。他这个人做事情,对人很诚恳,办事很认真,你什么事情托给他,你就放心好了,所以我们对他的印象一直都是很好的,关系也是很好的。南下以后,他当过南庄区的区委书记,当过县委秘书,当过宣传部长,县委委员。这个人啊,因为当过南庄区区委书记,所以抗台的时候,他是负责南庄区的。那时候我们不懂啊,12级台风到底多少大,我们不晓得什么叫12级。要是有现在这样的知识,老韩不会死了。抗台要讲科学,抗洪你逃就是了,组织干部转移,组织人民转移,就不会出事了。所以想起来这个事情还是很痛心的。那能怎么办呢?事情摊到头上了,过去了,再改也改不了。现在只能好好地怀念他。这个事说不难过是假的,是难过的,但是难过也没有用,要面对现实。事情过去那么多年,我们也很不愿意出现这种情况。

他这个人呢,真的是头脑里都是老百姓的利益了,他记得很牢。一直到最后,同他一起抗台的人,后来的财经科科长沈海潮,回来讲,抗台的时候,他爬到龙王庙的那个梁头上。因为水上来了,海水倒灌了,人会淹死在底下,所以爬到这个大殿的梁头上面。最后海水来的时候把这个龙王庙的盖子都掀掉了,连庙带人都冲走了,是这样牺牲的。我听沈海潮讲:“我同他一道游,游的时候,他说:‘老沈,我人吃不消了,力气用完了。’”力气用完了,就沉到海里去了。游了很长的路了,最后力气实在是没了,没了就放手了,放手了人就没了。所以我们很可惜,他真是好人啊,好党员,好干部。现在既成事实,无法改变,我们就在内心真诚地怀念。老韩这个人啊,待人诚恳,办事认真,他的子女,有这样的父亲就应该感到骄傲。上代人是做的好样子,我们既要感到自豪、光荣,也要学习他的精神,所以不要忘记他。一个人,做点好事并不难,难的是一辈子做好事,不做坏事。人做好事的时候,对人民有利,对党、对国家有利,我们自己感到自豪。我们想起先人,就记住他的好处,记住他对人民贡献,我们自己做人呢,要向先人的精神学习、看齐。我们现在年纪大了,说起这个事情。心里还难过。我们革命战争时候的感情,是不一样的。一个人啊,为人正直、勇敢、坚强,是美德,是良好的作风,我们要记得向他学习。”

这应当也是于老发出“一个人做点好事不难,难的是一辈子做好事”的感叹的原因。我们应当延续前辈们的这份爱心与坚守,持续地为社会发光发热。

http://www.dxsbao.com/shijian/400835.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

相关内容

巢院学子三下乡:乡村振兴走基层,青春聚力正当时

中国青年网通讯员王佳俊摄中国青年网巢湖7月5日电(通讯员孙燕)6月29日,巢湖学院“乡意浓农服务团”社会实践小队前往滁州市凤阳县宫塘镇开展社会实践活动。在活动开展期间,团队成员在街…… 乡意浓农服务团 巢湖学院生物与环境工程学院查看全文 >>

助力乡村振兴,共建美好生活

中国青巢院年网巢湖7月4日电(通讯员孙燕)为积极响应国家政策,助力乡村振兴,提高农民生活水平,巢湖学院生物与环境学工程院组建赴滁州市凤阳县乡村振兴实践团。自2023年6月29日起,团队…… 乡意浓农服务团 巢湖学院生物与环境工程学院查看全文 >>

根植沃土,情系三农

中国青年网巢湖7月1日电(通讯员王佳俊)“节俭是道德的统一“奢侈是最大的罪恶”,严格勤俭节约是中华民族的优良品质,也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7月1日,巢湖学院“乡意浓浓志愿服务小队”…… 乡意浓农服务团 巢湖学院生物与环境工程学院查看全文 >>

爱心助农,奏响美丽乡村赞歌

中国青年网凤阳7月7日电(通讯员陈悦)为助力乡村振兴,带动农村经济发展,同时深入农村生活,体味劳作的辛苦和果实的来之不易,提高农民生活水平。7月3日,巢湖学院赴滁州市凤阳县助农乡…… 乡意浓农服务团 巢湖学院生物与环境工程学院查看全文 >>

知农爱农,助农兴农

中国青年网7月7日电(通讯员周宇)以“农”为基,助“农”前行。为增强大学生对农业农村工作的深入认识了解,6月29日巢湖学院生物与环境工程学院助农乡村振兴团来到凤阳县官塘小镇了解农产…… 乡意浓农服务团 巢湖学院生物与环境工程学院查看全文 >>

安徽学子三下乡:城乡发展共进步,乡村振兴在心中

中国青年网凤阳7月7日电(通讯员袁皖君)土壤是地球上最重要的自然资源之一,它承载着植物生长和生态系统的健康。然而,由于人类活动和工业化进程的影响,土壤污染已成为全球环境问题之一…… 乡意浓农服务团 巢湖学院生物与环境工程学院查看全文 >>

助力乡村振兴,擘画美丽乡村

中国青年网巢湖7月7日电(通讯员孙燕)为了进一步助力乡村振兴,引导学生在社会课堂中受教育,做实事。2023年6月29日至7月5日巢湖学院“乡意浓农服务团”助农实践小队前往滁州市凤阳县进行为…… 乡意浓农服务团 巢湖学院生物与环境工程学院查看全文 >>

巢湖学院三下乡实践纪实:助“农”源于心,兴“农”源于行

中国青年网滁州7月7日电(通讯员袁皖君)农业是国家的根基,是人类生存的保障。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党的十九大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乡意浓农服务团 巢湖学院生物与环境工程学院查看全文 >>

推荐内容

新乡工程学院外国语学院“井冈烽火映天红,革命豪情壮志雄”主题话剧汇演

为传承红色基因、弘扬井冈山精神,外国语学院3月下旬成功举办“井冈烽火映天红,革命豪情壮志雄”主题话剧汇演。活动分初赛…

新乡工程学院外国语学院英语专业教研室召开教学大纲修订研讨会

为进一步提高专业办学质量,规范教育教学活动,4月1日下午,英语专业教研室召开教学大纲修订研讨会。此次会议采用线上与线下…

新乡工程学院语韵飞扬,筑梦新程——外国语学院开展招生宣传活动

近日,在新乡工程学院校党委副书记张永福的带领下,我院领导班子一行先后赴新乡工程学院附属学校、延津县城北学校、新乡县龙…

湖南师范大学商学院开展“绿色循环,‘换’享派对”志愿活动

(通讯员陈泳君)3月29日至3月30日商学院团委青年志愿者工作部在长沙汇金天虹购物中心开展为期两天的“绿色循环,‘换’享派对…

多彩社团|闽南科技学院漫手作协会与闽南科技学院生命科学与化学学院青协

2025年3月9日下午,闽南科技学院漫手作协会携手闽南科技学院生命科学与化学学院青协于闽南科技学院康美校区旧社区举办公益手工…

最新发布

“走进辉煌一百年”社会实践调查吉林长春中国第一汽车制造厂感想
吉林长春中国第一汽车制造厂于1953年7月15日奠基。在那样一个百废待兴的时代,新中国的汽车工业却逐渐起步,并不断发展壮大,并与1991年2月6日成立一汽大众汽车有限公司。汽车工业的发展就是中国发展的一个缩影…
“走进辉煌一百年”社会实践:第四篇章《梦想》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自动化学院“走进辉煌一百年”社会实践在7月10日正式启动,这其中第四篇章“梦想”主题的社会实践已经圆满完成。本篇章带领大家走进河南三门峡大坝水利工程,吉林长春中国第一汽车制造厂,新…
为爱上色|离家辛勤育人梦,天下繁花桃李红
2021年7月14日,为培养全面发展的学生群体,让贫困地区孩子感受不一样的教育体系和课堂风格,我跟随“春蕾之翼”菏泽实践调研团的一群志愿者们离开了学校,奔赴菏泽市牡丹区沙土镇穆庄小学参加暑期社会实践活…
发挥区域优势,展现产品特色
发挥区域优势,展现产品特色——水利学院“为家乡代言,引领新风尚”暑期社会实践队在中国历史上,黄河及沿岸流域给人类文明带来了巨大的影响,中国人俗语称其为“母亲河”。在这片肥沃的土地上,勤劳朴实的…
生无媚骨,死留芳名
——水利学院党史学习教育暑期社会实践队2021年7月12日上午8点,华北水利水电大学水利学院“回首百年奋斗路,齐心共赴新征程”暑假社会实践队全体动员来到了河南省郑州市烈士陵园。为进一步使群众切实感受中国…
“走进辉煌百年”实境党课第四篇章梦想之北京城市的变迁和发展——新中国腾飞
北京,这座世界著名古都和现代化国际城市,是中国的政治中心、文化中心、国际交往中心和科技创新中心。新中国成立以来,首都北京在经济发展、城市功能、生态文明建设、人民生活条件和国际影响力等方面都发生…
“裕裕葱葱” ——章丘大葱的种植、饮食文化及对当地经济影响的社会调研
“裕裕葱葱”——章丘大葱的种植、饮食文化及对当地经济影响的社会调研中国石油大学(华东)李蕴达摘要提起山东,提起山东人,首先给人的一个印象就是,热情、豪爽、好客。山东人的饮食,也如其性格一样奔放…
星火寺放社会实践中期总结
社会实践中期小结导语:七月流火,八月未央,不再沉迷于虚拟的电子屏幕,山西省寺头乡初级中学即将步入初三的孩子们已经迎来了一堂堂生动有趣的特色课程······顺应全国疫情防控要求,北京科技大学社会实践…
重庆学子三下乡:挥洒汗水 展现青春力量
为引导广大青年学生深入基层,投身乡村振兴战略实施,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更深入理解劳动创造世界,劳动创造价值的真正含义,7月19日、7月20日,重庆工商职业学院选派出的市级重点乡村振兴实践团——会计与金…
联手弦墨,助力公益
2021年8月9日,对于北京科技大学星火寺放乡村振兴教育实践团来讲,是一个极不平凡的日子。应国家及学校防疫政策要求,由北京科技大学德语系学生孔彦纬等12名北科大大一学生组成的2021年暑期社会实践团,开启了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