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社会实践 >

老有所依,情系滕头丨宁大学子赴滕头村访谈村委会委员

来源:宁波大学人文与传媒学院 作者:陈欣宇 赵翔宇

2021年7月15日,人文力量|“老有所依,情系滕头”——人文学院赴滕头村调查小分队在当地村委负责人王主任的介绍下,对滕头村村委会委员傅先生进行了深度采访,在与其交谈过程中,深入了解其工作内容、滕头村的社会养老服务以及社会保障制度。

小队成员抵达的时候,恰巧傅德明先生在村里巡游视察,得知小队抵达的消息,傅先生很快就回到了滕头区域党群服务中心接受我们的采访,采访过程中,傅先生向我们介绍了区域党群服务中心的主要负责项目,以及中心工作人员对于村里老人的特殊服务关照,如水费缴纳、疫苗接种联系等。采访中傅先生提到,工作中也经常遇到种种困难,如有的老人年纪大了,神志不太清楚,不太方便进行管理联系;有些老人因为疾病痛苦,所以方方面面管理都需要工作人员跟上。滕头村目前的养老管理体系也已经逐步走向成熟,不管是养老服务、生活环境,都得到了许多人的认可,很多老人都是慕名而来到我们村的颐养院居住。说到这里,傅先生自豪的告诉我们:“有一位88岁的老太太,早年是一位军医,说她换了十三家养老机构,还是这里最舒服。”对于他们来说,老人的肯定,犹如奖章一般闪耀。

此外,傅先生还告诉我们,滕头村的社会保障制度也不断趋于完善,村里每月会给老人1500元的福利补贴,国家退休金每人每月有2300~2500元,那就相当于滕头村老人每月有四千左右的收入能够使用,这就让老人的日程生活得到了保障。四五年前,滕头村还成立了一个老年基金会,村民自己捐款了一千三百万,用于老年人的活动开支,比如出去参观学习等,还用于大病医疗保险,除了国家报销住院费用以外,其他的不能报销的,村里会按比例集中报销。目的就是要给老人一个保障,不能因病致贫。

提及滕头村未来的规划与发展方向,傅先生告诉我们,目前滕头村已经在安排二代住房居民的搬迁,预计在八月底二代房屋就会全部搬空,原二代房居民也会搬到村内环境优美的四代住房中。此外,为更好解决村里老龄化问题、进一步完善养老制度,村委还在收集各方面的意见,把养老产业做大、做强,做出好名声来。

这次采访对于我们来说,是对滕头村的又一次了解,而对于傅先生以及许多村子里的人来说,则是对滕头村一路走来历程的回顾、未来的展望,他们见证了滕头一步步走向兴盛,也展望着滕头更美好的未来。而我们希望,这美好的未来,可以通过我们的调研,向更多人呈现。

http://www.dxsbao.com/shijian/401243.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

相关内容

计科卓越展新篇,学途照亮启征程

一、引言故事始于2024年,那时的我还在红星中学埋头苦读。一群来自安徽工业大学的学长学姐回到母校进行宣讲,他们的分享让我深受触动。虽然当时我并未下定决心报考安工大,但我从心底认为…… 孙富贵 安徽工业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查看全文 >>

心怀母校,爱在工大:大学生回母校宣传

为了加强安徽工业大学大学生与高中母校的联系,加深安徽工业大学大学生的母校情感,增强学生的爱校之情,2025年1月14日,三名从砀山中学毕业的学子回访了高中,在高一11班开展了‘心怀母校…… 孙富贵 安徽工业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查看全文 >>

安徽学子三下乡:缅怀与启示,南京大屠杀纪念馆社会实践之旅

南京,2024年7月4日——在历史的长河中,有些记忆不容忘却。为了深化对南京大屠杀历史的理解,提升青年一代的历史责任感和爱国情怀,安徽工业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实践团于今日走进侵…… 孙富贵 安徽工业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查看全文 >>

安徽学子三下乡:红色千里行

2024年7月4日,安徽工业大学的“红色千里行”实践团前往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开展了一次深入的社会调研活动。此次调研的目的是为了更好地了解公众对南京大屠杀历史的认知程…… 孙富贵 安徽工业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查看全文 >>

安徽学子三下乡:触历史之殇,探访南京大屠杀遇难者纪念馆

以缅怀之心,铭记历史之痛,2024年7月4日,安徽工业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赴南京大屠杀纪念馆暑期实践队共同参观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团队成员访问前来参观的游客,了…… 孙富贵 王家鑫 姜 安徽工业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查看全文 >>

安徽学子三下乡:历史的回响,南京大屠杀纪念馆实践之旅的感悟与收获

安徽学子三下乡:历史的回响,南京大屠杀纪念馆实践之旅的感悟与收获2024年07月04日,由安徽工业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组成的暑期实践队前往南京大屠杀纪念馆进行实地考察学习。在那里,…… 孙富贵 胡天姣 柴 安徽工业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查看全文 >>

推荐内容

计科卓越展新篇,学途照亮启征程

一、引言故事始于2024年,那时的我还在红星中学埋头苦读。一群来自安徽工业大学的学长学姐回到母校进行宣讲,他们的分享让我…

心怀母校,爱在工大:大学生回母校宣传

为了加强安徽工业大学大学生与高中母校的联系,加深安徽工业大学大学生的母校情感,增强学生的爱校之情,2025年1月14日,三名…

广西师范大学教育之光寻访团聚焦南阳五中丁军丽老师:以爱为笔,书写历史

2月16日,广西师范大学教育之光寻访团成员冯彦博深入南阳五中(三全校区),对深受赞誉的历史教师丁军丽展开深度访谈,旨在弘…

一粒火种,点亮振兴之路——“大包干”精神 赋能凤阳县小岗村乡村振兴

1978年的一个冬夜,安徽凤阳县小岗村的18户农民在一纸“生死契约”上按下红手印,拉开了中国农村改革“大包干”的序幕。四十余…

参观朱光纪念馆,铭记历史砥砺前行

2025年2月5日,“文化之根,精神之魂”社会实践队一队员怀着对革命先辈的崇敬之情,走进了承载着深厚历史意义的朱光纪念馆,进…

最新发布

中量大遇见晴天暑期社会实践:歌唱爱国之歌,赞扬祖国之美
火熊熊薪传百代,光灿灿彪炳千秋。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以史为鉴,展望未来。在党成立的100周年,中国计量大学“遇见晴天”支教小分队秉持着优秀的红色精神前往“华侨之乡”——浙江省丽水市青田县进行红色主…
中量大遇见晴天队暑期实践:品书悟道,参透抗日精神
火熊熊薪传百代,光灿灿彪炳千秋。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以史为鉴,展望未来。在党成立的100周年,中国计量大学“遇见晴天”支教小分队秉持着优秀的红色精神前往“华侨之乡”——浙江省丽水市青田县进行红色主…
石大学子:传承“油”我实践队前往河北云南等地探寻传统剪纸艺术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8月16日电(通讯员李葛展鹏)为传承传统文化、探寻民族记忆,中国石油大学(华东)石油工程学院传承“油”我实践队五名队员于8月9日至8月12日以“在新时代下调研探索剪纸艺术传承发展现状…
采访党员干部,调研发展新机
调研团每到一处,都和当地党员干部做好协商对接,在他们的带领下制定行程计划,走访当地村落,调研当地红色资源现状,了解当地红色故事,并听他们介绍红色旅游产业发展路径和红色文化宣传规划。团队采访了两…
退暮并非褪色,倾听亦是青听
丽水学院学生为致敬前辈优秀共产党员、传承优秀党员精神,特组织“青听兵语”团队,于七月中旬在丽水各县市探访党员老兵。2021年是中国共产党建党一百周年,一百载风雨洗礼、一百载峥嵘岁月,一路走来,无数…
走访红色资源故地,寻觅文化发展新机
为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把红色资源利用好,把红色传统发扬好,把红色基因传承好”的指示精神和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的“健全现代文化产业体系,推动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发展红色旅游”的号召,佛山科学…
河小青再行动第八天-总结收官
指导老师:夏妮,化工学院通讯员:刘烨8月20日,是化工学院赴雨湖区暑期实践团实践活动开展的第8天。早上,队长葛云舒发布了今天的任务。从今天开始,暑期实践团的项目进入收尾阶段。接下来三天团队成员会共…
用心支教,收获爱与成长
一直认为支教是一个非常神圣的事情,而本人也非常有幸在寒暑假两次加入了一支支教团队——“湖北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手拉手实践队”。两次的支教经历让我再一次明白“教师”这一职业的伟大及其职责所在,也…
老有所依,情系滕头丨宁大学子赴滕头调查学习
2021年7月,宁波大学“人文·力量|老有所依,情系滕头——人文与传媒学院赴滕头村调查小分队”在“浙江第一富村”滕头村结束为期11天的社会调研,深入学习了滕头村的绿色生态产业以及康养结合的养老模式。小分…
安工大学子三下乡:走访村民,助力乡村振兴
2021-08-20中国青年网安徽8月19日电(通讯员范常春)为了助力国家精准扶贫,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高青年大学生的责任意识和服务意识,我们前往范庙村展开社会调研。队员与当地大学生交流中国青年网通讯员范常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