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深入学习了解红旗渠的修建过程,以及红旗渠精神对林州企业家的推动作用,2021年8月19日,河南财经政法大学公共管理学院赴林州市调研实践团拜访林州市全成机铸创立人宋全成,和宋全成同志一起感悟领会红旗渠精神内涵的激励作用。
实践队员了解到:1962年,这年宋全成同志18岁,参加红旗渠工程建设。“如果没有临县人民艰苦奋斗的精神,则不会有红旗渠。”近六十年前的事,分明就在昨天。他在红旗渠工地最大的感受是“能吃饱肚子”。很难想象,天天喝玉米糁,吃萝卜干、偶尔吃个白面馍、好几个月不洗澡不换衣服、六点起床工作到天黑、倒头就睡,这样的环境是怎样让几万人不辞辛劳前去开山破壁的。当宋全成仰望天空,发现只有漠漠太行横贯前后,只有黄土崖壁裸露视野,而低头又想起来那白白流去的漳河水,那多少个村庄正在经历酷旱的威胁,那靠天天不雨、靠地地不收的荒凉景象。他便暗自下决心“山高高不过决心,只要能把漳河水引过来,他就是刀山我也要上去”。就这样,年轻的宋全成捻钻、点炮、凿隧洞、碾炸药、造水泥……两年的吃苦奋战让他看到了红旗渠修成的那一天。
奋斗年代离我们如此之近,奋斗精神让国家如此富强。曾是上个世纪的青年回忆峥嵘岁月,尤想对这个世纪青年说:“虽然现在我们富了,但是那些节俭奋斗的传家宝不能丢,遇到什么都不能丢失精神。”
http://www.dxsbao.com/shijian/401322.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
(通讯员:王瞳瑶)抬首回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历史长河,非物质文化遗产宛如昭昭明星,而方言相伴其旁,散发着不可磨灭的光晕。方言稳固文化脉络,非遗延续传承之路。为深入探究方言与……
王瞳瑶 曲阜师范大学管理学院查看全文 >>
1月13日至1月18日,曲阜师范大学管理学院韵语织乡实践团踏上山西、河北、山东多地多地之旅,深入探寻方言与非遗的交融脉络。成员深入乡村,记录下老艺人口中的方言歌谣,参与用方言传承的……
王瞳瑶 曲阜师范大学管理学院查看全文 >>
雅韵焕彩,成果昭显实践团成员在山东省的一所中学开展了实地调研活动。通过与学生的互动,实践团成员发现,尽管学生们对方言有一定的了解,但由于缺乏使用环境和学习资源,他们对方言的……
王瞳瑶 曲阜师范大学管理学院查看全文 >>
乡音溯源,深度探寻在社会实践开始之前,实践团成员一起商讨了前期准备工作。实践团成员通过在网上查阅资料,实地走访调研等方式,在各自家乡选定了具有代表性且方言资源丰富、非遗文化……
王瞳瑶 曲阜师范大学管理学院查看全文 >>
(通讯员:王瞳瑶)中华民族拥有着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文化脉络,非物质文化遗产无疑是其中最为灵动且珍贵的部分,它彰显着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与文化基因。方言,作为地域文化传承的关……
王瞳瑶 曲阜师范大学管理学院查看全文 >>
在实践过程中,成员还聆听了多位民间故事传承人的方言讲述。这些故事不仅内容丰富、情节生动,更蕴含着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地方特色。通过这些方言故事,成员深刻体会到方言在民间文化传承……
王瞳瑶 曲阜师范大学管理学院查看全文 >>
(通讯员:王瞳瑶)1月11日至1月20日,曲阜师范大学管理学院韵语织乡实践团的成员踏上了一段特殊的旅程。他们奔赴山西、河北、山东多地,深入探寻非遗与方言的紧密联系。在这段时间里,成……
王瞳瑶 曲阜师范大学管理学院查看全文 >>
在传承方言和非遗文化的过程中,我们看到了民众对方言的热爱与尊重在逐渐被激发。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方言,学习方言,参与到非遗文化的传承中来,这更加坚定了我们传承方言和非遗文化……
王瞳瑶 曲阜师范大学管理学院查看全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