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社会实践 >

走访美好家庭,探寻社区文明建设

来源:佛山科学技术学院人文与教育学院 作者:薪火之队

7月26日下午,我们有幸采访到的美好家庭是一个教师家庭,接受采访的是妈妈和哥哥。妈妈是英语老师,乐观豁达、温柔体贴;哥哥今年11岁,积极阳光、聪颖健谈,喜欢数学、编程等。

家庭是社会的细胞,是缩小的社会。而美好家庭的建设是社区文明建设的引领部分。美好家庭不仅仅连接家庭成员的幸福和睦,而且一头影响着孩子的教育和成长,另一头引领着社区乃至社会的文明建设。今天让我们走进这个美好家庭兼书香家庭看看吧。

孩子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家庭的幸福。教育是国家之本,像大多数家庭一样,李妈妈谈到了更多对哥哥的教育,不同的是教育的方式。我想总结下来就是陪伴、理解和交流

陪伴是表达爱和教育的最好方式吧,在访谈中,李妈妈讲到,孩子很喜欢读书,在以前李妈妈会给哥哥和妹妹讲睡前故事,后来哥哥长大了妈妈会陪着他们读书,营造一种书香氛围。在平时的相处中,李妈妈会陪孩子一起去看电影、看动画片;每天去散步,和孩子交流心声;并且每天会以鼓励的形式拥抱,每天早晚都会拥抱。 考虑到相聚的时间本来就短,一家人相处的时候一般会去贤鲁岛、里水等去游玩。

沟通,是父母与子女心灵交流的桥梁;关爱,是父母与子女共享温情的殿堂;包容,是父母与子女和谐共进的引路牌。“你觉着妈妈有说的不对的地方可以纠正一下。”李妈妈说“ 你会经常看到我会拍他的肩,都是比较重要的,像今天他也哭闹一下,那没关系,我就抱着他,给我说出来就舒服一点,有时候呢就是可能这个天气、环境都会有影响人的心情,都会有喜怒哀乐的,所以就出现的时候去引导他就可以了,”

爱国教育是我们一生的必修课。在平时,李妈妈不会只注重孩子的学业成绩,他们会带着孩子去红色基地,比如南三花红色基地;会给孩子分享国家时事,说到我们的国家电网,妈妈和哥哥都很激动,“我们国家哪个公司是那个技术专利是最牛?华为排第二,第一是国家电网,我们国家掌握的这个核心技术就是那个高压电输送,这个全球有99%的国家都做不到,包括欧洲美国日本他们都做不到这个高压电,你看我们国家是整个全国960万平方公里,我们国家真的是很伟大,当然就是如果我们要帮助非洲、帮助其他国家,那其实就是也是派我们核心人员过去帮他去建设,”

当问到作为美好家庭,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请问您平时是怎么教育引导孩子的呢?使得他们成为爱国爱党、懂得感恩、知道奉献、爱学习的孩子的呢。妈妈说,首先要释怀自己,之前更看重孩子的成绩,而现在更多的是根据情况分析,支持孩子的爱好,哥哥喜欢读那些高科技类和自然科学类的书,喜欢在家里做实验,像物理组装、摩擦玻璃棒中电子的转移、风扇、灯泡等,李妈妈都会倾力支持,引导孩子走自己喜欢的路才能激发孩子的无限潜能。当哥哥与同学产生矛盾和误会的时候,李妈妈是怎么做的呢?一是把事情的来龙去脉梳理清楚;二是告诉哥哥打别人本身是不对的,要给别的同学道歉,并且还要做朋友;三是百分百选择相信哥哥。李妈妈认为在孩子的教育中诚信的品质非常重要。在家里,他们有家风家训,不仅有孩子的十条规定,还有父母的十条规定,相互提醒、相互理解,这就是一个幸福的家庭吧。

家庭和睦,品为先;教育和谐,德至上。作为美好家庭,作为社区文明建设的引领先锋,李妈妈积极参加社区的活动,并参与策划组织。建党百年,他们一家人会通过录制短视频、剪纸、插画等表达对祖国的祝福;并且李妈妈组织策划了大约20个家庭去南三花红色基地。由于李妈妈在大学期间辅修了教育心理学,所以在社区在小区里她都会扮演着亲子关系疏导的角色,并且一直积极担任学校的家委,为孩子们的教育成长尽一份力。在邻里关系中,他们经常会串门聊天,交换书籍来读书。

美好家庭在社区文明建设中起着推动作用,像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那么一个家庭带动另一个家庭,社区文明建设才有更大的进展,社区居民的幸福感才能得到提高。

http://www.dxsbao.com/shijian/401420.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

相关内容

一粒火种,点亮振兴之路——“大包干”精神 赋能凤阳县小岗村乡村振兴

1978年的一个冬夜,安徽凤阳县小岗村的18户农民在一纸“生死契约”上按下红手印,拉开了中国农村改革“大包干”的序幕。四十余年后,在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新时代背景下,小岗村再次成为观…… 刘凯 安徽中医药大学中西医结合学院查看全文 >>

书写科创之梦,让青春更闪耀——刘凯

引言新时代的青年不忘初心,奋斗力行,用汗水浇灌理想,用智慧开启新路,用自身行动诠释了“创新无止境”。创新型人才是科技创新活动中最活跃、最积极的因素,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重要资…… 安徽中医药大学 安徽中医药大学中西医结合学院查看全文 >>

“医路潜行”青年志愿先锋团:医产融合为乡村振兴开辟新路径

在新时代背景下,中医药与康养、教育的深度融合,不仅为产业发展注入了新动力,更为乡村振兴开辟了新路径。安徽中医药大学“医路潜行”青年志愿先锋团深入安徽省宿州市灵璧县程庙村调研…… 刘凯 安徽中医药大学中西医结合学院查看全文 >>

安徽中医药大学新安医学调研实践团:从新安百草园到智慧中药房

2024年7月10日至7月12日,安徽中医药大学中西医结合学院“立德创新卓越班”联合上海中医药大学“屠呦呦班”共计40余人赴安徽省黄山市歙县开展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调研。黄山歙县是新安医…… 刘凯 安徽中医药大学中西医结合学院查看全文 >>

安徽中医药大学三下乡--歙县义诊暖人心

义诊温暖人心,医药点亮乡村2024年7月11日早晨,安徽中医药大学新安医学调研实践团来到了歙县经开区社区委员会进行义诊活动。来自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曙光医院安徽医院的六位专家一同上阵,…… 刘凯 方文发 杨雯 安徽中医药大学中西医结合学院查看全文 >>

推荐内容

广西师范大学教育之光寻访团聚焦南阳五中丁军丽老师:以爱为笔,书写历史

2月16日,广西师范大学教育之光寻访团成员冯彦博深入南阳五中(三全校区),对深受赞誉的历史教师丁军丽展开深度访谈,旨在弘…

一粒火种,点亮振兴之路——“大包干”精神 赋能凤阳县小岗村乡村振兴

1978年的一个冬夜,安徽凤阳县小岗村的18户农民在一纸“生死契约”上按下红手印,拉开了中国农村改革“大包干”的序幕。四十余…

参观朱光纪念馆,铭记历史砥砺前行

2025年2月5日,“文化之根,精神之魂”社会实践队一队员怀着对革命先辈的崇敬之情,走进了承载着深厚历史意义的朱光纪念馆,进…

安徽工业大学学子返家乡:环保教育宣传在行动

在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的引领下,安徽工业大学的奚燕同学利用暑期返回家乡安徽铜陵,开展了一系列环保教育宣传活动,旨…

【班团建设】“借院校之花,结学习之果”——法学2303团支部数字法治专家讲

当数字化浪潮席卷全球,法律与技术的交融已成为时代命题。2024年12月13日,法学2303团支部全体成员齐聚马房山校区西院会议中心…

最新发布

寻生态观光茶园,促当地茶业发展
生态观光茶园涉及园林、茶学、可持续发展理论等多学科和学说,具有很广泛的理论背景,反应的社会问题层次深,是一个较新的规划设计领域,因此,生态观光茶园的研究与应用不能局限于其内部功能和形式问题,须…
乡村发展与空心化交织,掀开我的乡愁
自乡村振兴战略发展规划实施后,新农村建设的步伐也加快了,城乡融合发展的速度也加快,但新的问题也接踵而来。2021年夏,我参加了湖北汽车工业学院“心向三农”暑假实践队,为了探寻新农村建设中出现的问…
探寻社区文明建设,共建美丽幸福家园
导语:走过金溪河畔,阳光下的金溪河波光粼粼,河畔绿树成荫,微风徐徐而来,不时有老人乘凉。星期三早上,郑家倩来到了金溪融爱家庭服务中心,应邀参加社区赠书活动,并接受了薪火之队的专访。共筑文明高地…
追忆红色记忆,参观黑铁山抗日纪念馆
今天是我们暑期社会实践开始的第一天,今天我们的主要任务是对这我们社会实践内容、社会实践行程进行初步的规划,对我们进行分组分工,以及对社会实践中需要的物品进行提前准备。首先大家一起为暑期社会实践…
乡村建设与人口空心化的碰撞,掀开我的乡愁
自乡村振兴战略发展规划实施后,新农村建设的步伐也加快了,城乡融合发展的速度也加快,但新的问题也接踵而来。2021年夏,我参加了湖北汽车工业学院“心向三农”暑假实践队,为了探寻新农村建设中出现的问…
湖北学子三下乡:农村空心化问题研究,房屋建设篇
初见柏林,那是一个美丽的小山村。那里有着四通八达的农村公路,也有着形色各异房屋。7月初湖北汽车工业学院“心向三农”暑假社会实践队来到柏林村进行走访调研查。团队以柏林村为基础,围绕农村“空心化”…
再见麦田,未来可期
7月伊始,到如今,“麦田”20多天的支教活动已经结束了,对于我们志愿者来说,这次支教是一种经历,是一种磨炼,更是一种人生财富。在这个过程中,我们知道了每一株幼苗都需要悉心灌溉,每一个梦想都值得被守…
西农师生结伴走进紫阳 专业特色助力茶叶发展
西农师生结伴走进紫阳专业特色助力茶叶发展来源:经管学院食品学院人文学院作者:付青青黄晨昕彭晓梅/文为积极响应国家《中央一号文件》对地区茶产业发展的明确指示,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经管学院赴陕南基层组…
党建引领,传承红色精神
【暑假社会实践活动】赴淮北市红色实验基地小队:经行红色精神学习暑期滁州学院计算机与信息工程学院赴淮北市红色实验基地小队在淮北市东湖湿地公园红色文化主题文化广场了解了真正的红色精神。在暑期实践活…
滁州学院赴滁州市 “垃圾分类科普先行“宣传活动
垃圾分类,科普先行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水平的高速发展,人们的物质消费水平不断提升,相对应的垃圾产生量也在迅速增长,由垃圾产生的问题日益突出,人们的反映越来越强烈,推行垃圾分类势在必行,推行垃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