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次社会实践,我探访了我的家乡河北省张家口市宣化区。宣化地区的历史源远流长。早在夏商时,宣化先后归属冀州、幽州,春秋时为燕国北境。由于地处内蒙古高原向华北平原的过渡地带,居沟通南北之要冲,故宣化历来是汉族和东胡等少数民族聚集地。战国时燕国大将秦开率兵击破东胡,拓地千余里,置上谷、渔阳、右北平、辽东、辽西五郡,宣化属上谷郡。秦始皇统一中国后,将天下分为36郡,宣化仍为上谷郡。在之后近千年的历史进程中,宣化一直是拱卫京畿的要冲,为兵家必争之地。宣化古老而久远的历史文化,为今日宣化留下了诸多的文物古迹,古遗址、古墓葬、古城址、古建筑物等极为丰富。如近郊的王河湾、刘家窑等村发现的新石器时代的仰韶文化、龙山文化遗址和夏、商、周时期的文物;在东郊泥河子村、黄土场一带出土了大量秦汉时期的铜器和彩绘陶瓷;城西下八里村发现的辽金时代壁画墓,其室内的彩色星象图在全国罕见。城东二台子村北、城北四方台村有明清时代的墓群,常有文物出土;城内唐墓、城东金墓出土的塔形炉、塔形罐也是文物中的珍品。至于殿、堂、亭、台、楼、阁、牌坊等雄伟的地上建筑,曾遍及城内。魏有温泉宫殿,辽有契丹行宫,明有谷王府、镇国府,清有道台、镇台、府、县衙门。
悠久的历史也为宣化古城留下了无数的珍贵遗产。拱卫全城的拱极楼,俯瞰全城的镇朔楼,誉有“神京屏翰”的清远楼。在每天的晨钟暮鼓声中,宣化古城见证着一代代宣化人的饮食起居,见证着脚下从鼓声雷动到车水马龙。岁月的痕迹在城楼上留下了一道道的痕迹。门洞中的车辙也把过去无数先人走过的痕迹送到了我们的面前。
作为一个土生土长的宣化人,每天绕过这几道城楼,往往会忽略他们的存在。就像故宫至于老北京人,栈桥之于青岛人。在我的记忆中,他们就该这样存在,他们也一直这样存在。 人对于故乡的景物往往无视,因为在他们的眼中这不过是稀松平常的一个建筑,一座楼,一道城墙。就像网络上曾经为很多人带来笑容的那段视频:“这烂怂大雁塔有啥好看的嘛”。一年前的我,还没有真正离开家乡在一个陌生的城市生活时。对于拱极楼,或者在我们口中更加亲切的“南门楼”,并没有什么感慨。从我上小学,初中再到高中,它就一直在那里静静地矗立着。我知道它有着两千年的历史,也知道它在2006年被评为国务院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但是南门楼就是南门楼。在我的脑海中不曾有过一丝丝改变。
而这次社会实践,它给了我一个机会,一个让我能够以一个全新的视角,全新的身份去探访它,考察它的机会。在完全陌生的城市生活了一年之后,当我再次提着行李箱走在南门楼旁边时,我开始认真观察,细细体会。每一道沟壑,每一块青砖,都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而反过来想,它们又何尝不见证了我的成长呢。拱极楼,镇朔楼,清远楼,九龙壁,角楼。无数的我自幼便熟知的古建筑,历史遗迹,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来自宣化,我的家乡。
“自此,故乡便再无春秋”。去年离开家去外地上大学时,我写下这句话来抒发内心的感慨。现实的生活让我离开了自己的家乡,心中的怀念又让我对它无比怀念。这些古建筑便承载了我这份思念。每一个地方的人都有着同样的感受,总有一个“南门楼”承载着无数背井离乡的人心中那份对家乡的思念。在我看来,此次社会实践的意义不仅仅在于让更多的人了解我们的家乡,认识我们的家乡。对于我们自己而言,换一个身份,换一个角度,重新审视自己心中那份对于家乡的思念。走过自己曾经走过无数遍的道路,收获属于自己的新的感受。但是过去的美好毕竟已经是过去式,回忆过去的意义在于更好的面对未来,当我们一步步走向属于自己的新生活的时候,心中也总会有一座“南门楼”的陪伴。
http://www.dxsbao.com/shijian/401478.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