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春,1929年出生,浙江宁波人,1948年入党。解放时期,胡春为主要负责人创建的“燧 火社”,随后发展为党的外围组织,是解放战争时期宁波城区青年学生 运动中的一支重要力量。1948年胡春进入浙东游击区,担任中共四明工委、浙东临委的机关报《四明简讯》、《浙东简讯》记者,解放后先后在宁波地委、宁波大众报社、市委党校工作。
在任何年代,青年学生在社会上都是极为重要的一个群体。当年的胡老同样为革命的胜利贡献了青年学生的一份力量——
“1947年底,我又回到了宁波。为什么不读书回来了呢?因为我的哥哥病故了,家庭经济困难,不能继续求学。在浙东中学,我有两个志同道合的朋友,王庸(钟康)和徐天青(沈江),1948年1月,我和王庸、徐天青,为反对国民党的统治,追求民主自由,秘密地创办了《时代学生》、《信仰》及其他油印刊物。纸张、油墨等用品,是用卖去的旧书和稿费买的,主要在王庸家里,晚上隐密地写稿印好,为了拖人耳目,一部分由王庸先寄给上海一位熟悉的朋友,再从上海分别寄往宁波城区各中学,是为了不要引起别人注意。当然也有一些是从宁波直接邮寄到城区各中学的。学生收到了油印刊物后,主动地把它张贴在学校的公共场所里。《时代学生》先后编印寄发过三期,学校里的学生会把刊物贴在墙壁上,当时影响还是比较大的。当时有一个地下党员,叫汪诚功(徐朗),社会职业是长春小学的教导主任,以教书掩人耳目,负责文化界统战工作。他跟我们说,我们的刊物会引起国民党当局的注意,引起麻烦,这样不够策略,斗争要讲究方式方法。我对他比较相信,就不办刊物了。
油印刊物可以暂时停刊,但在青年学生中的工作还是要进行的。在多次酝酿商讨的基础上,我们决定建立“燧火社”读书会。取“隧火”这个名称的意思是,革命力量必定会由小到大逐步地发展壮大起来,如同“星星之火可以燎原”一样。就这样,由刊发《时代学生》等油印刊物转而举办“燧火社”读书会了。1948年2月,“燧火社”成立,参加的同学有我、钟康等浙东中学的同学,还有女中的同学,因为那时候男女是分开上学的。参加后,活动都是秘密召开的,轮流到同学家去开展活动,比如去李群家里,因为她家有好几间房。学习的内容很多,主要是学习社会科学、社会发展史,印象比较深的是艾思奇的《大众哲学》,还有一个同学叫肖章,跟我一样是上海明治新闻学校的。他从上海借回来很多书,带回来苏联在上海出版的《时代日报》、苏联大使馆新闻处编印的《新闻类编》、香港版《文汇报》等进步报刊,供大家传阅。”
当代青年的我们,肩负使命,担当有为,应在矢志奋斗中谱写新时代的青春之歌,担起新时代青年的使命与担当。
http://www.dxsbao.com/shijian/401690.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