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社会实践 >

​关爱留守儿童,温暖每颗心灵

来源:安徽工业大学能源与环境学院 作者:苏芃

在现代人的周围有这样一个群体:他们的父母为了生计出去打工,用勤劳和智慧获取家庭收入,为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做出了贡献。但他们的子女却留守在家,与父母相离。多少个日日夜夜他们呼唤和盼望着与父母团圆,而那天的到来总是那么迟,那么久。他们被称为“留守儿童”。根据权威调查,中国农村目前“留守儿童”数量超过了5800万人。57.2%的留守儿童是父母一方外出,42.8%的留守儿童是父母同时外出。留守儿童中的79.7%由爷爷、奶奶或外公、外婆抚养,13%的孩子被托付给亲戚、朋友,7.3%为不确定或无人监护。

留守儿童之家,这是一块急需社会给予关注的年轻的土地。随着经济的发展,父母逐渐地从农村走进城市务工,而他们的孩子却留在农村由孩子的爷爷奶奶或外公外婆带,而这就是问题的所在,在这样的教育背景下产生了隔代的问题,小孩子们就容易产生心理障碍导致性格孤僻等问题。有句话叫少年强则中国强,那么儿童作为祖国未来的接班人,他们的健康成长意义重大,我这次实践主要就是希望能带给他们快乐,尽可能的同他们敞开心扉地交流,享受到社会上的关爱。

QQ图片20210821104830.jpg

孩子们在做集体游戏 中国青年网通讯员 郭巾琳 摄

这次社会实践活动在阜阳市内的一个小村内展开,主要工作就是对本地留守儿童开展课业辅导、素质拓展、亲情陪伴等活动。从看到孩子们微笑的那一刻起,实践队员郭巾琳知道这次实践将是具有特殊意义的一次实践。第一天实践队员郭巾琳计划了教学任务,感觉真的是“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由于实践队员郭巾琳不是师范专业的,如何备课成了一大难题,想到以前老师上课重难点突出,条理清晰,其实老师他们也是很认真地做好备课工作的。还好有一个曾经的老师帮拿主意才弄好上课内容,以后几天的备课工作很顺利。上课时就没像平时老师上课那样严肃,因为他们的英语和数学相对来说比较差,所以上课时主要是给他们讲英语和数学,对其中的重点、难点和易错点进行多次讲解和训练;这趟实践之行,实践队员郭巾琳尽可能把知识带来的乐趣和外面的精彩向他们呈现,激发他们的自信和对未来美好生活的展望。实践队员郭巾琳觉得他们不仅需要物质上的帮助,更需要的是心灵上的慰藉。现在社会能为他们提供物质帮助,而实践队员郭巾琳正好可以给予他们所欠缺的精神上的鼓励,尽实践队员郭巾琳最大的努力在心灵上给予指引。面对那么一群小孩子,要想做好工作还是挺难的,想想自己以前不是好玩的那种,心里还是挺欣慰的,至少没给自己的老师带来太多麻烦。

QQ图片20210821102729.jpg

学生正在做自我介绍 中国青年网通讯员 罗香琴 摄

经过调查和切身体会,实践队员郭巾琳发现留守儿童的主要特点如下:

一:缺少亲情,自身孤独。由于父母长期在外,孩子得不到父母的关爱。长此以往,孩子心理失去了依靠和保护。常常表现为胆小怕事,自卑孤独,不爱与人交流,严重地影响孩子身心健康发展。

二:缺少教育,言行不当。由于监护人受家务,工作,知识等种种因素的限制,常常造成教育缺位或教育不力,教育方法不当。这样孩子的缺点得不到及时有效地纠正,良好的行为习惯就难以养成。辨别是非能力低下,极易受社会不良习气影响。

三:缺少关爱,情感冷漠。由于留守儿童很少得到父母的关爱,自己也不知道或主动去关爱别人,常常待人处事冷淡。

四:缺少照料,生活艰辛。主要表现在年龄小或无人监管的留守儿童身上。

五:缺少辅导,学习困难。不少留守儿童在课后,节假日期间,往往处于“两无”状态。既无人监督其学习,又无人辅导。

六:缺少监管,易受伤害。由于监护人家务重,工作忙等原因,留守儿童在家期间,大多处于放任自由的状态。

几天下来实践队感觉到与孩子相处还是很容易的,他们缺少父母的爱,只要给他们一点儿关怀,他们都会感动不已。平时老师上课的时候由于学生太多,每个老师所能顾及到的人有限,有的学生难免会觉得老师偏心什么之类的,在心里面就会产生缺失的情感,使他们的心灵容易受到创伤,往往只能无条件地、被动地承受现实。他们孤独、自卑、精神压抑、性格孤僻,不愿意与老师和同学沟通;他们内心痛苦,看上去淡漠、自闭。不论在哪里,实践队都希望孩子们以后能够得到更多的关怀。

在实践过后,实践队觉得政府应该尽快完善机制,实施一些措施:

一:成立组织,建立关爱留守儿童的保障机制。

二:立足教育主阵地,建立健全关爱留守儿童工作的教育机制。关爱留守儿童工作是一项复杂的社会工程,政府是主导,教导是关键。

三:开展一系列形式多样的关爱活动。关爱工作面对的是一群天真活泼的孩子,需要心灵的沟通,情感的交流和精神的慰藉。

在与孩子们相处的过程中,尽管每天都很累,但看到大家开心我也就满意了。几天下来实践队的收获颇多,虽然实践队无法预知短短的十天能在那些孩子以后的人生道路上带来多大的影响,但是可以肯定的是,对于志愿者来说,经历过了,意义就不一样了。但愿更多的社会人士或是教育组织能更多的关注留守儿童,也希望下次还能和他们在一起。

参加社会实践,实践队员郭巾琳明白了社会实践活动是引导学生走出校门,走向社会,接触社会,了解社会,投身社会的良好形式;是培养锻炼才干的好渠道;是提升思想,修身养性,树立服务社会的思想的有效途径。通过参加社会实践活动,有助于在校学生更新观念,吸收新的思想与知识。社会实践加深了大学生与社会各阶层人的感情,拉近了大学生与社会的距离,也让大学生在社会实践中开拓了视野,增长了才干,进一步明确了青年学生的成材之路与肩负的历史使命。社会才是学习和受教育的大课堂,在那片广阔的天地里,大学生的人生价值得到了体现,为将来更加激烈的竞争打下了更为坚实的基础。

QQ图片20210821104833.jpg

孩子们在玩真人CS游戏 中国青年网通讯员 郭巾琳 摄

http://www.dxsbao.com/shijian/401729.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

相关内容

7月23日队长团邓颖欣心得

7月23日心得“一寸光阴一寸金/老师说过寸金难买寸光阴/一天又一天一年又一年/迷迷糊糊的童年”这是《童年》里的一段歌词,也是后天我们文艺汇演的一个表演节目。我觉得很荣幸,能够出现在…… 默默 岭南师范学院飞粤实践队查看全文 >>

7月23日后勤组陈嘉雯心得

三下乡心得7月23日早上,为了让孩子们更清楚的了解五星红旗的情况,飞粤社会实践队在7月23日开展了“五星红旗的美术课”,结合孩子们的兴趣,通过画国旗来加深他们对国旗的了解,并加强培…… 默默 岭南师范学院飞粤实践队查看全文 >>

7月23日新宣组阮驭锦心得(1).doc

时间如流水,转眼间,三下乡已经到了倒数第二天,今天更是已经上完课最后一堂课。他们依然如此调皮捣蛋,但是这就是孩子的天性,我们需要做的,就是守护他们,让他们健康快乐成长。路走…… 默默 岭南师范学院飞粤实践队查看全文 >>

7月23日支教组郑剑鑫心得

心得体会7月23日星期二,今日是飞粤实践队第九日三下乡,深入乡村支教,体会基层社会。今日是最后一日开课,孩子的热情依然宛如骄阳。去乡村支教,一直都是我渴望体验的事情。环境的艰辛…… 默默 岭南师范学院飞粤实践队查看全文 >>

7月23日队长团崔子怡心得

7月23日,副队长崔子怡又是打杂的一天,上午和美术傅老师一起给孩子们画了一些小人物,然后把孩子们的画剪下来,贴在了好看的只纸盘子上,还给他们写了寄语,因为怕孩子们开了学,收不回…… 默默 岭南师范学院飞粤实践队查看全文 >>

7月23日支教组李秋漫心得

短短支教生活将要结束,今天已是7月23号,是我们支教组结课的一天。明天就是我们期待已久的趣味运动。今天是最特殊的日子,小朋友们今天也格外的认真。他们可能知道这是我们最后一天给他…… 默默 岭南师范学院飞粤实践队查看全文 >>

7月23日支教组何丽曼心得

匆匆忙忙,到了支教的第九天了。我依然清晰的记得大巴车第一次开进芷寮村时,被这条村的富有震撼到;清晰的记得第一次看到芷寮小学,那时的我,惊叹于它的设备齐全,简直比我家乡镇上的…… 默默 岭南师范学院飞粤实践队查看全文 >>

7月23日新宣组钟琪琪心得

时间飞快流逝,转眼间,我们“飞粤”实践队来芷寮小学的三下乡暑期支教活动已经过去了九天。今天,是我们给这里的学生上的最后一天课。明天是趣味运动会和文艺汇演彩排,后天文艺汇演结…… 默默 岭南师范学院飞粤实践队查看全文 >>

推荐内容

青春暖夕阳,大学生养老院社会实践故事

青春暖夕阳为弘扬中华民族尊老敬老的传统美德,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228实践团”7名学生志愿者于2025年2月1号-2025年2月6号…

红色基因,薪火相传——大连理工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赴辽宁省大连市

红色基因,薪火相传党的二十大及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是我们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重要指导思想。为了深入贯彻和落实这…

舞动东方芭蕾,青春续写灯韵——安财学子解码花鼓灯非遗传承密码

花鼓灯作为淮河流域孕育的传统民间舞蹈,因兼具灵动舞姿与深厚底蕴,素有“东方芭蕾”之誉。这一艺术形式历经百年传承,始终…

“数字华章,文脉传承”:数字人赋能传统文化传播调研团开展社会实践

参观结束后,调研团与上海博物馆数字化团队交流,了解到“小可”背后集成强大的大模型能力和海量文物知识库,依托便携式导览…

探秘语言景观,延续爱国火炬

2025年1月13日至1月20日,广西师范大学文学院/新闻与传播学院语言景观实践队赴凭祥市开展友谊关“爱国”景观的情感机制调研,感…

最新发布

兴农调研团云采访河西村村民,了解当地垃圾治理工作相关情况
8月12日,“兴农”调研团成员崔胜豪云采访河西村当地居民,就当地农村垃圾治理的情况对当地村民进行了问询,了解到当地的垃圾治理现状与其带来的好处以及目前垃圾治理工作需要改进的地方。在采访中,调研团了…
兴农调研团云采访河堤乡村民,了解当地垃圾治理工作相关情况
8月12日,“兴农”调研团成员崔胜豪云采访河西村当地居民,就当地农村垃圾治理的情况对当地村民进行了问询,了解到当地的垃圾治理现状与其带来的好处以及目前垃圾治理工作需要改进的地方。在采访中,调研团了…
把党的历史学习好总结好,把党的成功经验传承好发扬好
——水利学院党史学习教育暑期社会实践队2021年7月16日上午9点,水利学院党史学习教育暑期社会实践队在队长钱睿钦的组织下,在华北水利水电大学教学楼5号楼5203开展以“感悟红色经典”为主题的品鉴党史文章与影…
知史爱党,知史爱国
——水利学院党史学习教育暑期社会实践队2021年7月8日上午7点,水利学院“回首百年奋斗路,齐心共赴新征程”暑假社会实践队全体成员在华北水利水电大学南门集合。他们今天的实践的目的地是郑州“二七纪念塔”…
增强历史自觉,保持战略定力
——水利学院党史学习教育暑期社会实践队2021年7月15日上午9点,华北水利水电大学水利学院“回首百年奋斗路,齐心共赴新征程”暑假社会实践队全体成员为进一步使群众切实感受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的巨大成就、…
锻造豪迈风骨,淬炼进取精神
为了深入了解红旗渠精神对当地企业发展理念的影响,思考红旗渠精神的时代价值,2021年8月20日,河南财经政法大学公共管理学院赴林州市调研实践团前往坐落于人工天河红旗渠故乡林州市的河南光远新材料股份有限…
城市治理离不开精神指引
为深入了解红旗渠精神对林州市城市治理的重要作用,2021年8月20日,河南财经政法大学公共管理学院赴林州市调研实践团前往林州市人民政府对某办公室郝主任进行了采访,通过郝主任的讲述,实践队员们了解了红旗…
以党史之形,铸自身之魂
——水利学院党史学习教育暑期社会实践队2021年7月15日上午9点,水利学院党史学习教育暑期社会实践队在队长钱钱睿钦的组织下,在华北水利水电大学教学楼1号楼1203召开了一次学习实践交流会。为的是进一步使群众…
学习党史,汲取奋进不息“牛”力量
——水利学院党史学习教育暑期社会实践队2021年7月9日上午7点,水利学院“回首百年奋斗路,齐心共赴新征程”暑假社会实践队全体成员在华北水利水电大学南门集合。他们今天的实践的目的地是郑州“二七广场”,…
寄予新青年·青心铸芳华——我院“三下乡”暑期社会实践团 主题团日活动之深入学习习近平总
2021年7月15日晚上8时,为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精神,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对当代青年人的期盼与寄语,平顶山学院新闻与传播学院2021年“三下乡”暑期社会实践团在皂角树小学围绕“习近平总书记七一重要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