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社会实践 >

安徽学子三下乡: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

来源:安徽工业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重走长征路红色宣讲团 作者:马可馨 侯静静

为积极响应关于“两学─做”学习教育动员会要求,实践习近平总书记说的“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7月20日下午,安徽大学生红色宣讲团成员赴陕西省西安市新城区八路军办事处,旨在于通过实地参观革命旧址,深入了解八路军西安办事处的发展历史及其在抗日战争中发挥的重要作用,学习革命先烈在抗日战争时期恶劣环境条件下如何坚守党的信念、坚持党政思想教育学习,如何凭借不怕牺牲、艰苦奋斗精神夺取了一场又—场战役胜利。

朴素条件彰显华贵品质

进门后,东侧接待室是当年用来接待来访的各界人士和各地奔赴延安的进步爱国青年的,这里的气息强烈的感染着大家,仿佛我们身处于为国家奔赴的第一线的。西侧是汽车房,陈列着当年办事处使用的“雪弗莱”汽车,办事处曾用它为延安转送重要物资与相关药材。馆内存有周恩来,朱德,林伯渠的书信,照片等遗物,还展出了当年的重要文件、手稿、书刊、照片和实物。在参观过程中,大家时而驻足在某个历史实物前讨论它在抗战时期是如何工作,时而停留在一张历史图片前追忆当时的历史背景,时而驻足在某段革命事件简介前仔细阅读,时而停留在某位革命先烈的英雄事迹前默默学习。在整个参观过程中,我们实践队员不时向大家讲述一段段动人的故事,每一次讲述都令大家充满兴趣,大家都纷纷围在讲解员身旁,或提问、或聆听,学习氛围浓厚而热烈。

每一块青砖绿瓦都彰显着抗战时期那段历史的厚重,每一颗参天的古木都仿佛在诉说着革命先烈可歌可泣的战斗故事。在院子末端的转角处,有几间宿舍,门前有一颗茂盛的古柏,古柏下面的泥土中,开满了无名的红色的野花,在阳光的照射下,显得分外耀眼而鲜艳。这不正如我们共产党人代代薪火相传的历史么,已经逝去的先烈其实并没有离我们远去,他们化身为时代英雄,出现在祖国需要的地方,在危难时刻挺身而出,在和平年代润物无声,用他们伟岸的身躯保护着一代又一代新生共产党人的成长,在祖国需要的地方绽放。我们作为共产党员的新生力量,在衣食无忧的今天,必须做到坚守信念,不辱使命,谨记时代赋予我们的责任,勇挑重担,为党的目标的实现奋斗终身。

舍生忘死成就今日辉煌

在参观地下室时,朴实又极其简陋的临时救助室,只有大约20平方米米,一张简单的桌子和一间狭小的救助室,环境极其简陋,不敢想象革命先辈是多么的伟大。实践队员们参观了“八办”的党支部办公室、白求恩住处、机要大厅、救亡室、冼星海住处等,通过重温入党誓词、观看馆内文献资料、历史图片和珍贵文物等形式,详细了解了八路军西安办事处的辉煌历史,共同追忆了革命先烈舍生忘死、共赴国难的艰苦奋斗历程。一件件实物、一张张照片、一段段影像,讲述着革命先辈的奋斗历程,使实践队员们深刻领悟到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进行艰苦卓绝的斗争历程,认识到红色政权来之不易、新中国来之不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来之不易。各位伟人在这样简陋的地方发起了震惊中外的革命运动,最终并取得了胜利,他们的艰苦奋斗,造就了我们今日的辉煌!

兢兢业业传承伟人精神

参观了周恩来的工作室以及会议室,可以想象许多伟人的集思广益一起共同应战这种危机时刻,虽然有些照片经过数十年已经泛黄,但大家依旧感受到革命伟人当年的风采与精神。通过这次参观,成员们了解学习了林伯渠、董必武、朱德、刘少奇、周恩来、邓小平、叶剑英、彭德怀等一大批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进行革命活动的光辉事迹,并为其无私奉献、勇往直前的精神感到骄傲和自豪。在这里,大家重温了党的光辉历史,缅怀了革命先烈的艰苦生活,仔细参观了主题展览,听取了讲解员满怀激情的讲解。通过这次活动,回顾了我们党带领人民进行伟大革命斗争的历史,要求我们从自身做起,大力发扬艰苦奋斗的作风,作为一个合格的党员,始终保持党员的先进性,按照党员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全心全意为群众服务。研究历史是为了现实和未来。历史虽不会重复,却往往有许多相似之处。其实质并没有过时,至今还有着鲜明的时代特征。作为一名大学生,我们要有良好学风,坚持理论联系实际,发扬创新精神,落脚点要学以致用。坚持好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紧跟时代发展潮流,不断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形成新认识,开辟新境界。

离开了“八路军办事处”,我们陷入了沉思。当我们穿越历史的时空,回顾共和国走过的不平坦道路时,深深地感到,无论是过去、现在还是未来,“两个务必”永远是中国共产党带领人民排除万难、不断夺取新的胜利的保证。对于我们来说,参观只是一种形式,学习才是重要,但更为重要的,是在平常工作中时时刻刻将党的精神融入其中,将精神转化为物质,转化为扎扎实实的行动。我们要深深领会这次参观学习“八路军办事处”的深深寓意,这里有太多的东西需要我们去听、去看、去感受、去思考。我们一定要发扬党的优良传统,学习老一辈革命家艰苦奋斗的风范和革命精神,提升时代责任感和求实精神,充分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通讯员 侯静静)

http://www.dxsbao.com/shijian/401816.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

相关内容

关注老年安全,共筑幸福晚年

2025年1月23日,曲阜师范大学文学院“情暖基层,服务先行”实践队队员走进二十里店镇潘家社区,开展了一场以“关注老年安全,共筑幸福晚年”为主题的爱心活动。本次实践活动旨在传承尊老美…… 于华敏 曲阜师范大学文学院查看全文 >>

【曲园学子寒假社会实践】——宣讲消防知识,筑牢安全意识

消防安全是社区平安建设的基石,通过普及消防知识可以有效预防火灾事故,保障居民生命财产安全。1月18日至20日,曲阜师范大学“情暖基层,服务先行”实践队深入万城国际社区,开展为期三天…… 王乐 曲阜师范大学文学院查看全文 >>

梦想起航,携手共进

2025年2月,文学院“情暖基层,服务先行”志愿队响应响应曲阜师范大学寒假社会实践活动,来到湖南省桑植县第一中学开展宣讲活动。此次活动旨在向高中生分享大学生活体验、传递学习经验,并…… 冯诗洋 曲阜师范大学文学院查看全文 >>

聚焦乡村娱乐设施建设,赋能乡村文化振兴

在这个寒假,“情暖基层,服务先行”实践队的大学生们踏上了一场意义非凡的乡村之旅。实践队员于1月25日深入山东省潍坊市寿光市羊口镇杨庄村,围绕乡村娱乐设施建设展开了为期一天的社会…… 杨民琪 曲阜师范大学文学院查看全文 >>

【曲园学子寒假社会实践——守正创新担使命,赓续文脉谱华章】

为进一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挖掘老城传统文化资源,曲阜师范大学文学院“情暖基层,服务先行”实践团队赶赴山东省聊城市茌平区开展“守正创新担使命,赓续文脉谱华章”实践…… 王佳一 曲阜师范大学文学院查看全文 >>

【曲园学子寒假社会实践——温暖社区,你我共建】

青年兴则国家兴,青年强则国家强。组织大学生走进基层,切身实践是学校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培养和造就适应新世纪要求的青年人才、推进高校素质…… 王佳一 曲阜师范大学文学院查看全文 >>

【曲园学子寒假社会实践】——春节安全心中记,知识宣讲暖人心

随着春节的临近,社区里处处洋溢着节日的喜庆气氛。然而,在这个欢聚的时刻,安全问题也不容忽视。为了提高居民的安全意识,确保大家能够度过一个平安、祥和的春节,由曲阜师范大学文学…… 王颖馨 曲阜师范大学文学院查看全文 >>

【曲园学子寒假社会实践】——情暖乡村,关爱孤寡

在社会经济快速发展的今天,城市与乡村的差距依然存在,乡村中的孤寡老人作为弱势群体,他们大多缺乏子女的陪伴与照料,生活上的不便与心灵上的孤独成为他们日常的写照。为弘扬中华民族…… 高雨欣 曲阜师范大学文学院查看全文 >>

推荐内容

实践进行时 | 情系母校,筑梦工大——安徽工业大学学子赴安庆二中开展寒假

为搭建高校与高中沟通的桥梁,助力学弟学妹们科学规划职业生涯,2025年1月15日,安徽工业大学返安庆市第二中学爱校荣校志愿宣…

情系果乡,智赋“苹”安——河北工业大学智果团队助力乡村振兴

为助力祖国乡村振兴,贡献青年一代的力量,电气工程学院的鹿明宇同学组织成立了智果科技团队。在牛新环老师和师硕老师的指导…

山东大学商学院学子调研雁绣非遗,探索文化传承与教育融合新路径

2025年1月15日,山西忻州代县的雁绣工作室里,山东大学商学院“元中藏遗”队成员王妍博与雁绣省级非遗传承人高凤兰老师展开了…

桂平杖头木偶戏 “遇春”:广西师大学子 “穿针引线” 解传承之困

在文化多元且非遗保护意识渐强的当下,2025年2月25日,广西师范大学多链兴“偶”团队走进广西桂平市杖头木偶文化基地,深入调…

青春赋能:广西师大学子为桂平杖头木偶戏 “舒筋通络”

在非遗保护热度攀升的当下,2025年2月25日,广西师范大学多链兴“偶”团队肩负传承传统文化的使命,走进桂平中山公园前的自治…

最新发布

红领巾心向党,红色基因代代传
为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讲好红色故事,传承红色基因,7月23日上午,“行知行”实践团队协“红色回忆”实践团队于缙云县宅基村对留守儿童开展党史宣讲。队员从“中国共产党党旗”入手,带领大家认识了党…
学具教学,寓教于乐
昨日,“行知行”社会实践队于缙云县新碧街道开启第二天支教活动。队员们对孩子们的课业进行辅导,解决疑难问题,营造良好学习氛围,让留守儿童更充分地感受到社会的关爱。队员们深入探访当地发现,宅基村老…
寓教于乐课堂
昨日,“行知行”社会实践队于缙云县新碧街道开启第二天支教活动。队员们对孩子们的课业进行辅导,解决疑难问题,营造良好学习氛围,让留守儿童更充分地感受到社会的关爱。队员们深入探访当地发现,宅基村老…
宣传麦秆画——河南财经政法大学“三下乡”暑期实践活动
8月8日至15日,河南财经政法大学电子商务与物流管理学院,赴濮阳市清丰县开展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助力当地麦秆画发展。濮阳麦秆画是民间纯手工艺技术,它充分利用天然麦秆的自然光泽和材质,通过熏、蒸…
安徽学子三下乡:将西柏坡精神践行到底
中国青年网石家庄7月25日电(通讯员侯静静)为深入学习党史,传承红色文化,安徽工业大学计算机学院重走长征路实践队来到河北省石家庄市平山县的西柏坡进行调研工作和社会志愿实践活动。在烈日当头的七月末,…
坚定理想信念
追寻红色足迹坚定理想信念为深入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青年工作的重要思想,特别是习近平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精神。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星火溯源活动队队员于8月2号前往山东省德州市普利森…
【追寻先辈足迹赓续红色血脉】
为积极响应建党100周年推进党史学习的号召,紧紧围绕“重走红色足迹,追溯红色记忆”的实践主题,曲阜师范大学传媒学院星火溯源实践队成员于8月1日前往山东省日照市抗日战争纪念馆进行参观学习。进一步深入了…
安徽学子返家乡:心系家乡文明创建,争做文明引领先锋
8月10日至15日,安徽工业大学志愿服务队的同学心系家乡,暑假社会实践期间义无反顾的加入了家乡创办文明城市志愿者的大军中,为创建美好文明城市贡献出自己的一份力。山东省威海市是实践队员赵昱超同学的家乡…
感悟革命初心 重温党史学习
为传承红色基因,发扬革命精神,强化理想信念,锤炼党性修养,落实星火溯源实践队“重走红色足迹,追溯红色记忆”的队伍精神,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党日活动,我来到了潍坊市淌水崖水库,接受红色…
安徽学子返家乡:防控疫情不停止,高温下的小奉献
中国青年网霍邱8月15日电(通讯员侯静静)为回报家乡、回报社会,安徽工业大学计算机学院网络工程专业毛伟民同学参加团县委提供的暑期大学生政务实习的岗位,被分配在霍邱县第一人民医院参加抗疫防控工作。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