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社会实践 >

东科学子三下乡:采访促了解 问卷得数据

来源:浙江海洋大学东海科学技术学院医学院 作者:包春飞

为深入了解食品安全,提高人们的食品安全意识,普及食品安全知识,引导人们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7月17日-18日,浙江海洋大学东海科学技术学院“以食为天,以安为先”理论宣讲团结合线上线下走访、民意调研,前往本校二食堂和湿地公园对食堂工作人员以及当地居民进行深入采访,通过更为直接的形式为大家展现二食堂的一系列食品安全标准体系以及附近居民的食品安全意识。

7月17日上午,在提前和食堂负责人联系好后,采访员来到了二食堂后厨。食堂负责人表示,食堂有自己的货源供应商,可通过估计每天的用餐人数来大致确定食材应进货量,坚持少量多送的原则,避免大范围大规模的食品浪费。若中午用餐人数异常增多,则会尽快联系供应商,让他们在下午把新鲜的食品原材料运输过来。若用餐人数异常减少,食堂则会及时把剩余食材放入大冰箱进行冷藏处理,以避免食材因温度过高有所损坏变质,这也是节约粮食的另一种有效方式。每天少量多送的方式在很大程度上保证了食材的新鲜度,也保证了食材的质量,让全体师生吃得放心。其次,食堂卫生也是食品安全的重要影响因素。食堂坚持一日三扫原则:营业前、中午营业后、晚上打烊前。食堂的阿姨每天早上6:00左右到食堂,开始擦拭后厨台面,清洗餐盘,拖地,再清理刚运到的蔬菜瓜果等食材。为保证食品安全,食堂坚持一样样得清洗蔬菜,而拒绝一大把随意冲洗,这就杜绝了很多食品安全问题的发生,清洗结束后由厨师进行切菜,待处理好后由工作人员再次进行清洗。从食材的挑选到清洗再到炒制成品这一过程仅需要30多分钟,这也是最大程度保证了食材的新鲜度,能够让广大师生享受到最为新鲜的饭菜。此外,负责人还表示所有的食堂在职人员都拥有有效的从业健康证,在整个制作过程也都是佩戴了口罩以及一次性的帽子,从根本上减少了将头发、唾液等污染物混入饭菜的可能。食堂欢迎学校全体师生的监督。

7月18日上午,“以食为天,以安为先”理论宣讲团前往湿地公园开展民意调研活动。活动以两人为一组,小组各自分散行动。部分成员前往社区的便利店,采访店里的村民,部分留在了湿地公园,对公园里的游客以及保安进行采访,剩下部分成员则步行到了其他路口的食品店,采访正在消费的消费者。每位被采访者都会在宣讲团成员的指导下填写完成相应的调查表,这些调查表就是民意的来源。在采访中,部分中年居民表示,希望国家能保证食品安全,加强对商家的监管力度,尤其是对中小学校门口的摊贩以及小作坊。部分年长者表示,希望能增加投诉方式,为年老者提供快捷通道,降低投诉难度。走访结束后,成员们汇集于办公室,根据问卷调查的相关问题,统计各个问题的数据,并通过各个选项的百分比得出结果。宣讲团成员们发现,大部分居民买到有质量问题的食品时都会选择投诉,采取法律的途径来保护自己,捍卫自己消费者的合法权益,少部分居民会因投诉途径过于繁琐困难而选择找商家退货,几乎没有居民会选择忍气吞声,选择收下有问题的食品。此外,选择投诉的居民中不知道消费者投诉电话的又占大多数,所以即使他们有选择法律来保护自己的权益的意愿,他们也无法顺利实现。最后,宣讲团成员将维护消费维权投诉举报电话告知于他们,并呼吁他们积极地用法律途径来保护自己,为大家,更是为自己创造一个更加美好的消费环境,保护我国的消费市场,从个人的角度为推动高质量的经济发展献一份绵薄之力。

此次调研活动既较为客观地反映了居民对食品安全的认知,又很大地提升了他们对食品安全的认识。虽然在宣讲团采访的居民中几乎没有人选择接受,但我国还有许多农村地区的人们即使买到这类“黑作坊食品”,在没有对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造成明显损害的情况下,大多还是会放弃维权的,所以,提高人民的食品安全意识刻不容缓。宣讲团成员希望提升居民的意识的同时,政府也能加大监管力度,严惩严罚黑心商家努力营造放心消费环境,推动食品安全工作不断提升,增强人民生活的安全感、幸福感、获得感,切实促进食品安全状况实现根本性好转,食品安全无小事,食品安全监管需要更多吹哨人。

此次调研活动既较为客观地反映了居民对食品安全的认知,又很大地提升了他们对食品安全的认识。虽然在宣讲团采访的居民中几乎没有人选择接受,但我国还有许多农村地区的人们即使买到这类“黑作坊食品”,在没有对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造成明显损害的情况下,大多还是会放弃维权的,所以,提高人民的食品安全意识刻不容缓。宣讲团成员希望提升居民的意识的同时,政府也能加大监管力度,严惩严罚黑心商家努力营造放心消费环境,推动食品安全工作不断提升,增强人民生活的安全感、幸福感、获得感,切实促进食品安全状况实现根本性好转,食品安全无小事,食品安全监管需要更多吹哨人。

http://www.dxsbao.com/shijian/402172.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

相关内容

沿黄社会实践队成员传承乡村振兴的青年使命

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实现之年,是脱贫攻坚收官之年。在此过程中,黄河流域成为打赢脱贫攻坚决胜小康的重要地段。如今,结合时代发展,各地人民通过网络宣传、直播展销、结合“农…… 水利学院社会实践 华北水利水电大学水利学院查看全文 >>

为家乡代言,引领黄河流域的新风尚

古来黄河流,而今作耕地。相较于经济前卫区域,黄河多是以朴实无华的农耕闻名,更是孕育了华夏文明,乃中华文明之源。我们希望通过线上推广黄河流域特色农产品的方式,尽大家的青年之力…… 水利学院社会实践 华北水利水电大学水利学院查看全文 >>

响应国家政策,沿黄社会实践队密切关注特色助农

习近平总书记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座谈会上作出部署,将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上升为重大国家战略。其中,推动黄河流域高质量发展尤为重要。社会实践队的线下调研也在…… 水利学院社会实践 华北水利水电大学水利学院查看全文 >>

发挥区域优势、凸显地方特色,沿黄社会实践队在行动!

在中国历史上,黄河及沿岸流域给人类文明带来了巨大的影响,中国人俗语称其为“母亲河”。在这片肥沃的土地上,勤劳朴实的人民创造了哪些特色呢?我们将陆续跟随“返家乡”社会实践活动…… 水利学院社会实践 华北水利水电大学水利学院查看全文 >>

沿黄社会实践队用特色助农推动经济发展

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实现之年,是脱贫攻坚收官之年。在此过程中,黄河流域成为打赢脱贫攻坚决胜小康的重要地段。如今,结合时代发展,各地人民通过网络宣传、直播展销、结合“农…… 水利学院社会实践 华北水利水电大学水利学院查看全文 >>

沿黄社会实践队调研西邵红杏、吴坝大蒜

脱贫攻坚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优先任务,乡村振兴是在脱贫攻坚基础上的推进,在党和国家的领导下,河南人民逐渐的脱贫致富,尤其是乡村。可惜天不随人愿,前几天的一场大雨,使许多地区…… 水利学院社会实践 华北水利水电大学水利学院查看全文 >>

沿黄社会实践队调研吴坝油桃、台前西瓜

经过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共同努力,在迎来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周年的重要时刻,我国脱贫攻坚战取得了全面胜利。但是天有不测风云,7月下旬,中原地区出现历史罕见的强降水,演变成了祸及多地…… 水利学院社会实践 华北水利水电大学水利学院查看全文 >>

沿黄社会实践队调研陕西板栗红薯、内蒙沙漠西瓜

直播经济对于缓解农副产品难卖情况、促进农民增收和助力产业发展方面,有着显著作用。在乡村振兴大背景下,以阿里、京东、抖音电商为代表的电商平台纷纷在乡村开展新农人培训,通过人才…… 水利学院社会实践 华北水利水电大学水利学院查看全文 >>

推荐内容

“向日葵老师”卢春英:用爱与智慧点亮山区孩子的未来

2024年1月21日,广西师范大学“教育之光”寻访团成员蔡开彬同学走进昭平中学,专访了被学生们亲切称为“向日葵老师”的卢春英…

寒假社会实践┃青岛科技大学“遗”路生花寻年队践行非遗传承

在2025年春节首个非遗年的特殊背景下,青岛科技大学“遗”路生花寻年队的五名大学生,怀着对传统文化的热爱与传承的使命感,…

大学生创新团队:用技术为动画“重置焕新”,开启视觉新体验

在如今动画产业蓬勃发展的时代,老旧动画因画质、风格等问题逐渐淡出观众视野。然而,浙江工商大学的“雾散云开”团队却另辟…

湖南师范大学物理与电子科学学院团委青工部开展“我与科学有个约”科普志

为积极响应2024年两会科技创新目标,提升公民科学素质,湖南省科技馆联合湖南师范大学物理与电子科学学院团委青年志愿者协会…

动科动医素质拓展部2月心委例会成功召开

本部二月心委例会于2月24号12:30在荟十2楼活动室成功召开,例会主持人为22级部门负责人桑雨嘉。例会开始后,心委们首先完成了一…

最新发布

学习红色精神 践行初心使命
7月21日,浙江海洋大学东海科学技术学院“以食为天,以安为先”理论宣讲团于教室开展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在建党一百周年大会上的讲话活动并于同日下午制作冰皮月饼送给环卫工人,记录他们想对党说的话。为让大学…
二师学子社会实践:盛夏里的歌声激励教书人
炎炎盛夏,又是一年暑假伊始,线上支教艺心助学小队的活动也拉开了帷幕,所采用的线上教学和线下辅助宣传相结合的形式可谓相当充实和丰富。一日之计在于晨,志愿者早早来到了学校进行了中国少年先锋队队歌的…
“探寻红色印记”主题实践活动线下考察 ——管理与经济学院“学史力行”暑期社会实践队
在党史学习教育中,为了深化学习效果,强化理论武装,切实做到学史明理、学史增信、学史崇德、学史力行,让“党史”鲜活起来。华北水利水电大学管理与经济学院“学史力行”实践队充分利用队员们家乡的红色资…
学农,懂农,更要爱农 记湖南农大攸县伏陂村三下乡有感
(湖南农业大学植物保护学院靳智晓)湖南的夏天来的不急不慢,在这个炎炎夏日,很荣幸以2021年湖南农业大学植物保护学院博士团成员的身份加入这个团队。能够参与一次这样有意义的科技扶贫活动,除了感到荣幸…
服务社会,历练自我 记湖南农大攸县伏陂村三下乡有感
人生的精彩在于不断体验不一样的世界和环境,2021年博士团攸县之行让我体会到了不一样的精彩。非常有幸参加这次的博士团三下乡实践活动,于我而言,兴奋之余也是个挑战。因为明白“穷理以致其知,反躬以践其…
科技助农 记湖南农大攸县伏陂村三下乡有感
这里有着葱郁的林木,清澈的溪流,淳朴的民风。三个小时的车程,终于来到了这样一个美丽的地方。调研中药材及蔬菜种植基地、参观红色旅游景点、考察果树苗木培育,每一样都是理论知识的实践和提升。不仅从中…
心系农村 记湖南农大攸县伏陂村三下乡有感
2021年中央一号文件写到“民族要复兴,乡村必振兴”,作为一名农业硕士我深深的感受到了使命感和责任感,怀着了解农村、服务农村的意愿,我报了今年学校学院组织的博士团赴攸县伏陂村暑期社会实践活动。2021年7…
你我同行,共建和谐医患关系
在经过连续多天医患关系的问卷调查后,山东大学MSIT社会实践队于2021年8月21日下午14时30分举办医患关系讲座。本次讲座主讲人为刘德祥老师,刘德祥老师以信任为主题,通过具体的几个医学实例向我们讲述了信任在医…
学成服务三农 记湖南农大攸县伏陂村三下乡有感
2021年7月15日,我作为湖南农业大学植物保护学院博士团三下乡团队的一员来到了攸县伏陂村进行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我很荣幸并非常顺利的完成了这次的社会实践活动。一大早,几位老师带领我们几十号人从湖…
做新时代的中国青年 记湖南农大攸县伏陂村三下乡有感
骄阳似火的七月,我院的三下乡活动渐渐拉开帷幕。7月15日上午植物保护学院博士团从学校出发,经过三个多小时的车程来到了株洲攸县伏坡村。正式开启我们三下乡之旅。顶着炎炎烈日,博士团携手湖南新长山农业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