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社会实践 >

承纸影之形,述党史华章——湘潭大学 “湘影笙笙”团队赴湘潭市升平轩纸影博物馆 暑期社会实

来源:湘潭大学商学院 作者:徐佳怡 毛琛 谢杰

(通讯员:徐佳怡 毛琛 谢杰妮)“回望过往的奋斗路,眺望前方的奋进路,必须把党的历史学习好、总结好,把党的成功经验传承好、发扬好。”百年恰是风华正茂,为响应“创新党史宣讲,传承红色精神”的号召,2021年8月19日,湘潭大学“湘影笙笙”团队一行抵达湘潭市升平轩纸影博物馆,在湖南皮影戏省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吴升平老师和“纸影戏影偶制作技艺”省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吴渊老师的带领下进行了“纸影+党史”沉浸式的参观与学习,并就纸影活化党史宣传的问题进行了深入的探讨。

图为博物馆内部纸影演绎现场

湘潭纸影戏一直被视为南方影戏的重要代表,其表演方式十分独特,“夜有唱灯影戏者,以布幕围成仅容三四人之剧台。剧者口唱戏调,手牵彩色纸人。”如其所述,一方幕布,几盏光源,一个简单的竹架结构,一个仅能容纳三至五人的空间,千年岁月浮沉,都在一方小小的幕布之上生动呈现。

图为纸影非遗传承人吴渊老师与团队成员共同演绎党史剧目

承纸影之形,述党史故事。湘潭大学“湘影笙笙”团队秉承着“以纸影讲述党史”的初心,设计了《红船旧影》剧目,在吴升平、吴渊两位非遗传承人老师的指导下,团队成员学习并体验了纸影的演绎,包括人物的抬腿、举手、转身等纸影的基本技法,将党史故事进行活态化展示。团队成员通过灯影的投射,配合娓娓道来的韵味解说,仅凭双手就可以将《红船旧影》中的人物动作在幕布后表现地活灵活现,让中共一大时的场景在一方小小的幕布之上生动呈现。整个体验的过程既是党史知识的讲述也是纸影戏的演绎体验,知识的输入与文化的体验在情景式的互动下形成沉浸式的体验感,既生动地呈现出中国共产党的伟大奋斗历程和取得的辉煌成就,又普及了承载民族记忆的非遗知识,实现了传统非遗和百年党史的有机结合。

图为团队成员学习探究各地皮影特征

诉千年光影传奇,观大国工匠精神。在体味红船精神后,团队成员跟随吴渊老师前往纸影博物馆二楼,吴渊老师为团队成员细心地讲解一幅幅皮影作品。据南宋吴自牧《梦梁录》记载:“更有弄影戏者,元汴京初以素纸雕簇,自后人巧工精,以羊皮雕形,用以彩色妆饰,不致损坏。”“其实我国最早的皮影就是纸影,湘潭纸影的历史最早可追溯至元朝时期,距今已有600余年历史。”吴渊老师说道。在吴渊老师的介绍下,团队成员对比了南北皮影的特征,湘潭纸影的独特之处在于影偶是七分脸,北方皮影皆为五分脸。从这些精雕细琢的影偶上可见纸影传承人对于纸影的执着与技艺的坚守,纸影的文化瑰宝更加需要年轻人去继承和发扬,焕发新的生机和活力。

图为团队成员与非遗传承人进行学习交流

纸飞影间述百年党史,创新演绎探家国记忆。吴升平老先生作为湘潭纸影的第二十代传人,最担心就是纸影的传承。在与吴老先生谈话时,他的眉眼中透露着老艺术家所特有的气质,谈吐从容大方,幽默风趣。孙中山先生的“空谈误国,实业兴邦”这句话一直作为老先生的座右铭。在谈到“纸影+党史”创新性宣传时,团队成员就党史剧目设计、做什么样的产品、产品如何融入市场等问题与吴渊老师进行探讨,吴渊老师表示:“纸影戏须紧跟时代发展,结合时代潮流,应融入现代设计中去,要将将红色精神融入纸影戏载体,纸影学习融入校园,激发学生对纸影的兴趣,引领人们铭记党史、厚植红色基因,这是个很好的沉浸式学习体验方式。”

图为团队成员与纸影非遗传承人在纸影博物馆内合照

一百年风雨兼程,一百年奋斗不息。湘潭大学“湘影笙笙”团队致力于创新党史学习模式,丰富党史学习载体,将党史与纸影艺术融合传承、交相辉映,将湘潭纸影的传承发展与新时代讲好党史的需求相结合,挖掘党史故事的深刻内涵,传承红色精神。用这种创新的方式让更多人了解纸影文化,就如吴升平老师和吴渊老师这对爷孙俩所说“纸影戏需要传承,更需要创新。”

http://www.dxsbao.com/shijian/402440.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

相关内容

万里山河,唱响英雄赞歌

2022年6月20日,湖南省常德市鼎城区兴发花苑。许昌学院暑期“红心向党暑期社会实践队”社会实践队队员向志远向社区周围的人员宣讲张从顺张子权父子先进事迹。“那个曾在警察父亲葬礼上哭泣…… 红心向党暑期社会 许昌学院化工与材料学院查看全文 >>

无畏的逆行者

2022年6月20日,河南省商丘市梁园区谢集镇,许昌学院化工与材料学院暑期实践队“红心向党”暑期社会实践队队员向好友孙香宣讲了张定宇的个人先进事迹。她介绍说:他是院长,也是病患。他叫…… 红心向党暑期社会 许昌学院化工与材料学院查看全文 >>

向您致敬

2022年6月20日,许昌学院化工与材料学院“红心向党”暑期社会实践队号召队员王红霞同学通过互联网学习鹤壁历史上第一位党员何名臣的相关资料。在学习过程中,考察队员了解到何名臣生平,何…… 红心向党暑期社会 许昌学院化工与材料学院查看全文 >>

崖畔的桂,雪中的梅

2022年6月20日星期一,河南省许昌市鄢陵县南坞镇,许昌学院化工与材料学院“红心向党暑期社会实践队”队员马文锴,了解张桂梅先进事迹,并从中学习他的优良品质。张桂梅,原名张玫瑰,女,…… 红心向党暑期社会 许昌学院化工与材料学院查看全文 >>

疫路前行,有你

2022年6月20日河南省许昌市魏都区,许昌学院化工与材料学院暑期实践队“红心向党”暑期社会实践队队员高梦琦宣讲抗疫事迹。他说:为抗击疫情,徐汇团区委结合客观实际,创新线上形式展开了…… 红心向党暑期社会 许昌学院化工与材料学院查看全文 >>

疫情上报第一人

2022年6月20日,在济源市承留镇,许昌学院化工与材料学院“红心向党”暑期社会实践队队员李天琪,今天线上宣讲抗击疫情的先进个人张继先的故事。第一个为湖北乃至全国拉响疫情警报的医生,…… 红心向党暑期社会 许昌学院化工与材料学院查看全文 >>

用生命守护祖国北疆绿色屏障

2022年6月20日星期一,许昌学院化工与材料学院“红心向党”暑期社会实践队队员王帅学习了先进个人事迹。实践队员王帅在宣讲了于海俊同志的英勇事迹。于海俊,男,汉族。1986年4月加入中国共…… 红心向党暑期社会 许昌学院化工与材料学院查看全文 >>

于无声世界 用奋斗发声

2022年6月20日,许昌学院化工与材料学院“红心向党”暑期社会实践队号召队员杨京明学习先进个人事迹,从榜样中汲取力量,以蓬勃奋斗的姿态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观看了《感动中国2021年度…… 红心向党暑期社会 许昌学院化工与材料学院查看全文 >>

推荐内容

青科大化工企业管理创新研究团队的研究成果于第十七届全国石油和化工企业

2024年9月5日,青岛科技大学化工企业管理创新研究团队在第十七届全国石油和化工企业管理创新大会上发布《第十七届石油和化工企…

青科大化工企业管理创新研究团队研究成果于第十六届全国石油和化工企业管

2023年10月26日,青岛科技大学化工企业管理创新研究团队在第十六届全国石油和化工企业管理创新大会上进行了题为《石油和化工企…

乡村振兴,物流先行——河北大学智链青春队开展 智慧物流选址调研宣传活动

在乡村振兴战略深入推进的背景下,河北省以智慧物流为核心抓手,率先启动“12县域农村智慧物流中心选址调研”项目。通过科学…

苏师物电“一品一会”:剪纸宣讲会传承徐州非遗文化

(通讯员汤洁涵)为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历史文化遗产保护传承的重要论述,3月19日,江苏师范大学物理与电子工程学院…

人力学子反诈实战,筑牢企业安全防线

身处数字浪潮,网络安全威胁如影随形,对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发起挑战。为提升人力专业同学的实战能力,人力资源管理专业精心策…

最新发布

党建侨建双提升,群众幸福感“爆棚”
8月18日晚,中国矿业大学星火实践团在线上采访了横岗头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郑子凡。该村党支部全体党员率先垂范、全体村民广泛参与,积极探索党建引领乡村振兴的有效路径,因地制宜开展横岗头村乡村…
缅怀革命先烈,感悟红色文化——安财学子三下乡,青春学子奉献青春力量
2021年是中国共产党建党一百周年,针对这个意义重大的年份,安徽财经大学开展了学习党史教育活动的暑期社会实践活动。作为安财学子,我同几个伙伴一起参加了这次学校开展的思政专项实践。在这次实践活动中,…
创意手工趣味多——云支教手工课小记
作者:王徐航摄影:刘念念来源:向日缘梦支教队2021年8月21日晚六时半,向日缘梦支教队开始了手工课程。本次课程是由支教队队员章骁同学带来的创意手工课程。让我们一起去瞧一瞧,学一学这有趣的折纸吧!晚六…
坚持强组织、变理念、兴产业,建设侨乡景区
8月18日下午,中国矿业大学星火实践团队员对广东省东成镇横岗头村进行线上专访,为了解当地的组织振兴的具体情况,线上采访了横岗头村党支部书记——郑子凡。郑书记介绍,横岗头村位于恩平市东城镇东南方,据…
分散实践势头猛,托育课堂乐融融
为进一步推进实践的进行,实践队队员在各自所在地积极通过不同形式的实践活动来推动三孩调研的稳步进行。7月29日,实践队队员在其所居地——大鑫福地参加了社区特色活动——四点半托育课堂。实践队员返回居住…
佛山学子三下乡调研感悟:美丽经济助力乡村振兴
在14天的调研里,我们在南洲村书记的带领下前往当地非遗项目“行神”起源地、水产养殖基地、花卉产业园、旅游生态园等地进行实地考察和调研访谈,了解到高明荷城南洲村下8条村的美丽经济发展状况。南洲村依托…
凌晨的一封回信——记中国矿业大学星火实践团专访横岗头村党支部书记
8月19日凌晨5分,中国矿业大学星火实践团收到了广东省江门市恩平市东城镇横岗头村党支部书记的一封回信。8月18日下午,星火实践团成员与东城镇横岗头村党支部进行联系,希望能够就乡村振兴问题对当地基层党员…
苏大学子在朱铺:读万卷书,行万里路
7月23日医行大别山支教团队在湖北省大冶市朱铺村为小朋友们开展了远足活动和粘土课程。早晨五点三十分,太阳刚刚从地平线上升起,小鸟还没有站在枝头一展歌喉,小草刚刚探出睡醒的小脑袋,花儿还在伸着懒腰。…
湖北学子三下乡:农村空心化问题研究,文化建设篇
2020年7月11日,为探索新农村建设中文化建设的情况,湖北汽车工业学院经济管理学院”心向三农”实践团队十堰小分队在十堰市张湾区柏林村进行了实地调研。十堰小分队位于整个“心向三农”实践团队分区调研的湖…
激荡振兴大计,牢固组织基础——中国矿业大学星火实践团采访横岗头村基层党员干部
8月18日晚,中国矿业大学星火实践团就党建的经验心得、“党建带侨建”的具体内容和举措、居民的幸福指数以及乡村振兴等问题采访了广东省江门市恩平市东成镇横岗头村党支部主任郑子凡书记。郑子凡书记对实践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