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激发爱国情怀,弘扬红色精神,加强对党史的学习,引领青年学子奋发向上报效祖国,7月19日,安徽工业大学管理科学与工程学院实践队员走进位于安徽省阜阳市颍上县黄坝乡,瞻仰暴动烈士纪念碑,了解烈士的英勇事迹,感受烈士永垂不朽的精神力量。
革命爆发
1931年淮河特大水灾,颍上、凤台等地发生了40年未有的大水灾,百姓流离失所,哀声遍野,但反动政府的苛捐杂税却只多不减。在深重压迫的惨痛中,农民斗争迫切,当地的红色力量也在集聚。在中共凤台县委、颍上县委和寿县游击大队支持下,黄家坝农民协会带领当地农民,于当年11月举行一次规模较为庞大的武装暴动。
早在1928年,黄家坝地区的黄子贞、吕子明、甄治平、郭光武、张济华先后考入凤台县白塘庙初中补习班,接受到了革命思想的熏陶,这是给他们立下为祖国事业无私奉献的精神基础。1929年黄子贞等人学习结业,1930年黄子贞、吕子明、甄治平在凤台县委成员的帮助下,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并不断发展壮大黄家坝的党组织。为适应革命工作需要,当地还先后成立了“农民协会”和“红军中心联络站”,黄子贞既是党支部书记,也是农协会主席和联络站书记。他以基层群众身份获取的宝贵经验团结了一批又一批人民群众。
追根溯源
黄家坝暴动的原因是什么,这还要从中共中央下发的一个文件说起。1931年9月20日,中共中央 《由于工农红军冲破第三次“围剿”及革命危机逐渐成熟而产生的党的紧急任务》中要求:苏区和非苏区立即扩大和巩固红军,中央区与鄂豫皖区各县成立一团,立刻制定出具体计划,征调干部和工农中的积极分子到灾区工作,在某些武装斗争已经成熟的农民区域,集中力量去发动灾区农民斗争,开展游击队战争。
与此同时,国民党驻南京浦口的陆军第四师工兵第三连连长杜一民同志率领全连官兵起义后,几经周折到达寿县,与寿县农民武装力量联合编成“寿县游击队”,进行第一次游击作战,并计划由菱角嘴向鲁口子、黄家坝至颍上,沿淮河流域一带水荒区域打游击。
1931年10月27日,寿县游击队发动的第二次游击战确定了开往黄家坝的行军路线;11月3日,黄家坝农民协会在党的领导下,协同寿县游击队发动了黄家坝暴动。
革新换貌
“为了保护、传承红色精神,2019年底县委县政府又对纪念碑进行了修缮。”黄坝社区党支部书记黄家顶说,现在每逢清明、七一节等,不少人都会从颍上、凤阳、霍邱、利辛等地赶来缅怀英烈。
90年过去了,当地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借助扶贫政策,黄坝社区改善了4.9公里村内道路,修建了2个文化广场,通过流转土地,发展蔬菜种植,实现贫困人口176户418人全部脱贫。这些都是在烈士精神引领下的光辉成就。
结语
参观完烈士纪念碑,实践队员们感慨万千。在为国家奉献的一生中,黄子贞等人用他们对党的忠诚热爱、无畏的斗争精神、永不言弃的奋斗精神,出色地完成了各项任务,为党建立新中国的事业和红军政治宣传工作做出了杰出贡献,他们的英名永远铭刻在中国人民的心中。
回望历史,眺望前方,作为中国青年的实践队员们必须始终延续红色血脉,不断发扬前人们不朽的精神力量,用党的奋斗历程和伟大成就来鼓舞斗志和指引方向,用党的光荣传统和纯粹信仰来坚定信念和凝聚力量,用党的历史经验和实践创造启迪智慧和砥砺品格,继往开来,砥砺前行。
http://www.dxsbao.com/shijian/402720.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