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社会实践 >

安徽学子三下乡:缅怀先烈敬英雄,红色精神代代传

来源:安徽工业大学管理科学与工程学院 作者:田可可 刘瑜

学习红色党史,传承红色精神。为增强青年学生振兴中华的责任感和使命感,7月15日,安徽工业大学管工学院寻访红色资源大学生社会实践团队来到六安市金寨县的红军广场,进行实地参观学习。

站在红军广场景区门口,实践队员们怀着对革命先烈的缅怀之情进行了庄重的敬礼仪式。在炎炎烈日下,走进金寨县烈士纪念馆,入目便是笔直矗立着的五星红旗在风中飘扬,半空中冉冉升起的红星与红军广场浩然的正气相呼应,顿时让前来实践学习的队员们肃然起敬。红军广场位于安徽省金寨县城区中心,占地面积25万平方米。其将塔、馆、堂、碑、墓园、广场融于一体,是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全国重点烈士纪念建筑物保护单位、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全国红色旅游经典景区、国防教育基地。

走进广场,在广场前往纪念塔的步道上可以看见很多浮雕。在附近老人的讲解下,实践队员了解到这名为“杜鹃花”的浮雕是由杜鹃花和11颗星星组成,火红的杜鹃象征着革命在这片红色热土上的燎原之势,穿插其中的11颗星星寓意着金寨先后诞生和组建了11支红军主力部队。“这组浮雕是由松鹤、祥云组成,33只松鹤寓意着在金寨诞生的中国工农红军第11军33师,那是金寨县爆发的六霍起义胜利后诞生的第二只红军主力队伍。”同为前来参观的老红军面对着旁边名为“松鹤”的浮雕如是说道。

穿越浮雕后,迎面是一段59阶的台阶。据台阶旁的雕塑介绍,59阶台阶寓意着在金寨诞生的59位共和国开国将军。其中上将1位、中将8位、少将50位,位全国第二,金寨也由此成为全国著名的将军县。走完59阶台阶后又遇见一段50级台阶,寓意着为创建新中国英勇牺牲、被追认的金寨籍县团级以上的500多位革命烈士。走上这50级台阶后,映入眼帘的是一座宏伟的浮雕,这组浮雕是以“浩气长存”为题,展现着金寨境内爆发的立夏节起义(又称商南起义)和六霍起义的情景,以及相继诞生和组建的中国工农红军第11军32师和33师。它们是金寨境内最早成立的两支红军主力队伍。浮雕寄托了人民对英雄的缅怀之情,英雄浩气,永世长存。走过这个浮雕,先后经过25级和28级台阶拾级而上,分别寓意这在金寨组建的中国工农红军第二十五军和在金寨重建的中国工农红军第28军。

走完台阶后,看到金寨县革命烈士纪念塔,抵达了金寨县革命博物馆。馆内有很多逝世的红军干部照片、革命事迹介绍。博物馆出口处正是洪学智将军纪念碑和在抗战中牺牲的先烈们的墓碑,实践队员进行了庄重的鞠躬仪式,以表达对先烈的缅怀之情,同时了解他们的生平。他们用青春乃至生命,记录着一个又一个峥嵘岁月里的故事。

本次实践,实践团队的感悟正如鲁迅先生曾说过的那句话一样:“愿中国青年都摆脱冷气,只是向上走,不必听自暴自弃者流的话。能做事的做事,能发声的发声。有一分热,发一分光,就令萤火一般,也可以在黑暗里发一点光,不必等候炬火。此后如竟没有炬火,我便是唯一的光。”中国青年当在最绚丽的年纪深入学习红色党史,传承与发扬红色精神,立高远之志为追逐自己的梦想而努力奋斗,争做新时代中国的优秀接班人。

http://www.dxsbao.com/shijian/403486.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

相关内容

“数字辛追”——科技唤醒沉睡千年的历史

2025年2月7日,河海大学经济与金融学院“数智弘文”数字人赋能传统文化调研团实地探访了湖南省博物馆,深入了解了融合前沿科技与深厚历史文化的辛追夫人数字人项目。据湖南省博物馆工作人…… 河海大学数智弘文 河海大学商学院查看全文 >>

“数字华章,文脉传承”:数字人赋能传统文化传播调研团开展社会实践

参观结束后,调研团与上海博物馆数字化团队交流,了解到“小可”背后集成强大的大模型能力和海量文物知识库,依托便携式导览终端,深度集成导览终端、计费系统和语音系统。为深入贯彻党…… 河海大学数智弘文 河海大学商学院查看全文 >>

数字人“小可“助阵古埃及文明展 河海大学学子调研AI赋能文创新模式

上海博物馆“金字塔之巅:古埃及文明大展”近日迎来特殊参访者——河海大学“数智弘文”数字人赋能传统文化调研团。他们在数字人AI导览员“小可”全程引导下,完成了一场人工智能与文化遗…… 河海大学数智弘文 河海大学商学院查看全文 >>

数字华章,文脉传承”:河海大学“数智弘文”调研团开展多地实践

“数字华章,文脉传承”:河海大学“数智弘文”调研团多地实践总结为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河海大学“数智弘文”数字人赋能传统文化…… 河海大学数智弘文 河海大学商学院查看全文 >>

推荐内容

“数字华章,文脉传承”:数字人赋能传统文化传播调研团开展社会实践

参观结束后,调研团与上海博物馆数字化团队交流,了解到“小可”背后集成强大的大模型能力和海量文物知识库,依托便携式导览…

探秘语言景观,延续爱国火炬

2025年1月13日至1月20日,广西师范大学文学院/新闻与传播学院语言景观实践队赴凭祥市开展友谊关“爱国”景观的情感机制调研,感…

河海学子源泉工程回校宣讲

河海大学源泉工程团队宣讲活动报道2月17日,河海大学源泉工程团队在学校礼堂举办了一场精彩的宣讲活动。团队成员韩孟昀、郑钧…

地理与环境学院开展“沂蒙精神进校园 凝聚奋进新力量”宣讲活动

为了让同学们深入了解沂蒙精神的内涵,传承红色基因,激发同学们的爱国热情和奋斗精神,2月23日,聊城大学沂蒙精神红韵志愿宣…

地理与环境学院开展乡村教师访谈社会实践活动

为记录乡村教育变迁历程,弘扬乡村教师的坚守精神,深入挖掘乡村教师的教育故事,寒假期间,聊城大学地理与环境学院2024级4班…

最新发布

安徽学子三下乡:胸怀百年风华,恰是传承践行
如果一个城市有颜色,那么浙江嘉兴的专属颜色就是红色。城南边上的湖叫南湖,曾经是乾隆六次下江南必来的地方。因为杜牧那首“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故南湖上的楼取名烟雨楼。停在南湖上的那艘…
安徽学子三下乡:探访唐氏竹编,弘扬传统技艺
7月13日,安徽工业大学管理科学与工程学院暑期社会实践广德地区团队来到安徽省广德市东亭乡,探访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高峰唐氏竹编》。此次调研前,实践队员们提前做好功课,了解到广德唐诗竹木艺术品编…
增强防火意识,共建平安家园
2021年7月20日起,南京师范大学能源与机械工程学院张世超同学正式在自己家乡的乡政府展开本次暑期实习工作。20天以来,张世超同学积极参与乡政府的防火宣传工作,最终于8月5日结束了本次实习活动。7月19日,张世…
湖北学子三下乡:悠悠家访路,情系万千家
“家”,一个温馨的字眼,一个和谐的象征,家的港湾是每一个人都心心相依的。在每一个父母的眼中,孩子都是自己最美的期盼,从牙牙学语开始,父母和子女就是彼此赠与的最佳礼物。湖北第二师范学院“京鸿”志…
安徽学子三下乡:敬革命英烈,愿薪火绵延
为缅怀先烈伟绩,传承革命精神,7月21日安徽工业大学管工学院赴合肥党史实践团队前往了蜀山烈士陵园开展了以“寻访先烈足迹,学习党史文化”为主要内容的活动。实践当日碧空万里,经过一个多小时的公交路程,…
乡土墨色,文化传承
本次暑假,“聪聪明明”队进行“体悟传统魅力,传承优秀文化”社会实践活动,以“实践出真知,实践长才干”为口号,在河南许昌、山东菏泽、浙江温州、山东聊城等地开展。聪聪明明队通过线下分工、线上共享的…
法桐絮社会实践个人实践总结
自2021年6月10日确定选题,小组投入大量精力到搜寻信息中去。首先第一步是联系导师,经过官网研究方向搜寻、联系相关院系同学推荐导师等的步骤后,最终确定联系环境院陈赟老师成为我们本次实践的导师。考虑到…
安徽学子三下乡:红船渡江,薪火长存
为深入了解渡江战役这一段历史,培养青年红色精神,加强青年对国家的责任感,安徽工业大学管理科学与工程学院赴嘉兴、合肥党史学习实践团队于8月6日赴合肥渡江战役纪念馆开展以“发扬渡江精神”为主题的社会…
飞絮纷扰,共谋良策 ——絮翩跹团队调研心得体会
近年来,由飞絮引起的城市绿化问题备受关注,其影响之大,事关民生,每到暮春时节,飞絮飘落入口鼻便容易导致一系列呼吸道疾病,令人苦不堪言。旨在助力建设美好城市、推进环境治理进程,南京师范大学能源与…
安徽学子三下乡:光荣在党50年,听党话跟党走
7月22日,安徽工业大学管理科学与工程学院返家乡社会实践队,赴宿州开展了“光荣在党50年”老党员寻访活动。退役老党员,鼓励同学们携笔从戎在安徽省宿州市埇桥区符离镇四山村,经地村委会的帮助下,队员们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