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系党史缚漳龙 团结一心抗“洪”“毒” 8月16日是河南财经政法大学计算机与信息工程学院赴安阳市林州市党史学习暑期社会实践团开展线上暑期实践的最后一天,在团队成员的积极配合和不断学习情况下,线上实践取得了显著成功。团队成员们不仅学习了红旗渠精神,更学会了如何在以后的生活中实践红旗渠精神。回顾郑州暴雨和经历郑州疫情后,团队成员对于抗灾精神和防控精神有了更加深刻的认知,达到了实践目的。 8月10日团队成员在线上开展了第一钉钉学习会议,学习的主要内容是有关林州红旗渠不易的建造过程,辉煌的党史以及红旗渠精神的实践内容。 “林县人民多奇志,誓把山河重安排!”1960年2月10日,林州开始实施“引漳入林”工程,经过十年苦战,仅仅靠着一锤、一铲、两只手,在太行山悬崖峭壁上修成了全长1500公里的红旗渠,被誉为“世界第八大奇迹”。在其修建中形成了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团结协作、无私奉献的红旗渠精神。 红旗渠精神是一面光辉旗帜,昭示当今时代必须始终坚持和加强党的领导不动摇。 在中国最艰苦的岁月,面对缺钱、少粮、物资匮乏的困难,在林县县委的领导下,广大人民群众始终坚守“人民紧跟共产党,改造山河有力量”的信念,从开始的引漳入林工程,到盘阳会议后正式命名为“红旗渠”,林县县委始终传达出“坚持党的领导,高举红旗向前进”的强烈信号,这也是红旗渠能够顺利建成通水的重要保障。团队成员深刻意识到红旗渠修建的不易,并努力将红旗渠精神在以后的生活中深刻运用。 8月11日至8月12日团队成员在线上组团观看电视剧《红旗渠》,观看后愈发觉得身上的担子之重,“禹禹独行,历久弥新”,“自力更生,无私奉献” 河南财经政法大学计算机与信息工程学院赴安阳市林州市党史学习暑期社会实践团将矢志不渝的学习红色精神,传承红色基因,承担起大学生应有的责任,担当,使命。 8月13日团队成员在线上开展了“暴雨无情人有情 患难之间见真情”会议内容,回顾郑州洪水的始末过程,深刻学习中国人民在灾难面前团结一心抗灾救灾的伟大团结精神和坚忍不拔的伟大抗灾精神。 针对河南省连降暴雨引发险情,消防战士、警察、公职人员马上投入战斗状态,以“来如雷霆收震怒,罢如江海凝清光”的气势救人民于水火,奋不顾身参与抢险。落实了“汛情就是命令,防汛就是责任”的防控精神,为河南救援注入了真情和力量。实践团实践队员们在面对这样感人的场面,内心充满了感动和震撼,“灾难无情人有情”,中华民族团结互助英勇顽强的精神已经深入骨髓化作血脉和脊梁,相信一定可以战胜一切! 8月14日团队成员继续在线上开展“风雨同舟 患难与共”灾后重建的学习内容,人民警察,人民子弟兵,志愿者都在其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帮助郑州一步步走出灾难,战胜洪水,渡过难关。 8月15日团队成员在线上开展“把灾难当教材 与祖国共成长 ——疫情防控不松懈”主题疫情防控学习内容。中国人民向来就是一方有难八方支援,无论是前一段时间的洪水还是这次的疫情,相信在大家的共同配合下终将过去,终将获得最终的胜利。在郑州疫情爆发后,团队成员王文超,蒋智文参加了所属地的疫情防控志愿活动。在疫情防控如此艰难的阶段。 8月1日至8月15日,全市开展全员核酸检测已经4轮,部分重点人员的核酸检测已经5轮,学习正确防控疫情方法和防控精神是线上会议的关键所在。在居家隔离的情况下,团队成员积极响应政府号召,做到“非必要不出门”的要求。团队成员王文超在疫情志愿活动结束后说道:“我深刻的感受到了我们党和国家人民的凝聚力向心力。国家发布命令,人民群众跟着国家的脚步一致向前。不给国家添乱,不给社会造成负担。是我对于我们国家人民最深刻的感悟。”蒋智文也说道:“这是一场全民动员、众志成城的“疫情防控阻击战”。在这场“战斗”中,无数志愿者奋不顾身,敢为人先,给我的印象非常深刻。这次志愿者让我经历了许多,愿我们亲爱的祖国早日战胜疫情!”两位团队成员是学习的榜样,是在疫情面前不退缩,积极向前的优秀楷模! 8月16日是团队线上实践的最后一天,总结了这一周来的学习内容和丰硕的学习成果。不仅对于红旗渠精神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也让每位团队成员认识到了自己身上责任之重,让每位团队成员更加珍惜生活,热爱当下。在学习防汛精神过程中,团队成员对于一方有难八方来援,有了更加深刻而透彻的理解,在学习疫情防控精神的时候,感受到了党和国家以及人民的凝聚力和向心力,中华民族在面对疫情之时的万众一心。 经过这为期一周的线上实践,河南财经政法大学计算机与信息工程学院赴安阳市林州市党史学习暑期社会实践团对于自身,对于“多难兴邦”的理解变得更加深刻,此次线上实践取得了显著效果,达到了预期实践目的。
http://www.dxsbao.com/shijian/403551.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
近日,一堂别开生面的数学公益课在长沙市浏阳市永安镇一托管所的教室里展开。这是一堂由湘潭大学数学与计算科学学院主办的返家乡社会实践活动中的趣味数学课,旨在通过趣味教学,激发小……
盛文琼 湘潭大学数学与计算科学学院查看全文 >>
“数说万物,用数字解读伟大长征路”主题教育活动于2025年2月14日星期五在青罕中学圆满举行。(一)数说万物,用数据勾勒长征轮廓长征,从1934年10月中央红军从江西瑞金出发,到1935年10月抵达……
何新蕾 湘潭大学数学与计算科学学院查看全文 >>
2月13日,长安镇中心小学的课堂上迎来了一场别开生面的数独公益课。本次课程旨在通过趣味十足的数独游戏,激发孩子们对数学的兴趣,培养他们的逻辑思维能力。课堂上,授课老师充分考虑了……
王乐怡 田健玲 湘潭大学数学与计算科学学院查看全文 >>
2025年1月26日,教室里洋溢着活跃而热烈的气氛,一场以“数说万物,趣味课堂”为主题的特色教学活动在陕西省渭南市太要社区精彩上演,为学生们带来了别开生面的数学学习体验。此次活动旨在……
余展鹏 湘潭大学数学与计算科学学院查看全文 >>
为了构建文化、生活、实践“三维一体”的情境数学场域,引导青少年在世界万物情境中提升数学核心素养,努力成为全面发展的新质人才。7月10日上午,湘潭大学七彩假期志愿服务团以“‘数’……
彭江涛 张少娴 湘潭大学数学与计算科学学院查看全文 >>
7月12日,湘潭市三义井社区活动室迎来了一场别开生面的活动——“一日雷锋活动”与“融合数学思维的音乐之旅”趣味数学课。本日活动由湘潭大学“数”说万物实践团精心策划并执行,旨在通……
梁穗 张少娴 湘潭大学数学与计算科学学院查看全文 >>
炎炎夏日,热情如火。7月11日上午,湘潭大学的“数”说万物暑期实践团队,带着知识的种子和教育的使命,踏入了充满活力的三义井社区。他们以“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为蓝图,精心策划了一……
刘珍利 张少娴 湘潭大学数学与计算科学学院查看全文 >>
“根据行军里程和耗时估算,红一方面军平均每分钟要走19.5米……”7月10日,湘潭市三义井社区活动室“数说长征”课堂上,小朋友们沉浸于在红色故事中学习数学知识,模拟“长征路”徒步行走……
罗宁子 罗俊雪 张 湘潭大学数学与计算科学学院查看全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