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社会实践 >

武汉学子三下乡:家访——让爱进入“无形的课堂”

来源:湖北第二师范学院文学院京鸿志愿服务队 作者:余文洁

家访是一条心灵之路,让老师走进每一个孩子的故事。家访是一座稳固的桥梁,让孩子步入师生关系的和谐殿堂。教师和孩子大手拉小手,走过动人的岁月。在传统观念看来,“家”和“课堂”并非和谐交融的场合,孩子们从家中迈向学校的方向,告别亲人们的“众星捧月”,阔别在家中轻松自由的环境,来到学校学习知识、接受管理。而家访恰似一条纽带,把家与学校轻盈地联结起来,两头都倾泻出温暖的爱意,小小的孩子在这条纽带上行走,被家人的温暖、学校的关爱浇灌着,缓慢而坚定地成长为善良、懂得感恩的人。

汪雨菲,一个身形瘦小、脸上总是挂着腼腆的笑容的小男孩。尽管才上小学一年级,但是身边总是带着比他幼小的妹妹,兄妹俩十分亲密,作为兄长,他关爱自己年幼的妹妹;在学校里他肩负小组长的职责,在组内,他主动照顾身边的同学。虽然年龄尚小,但是汪雨菲身上总有一种“小小男子汉”的自觉和担当。这是一个怎样的家庭培养出的孩子呢?带着这样的疑问,我们展开了家访活动。

一间小小的平房,并不宽敞的客厅当中摆放着一张破损的木桌,几把低矮的木凳,构成了一个平日兄妹俩和奶奶一同休闲生活的场所,虽没有什么装饰品,但是房屋整洁干净,可以想象到每日都有人在这一片小小天地进行整理和清扫。兄妹俩在客厅中嬉戏打闹,妹妹汪雨桐从凳子下抱出一条毛茸茸的小狗向我们展示:“它叫豆豆呦!”

为了让家访效果达到最好,在家访前我和另外两名志愿者共同拟定了一份调查问卷,主要涉及孩子们的兴趣爱好、学习习惯与学习状况以及未来的成长规划等,避免敏感、私密的问题,将重点聚焦在孩子的成长上。经过和汪雨菲的奶奶的交谈,我们也了解到兄妹俩的基本家庭情况——父母在城区工作,因为平时工作繁忙,兄妹俩经常被寄养在奶奶家里,奶奶身体状况并不乐观,腿部有疾病,手术过后腿部很长一段时间不能弯曲,平日还要照料汪雨菲、汪雨桐兄妹俩,难免有些忙不过来。老人家在永兴街道上独自经营着一家便利店,向外出售饮料、雪糕和日常用品等,平日的生活很简单,主要围绕着孙子和孙女打转。

这次家访给我留下的印象十分深刻,由于自己曾经也是留守儿童的原因,我对这些孩子和家庭的感触会更加敏感,“留守儿童”这一现象在中国是一种普遍而又特殊的现象,在经济压力的促使下,留守儿童的父母一辈需要离开家乡和孩子,到更加发达的地区务工就业,子女只能留在老人的身边,这种家庭“中间层”的断裂和缺失,对于儿童的成长和身心发展是不利的。但是这背后又有多少无奈和心酸!让我不由得想起了自己在江浙地区务工的父母,一家人只能在过年的时候团聚,这种体会凝聚了每一个“留守儿童”在留守岁月的敏感和委屈。因此我们在教学过程中也格外注意孩子们的心理健康。

另外,透过家访我体会到了电访所不能达到的效果。当面的促膝交谈和电话里的听声不见面,效果和感觉是完全不一样的,登门家访是联系情感的桥梁,家访在教育上能够让学校、教师和学生家长打成一片,感情亲切融洽,也有利于教学工作的进一步开展实施,我们的工作也能够更加得心应手。我深刻体会到作为教师,需要和家长保持密切联系,决不能割裂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的联系,如果家长和教师能够相互学习、相互信任,结成家庭校园教育同盟,我们的教育会获得巨大的成功,总之家访让我受益匪浅,让我透过家庭的氛围了解到了孩子们性格和习惯养成的原因,这样就能够从根源入手,进一步加强对学生的教育。

无论怎样的一个孩子,他的成长都离不开“爱”,这种爱既来自家庭,也来自学校,只有真诚的关怀和爱护配合无私的爱,才能促进孩子们的健康成长,对于单亲家庭的儿童或者留守儿童,我们作为教师应当时刻关注他们,既要做他们的老师,又要做他们的父母,多给生活上的温暖照顾,多给他们精神上的坚强支持,让他们能够独立坚韧地成长。

一次家访,让我看到了朝夕相处的孩子们的另一面,我们在感慨家庭和教育资源差异的同时,也坚定了为孩子们带去新视野、新角度的信念,每当看到这些孩子,也好像看到了自己敏感的童年,我希望可以用一些自己相同的经历去治愈这些脆弱又坚强的孩子们,让他们在并不肥沃的土壤中,仍然可以开出属于自己的鲜艳花朵!

http://www.dxsbao.com/shijian/403687.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

相关内容

助力乡村振兴,江农学子开展特色社会实践活动

2024年1月8日,江西农业大学的一群学子深入飞剑潭乡,开展了一场以“助力乡村振兴,青春在行动”为主题的社会实践活动。此次活动旨在发挥大学生专业优势,为乡村发展注入新活力。活动期间…… 晏炳泰 江西农业大学园林与艺术学院查看全文 >>

社会实践活动走进社区,大学生助力环境保护与志愿服务

为了响应社会责任,江西农业大学的志愿者团队在近期展开了一次以“环保与社区服务”为主题的社会实践活动。活动地点选在了新建社区,旨在提高居民环保意识、改善社区环境,并为社区老人…… 晏炳泰 江西农业大学园林与艺术学院查看全文 >>

大学生走进社区,助力老年人生活‌

近日,安阳日报小记者中心组织了一次特别的社会实践活动,旨在通过实地走访和志愿服务,帮助社区内的老年人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提升他们的生活质量。此次活动得到了社区居民的广泛好…… 缪鹏万 江西农业大学园林与艺术学院查看全文 >>

青春温暖夕阳,关爱老人社会实践活动顺利开展

近日,江西农业大学的学生开展了一场充满温情的关爱老人社会实践活动,用实际行动传递温暖与关怀,展现了当代青少年的社会责任感。活动当天,学生们早早来到社区,分成几个小组,分别进…… 缪鹏万 江西农业大学园林与艺术学院查看全文 >>

我校学生积极投身社会实践,展现青春担当

2025年2月,我校学生积极参与多种社会实践活动,在不同领域发挥自己的光和热,用实际行动诠释了当代学生的社会责任与担当。此次社会实践活动形式丰富多样。其中一部分学生参与了社区志愿服…… 晏炳泰 江西农业大学园林与艺术学院查看全文 >>

深入社区,传递温暖与知识

清晨,阳光洒在同学们充满朝气的脸上,他们怀揣着热情和精心准备的各类物资与资料,踏入了社区。一进入社区,同学们就迅速分成几个小组展开行动。志愿服务小组的同学们首先来到了社区的…… 缪鹏万 江西农业大学园林与艺术学院查看全文 >>

关爱孤寡老人,践行社会责任

为弘扬中华民族尊老、爱老、助老的传统美德,走进社区,开展了关爱孤寡老人的社会实践活动。活动前期,团队成员通过与社区工作人员沟通,详细了解了孤寡老人的基本情况,并精心准备了慰…… 晏炳泰 江西农业大学园林与艺术学院查看全文 >>

社区环保行,青春在行动

为增强社区居民环保意识,营造绿色和谐社区环境,我积极参与了社区环保社会实践活动。活动当天,同学们早早来到社区,分组展开行动。有的同学拿着垃圾袋和钳子,仔细捡拾路边、草坪的垃…… 缪鹏万 江西农业大学园林与艺术学院查看全文 >>

推荐内容

邢台市博物馆举办大学生返家乡社会实践活动,助力当地文化宣传

2025年1月10日至1月21日,邢台市博物馆迎来了一批特殊的工作人员——刚刚返回家乡的大学生们,他们利用寒假时间参加了“返家乡…

通大杏林学子:金香盈盛地,桔韵助农忙

近年来,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号角在华夏大地全面吹响,广西融安县依托当地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将金桔产业作为乡村振兴的主导产…

“百千万工程” 新传华韵突击队:深耕连山福堂,点亮壮瑶文化传承之光

2月13日至2月16日,华南师范大学“百千万工程”突击队之新传华韵队伍,在清远连山壮族瑶族自治县福堂镇开展了为期四天的实践活…

创新领航,数智赋能

在数字化转型加速与新质生产力蓬勃发展的时代背景下,数智化财务成为会计学、财务管理领域的前沿探索方向。为促进高校人才培…

冬日暖阳,情满养老院

冬日暖阳,情满养老院2月9日清晨,山西省迎来了新年的第一场雪,银装素裹的美景为城市增添了几分冬日韵味,但也给人们的出行…

最新发布

重走红色之路,体验革命艰辛
为庆祝建党100周年,扎实开展好党史学习教育,丰富学习教育形式,不断推动党史学习教育往深里走、往心里走,6月24日,湖北第二师范学院计算机学院“重走红色足迹”实践队赴武汉辛亥革命武昌起义纪念馆等地参观…
情暖京山:感谢每一次离别
8月2日,由于国内疫情形势严峻,我所在的湖北第二师范学院“京鸿”志愿服务队积极配合国家防疫需要,提前结束了支教活动,全体大学生志愿者按要求返回家乡。在接到通知时,我的内心非常复杂,一方面我迫不及…
一堂别开生面的课前教育
导语:如果说有一种情怀叫作支援基层教育;如果说有一种青春叫作奉献自我、投身热爱;如果说有一种人群叫作当代大学生、青年志愿者,那么串联起来,便是在最美好的青春年华奉献出一首辉煌的诗歌,这篇诗歌华…
走进改革故地,致敬革命英雄
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一招,也是决定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一招。为了更好地了解新时代改革开放的新篇章,7月11日,安徽财经大学筑梦小岗实践团前往凤阳县小岗…
禹心实践队Day9:十大国粹之瓷器
8月16日,禹心夏令营迎来了第九次主题课——十大国粹之瓷器。本次课程设计是为了让同学们了解瓷器的起源与发展历程,认识不同时期文化不同以至于瓷器工艺特点,了解瓷器的维修和养护,认识中外瓷都,通过瓷器…
每个孩子都是一本缤纷多彩的童话书
7月13日,我们上百名来自湖北第二师范学院“京鸿”志愿服务队的大学生志愿者从各自家乡千里迢迢赶赴同一个目的地——湖北省京山市,为了同一个支教梦想,在京山地区开展了为期一个月的支教活动,在这一个月的…
七月盛夏,你我同行
2021年7月10日,为了提高大学生的综合素质,让农家书屋这一公共文化供给模式有效助推农村文化-经济良性循环发展,助力乡村文化振兴,湖北师范大学踏浪岁华实践队前往调研点——大冶市殷祖镇朱铺村开展为期三天…
情暖京山:最美的青春
7月12日,我们上百名来自湖北第二师范学院文学院“京鸿”志愿服务队的大学生志愿者理好行囊,整装待发,从全国各地向着同一个目标——湖北省京山市学而去,开启了为期一个月的支教生活,时间如同白驹过隙,眨…
重温改革历史,续写新颖篇章
40多年前,中国开启了改革开放,从此中国的面貌焕然一新。为深刻认识改革开放的历史意义、时代意义,7月11日,安徽财经大学筑梦小岗实践团前往凤阳县小岗村开展社会实践活动。团队成员采访了小岗村村支部工作…
武汉学子三下乡:爱心支教行,温暖孩童心
7月12日,作为湖北第二师范学院文学院“京鸿”志愿服务队的一分子,我从家乡前往京山市永兴街道永兴小学,追寻自己的支教梦想,投身于为期一个月的支教活动,为当地的孩子们带去更加优质的教育资源,带去爱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