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开放后城市化发展迅速,在经济飞速发展遍地是黄金的年代,年轻的人们涌向城市,去寻找自己新的发展机会。而他们的身后留下了一群老人和孩子……此次调研,我们把目光放在了城市化浪潮后,无人问津的守望者身上。曾留守大学生是一个极其隐蔽但特殊的群体。他们其实就在我们身边,有的人积极乐观,而有的人沉默寡言。来自原生家庭的遗憾以及原生父母的成长缺失对他们的性格多多少少产生了一些影响。
一个人的发展是具有阶段性的连续过程的,有留守经历的大学生因早年父母陪伴的缺失或严重不够导致的一些问题也势必会影响下一个阶段的健康成长。曾有学者对“留守儿童”的研究指出:假如留守儿童未能得到父母的关爱,缺乏最基础的社会支持,他们更容易滋生不良情绪和心理问题。在我们的调研过程中,我曾对身边一位行事风格很酷的女孩子进行访谈,他一直是一个外冷内热的女生,对待别人的态度一直是不冷不淡。还记得访谈时她对我说了一句“亲情对于我来说就是可有可无的东西。”这句话刺痛我的心,这个看似很坚强的女生,内心一定有很多的不为人知的伤痛。而他对自己的形容也是刀子嘴豆腐心。长期缺少关怀的成长环境,早已使他不再对其他人抱以期望。于是在自己和他人之间建立起一座高高的城墙。“也许不再报以太多希望,就不会被伤害了吧!”她撇开脸,看着窗外说。也有一些同学,在长大的过程中,他们也渐渐明白了当初父母离开的原因与苦心,内心渐渐不再那么尖锐,他们尝试着与原生家庭和解。但当我们问起是否有成长缺憾时,他们却保持沉默。对于曾有留守经历的大学生来说,当我们问及你是否会让你的孩子成为留守儿童时,他们的回答不约而同的选择了否。现实是很残酷,竞争是很激烈,内卷是很压迫,但他们仍然选择陪伴在自己的孩子身边,不让遗憾再次出现。不让自己的孩子成为曾经那个无助的影子,不让自己的孩子成为远去身后那个守望者。
很感激,也很高兴我们的调研让他们明白自己并非是孤独的那一个人。原来那个影子不只是自己一个人的。有那么多相似经历的人跟自己在同一时空长大。他们也会渐渐与原生家庭和解,与这个世界和解,与曾经那个倔强的自己和解。
每次的调研,都让我在心里反反复复的问自己,调研的意义到底在哪里?但此次调研,让我发现身边那些人并非看上去那么简单,每个人不同的经历组成了不同的个体,曾经所有的一切塑造了现在的这个自己,调研就是尝试着了解自己曾经不了解的人和事物。用另外一种崭新的目光和不同的角度去看待曾经的事物,你是否有了新的思考?这份情感的体验与心灵的共鸣,是否会成为你新的成长动力?引导他人正视自己的内心,在为他人指明一些光亮的同时,你是否也有了新的方向?至少在我这里,这些答案是肯定的。
这一次,我们不会再成为守望者了。
http://www.dxsbao.com/shijian/403739.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