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社会实践 >

相遇支教,青春有你

来源:湖北师范大学文学院 作者:湖师文学院

相遇支教,青春有你

□闫颖(文学院1903班)

“碧光连天,荷花馥香,对景兴怀,乐意情长……您们不顾天气炎热,不顾个人利益,不顾路途遥远,抱着一颗赤子之心,来到军垦农场。孩子们在这个暑假里多亏了您们辅导学习,学到了很多知识和做人的道理。感谢您们无私奉献的精神,用辛勤的汗水哺育了我们下一代……”这是学生的爷爷,一位古稀老人,写的一封感谢信,一封手写书信,字字满满情怀。我想,这封家长送来的真挚动人的信,是我们支教二十天所有努力与付出最好的见证。2021年7月10日,湖北师范大学文学院文化速递实践队来到阳新县军垦中学,开展支教实践。在这里,我遇见了支持我们的学校领导们和学生家长们,支教实践才得以顺利开展;遇见了一群活泼可爱的孩子们,才有了五彩缤纷的支教之旅;遇到了一路同行、惺惺相惜的队友们,我们互帮互助,结下了深厚的友情。青春之花在支教的枝头绽放,青春路上一路有你,不虚此行。

爱心支教,传递梦想

在“我的梦想”主题班会上,孩子们在黑板上写出“我想成为像钟南山一样的人”、“我想当老师”、“我要上浙江大学”、“我想当解放军”的梦想,稚嫩的笔,却坚定有力。我不禁在思考,我们的支教活动,在孩子们的人生中能发挥什么作用呢?

在课程上,我们安排了论语、汉字、成语、普通话、英语等智育课程,还有民俗文化这样富有中华传统文化的特色课程,体育、美术、音乐这样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课程,更有防疫、交通安全、环保小卫士、性教育等各种各样贴近生活与时代的主题班会,以丰富课堂形式,开阔学生眼界,我们还负责辅导学生暑假作业。孩子们是祖国未来的花朵,而这些智育、美育、体育课程就是浇灌花儿的养料和水分,老师就是这浇灌花儿的园丁。虽然这短短二十天并不能做很多,但我希望这些课程是打开孩子们学习兴趣的一把钥匙,希望我们的努力能成为一颗颗梦想的种子,种进孩子们的心里;希望这段支教记忆是夜空中一颗颗闪闪发光的星星,温暖彼此,照亮前方的路。我感到骄傲与自豪,因为我们正在做一件有意义、有价值的事,助力乡村教育,推动乡村文化振兴,我们在行动!

感恩支教:“老师,给你”

我记得有一次课堂小游戏,写对所有老师的姓,可以得到一个饼干作为奖励。一位男同学完成了挑战,得到一包饼干,随即递给旁边的我,说:“老师,给你。”细节见真情,一个小小的举动,顿时我的心中充满暖意,因孩子们太调皮的烦恼也消失不见了。我还记得最后一天结业典礼彩排上,一个小女孩突然跑到我的旁边,塞了一张卡片到我手里,说:“老师,给你。”随即害羞地跑开了,我打开纸片,一幅色彩鲜艳的画映入眼帘:蓝色的天、火红的太阳下,画着老师穿裙子的自画像,并配字“老师,谢谢你教我汉字课,我们有缘再见”。虽然被汗水包裹着,但那一刻,我是惊喜的,感动的,所有的付出在那一刻感觉是值得的。后来得知,她还给每一位支教的老师都画了一幅画像,并写了感谢老师的信。这是一群多么懂事、懂得感恩的孩子啊,在相伴的二十天里,不知不觉他们记住了我们,把我们当作老师,当作朋友,把我们的姓写在黑板上、纸上,把想对我们说的话画在了画中,写在了信里,把我们放在了心里,这大概就是当老师的幸福与价值。

其实作为一名小老师,我相信以真心见真心,我把他们放在了心上,曾经因担心上课没有吸引学生的兴趣而绞尽脑汁,曾经因为他们不遵守课堂纪律而凶过他们,曾经因他们课间的发生矛盾闹心不已,但我依然感恩能有这样的实践机会,成为支教队的一员来到这里,遇见这群可爱的孩子们,遇到一颗颗淳朴善良的心。

温情支教:雨中的伞

一天下午突然下起了大雨,雨势汹汹,没有要停的样子。考虑到雨如果持续下去,孩子们会有安全问题,队长决定停课,逐个联系家长来学校接孩子。有些孩子没有带伞,是支教老师打伞把他们送到校门口家长手中,如果是自己回家的学生,则由老师送回家。我看见老师几乎都是搂着学生走的,把伞偏向学生那一边,有老师回来全身湿透了,那倾斜的伞,是满满的爱与关心,也是对孩子们安全的承诺。生活中,老师的这把伞是爱,我想同样在教育中老师也应撑起一把伞,这把伞是智慧之伞,是用知识组合起来的,发挥智慧之伞的守护作用,让孩子们能用知识武装头脑,学会思考、树立创新意识,在蓝天下大展身手。我明白了教育不是冷冰冰的,是有温度的伞,是无怨无悔的奉献。

支教路上有你:陪伴是最长情的告白

我和队员们来自不同的地方,有着不同的成长背景,因为高考,来到湖北师范大学文学院,又因为实践活动——支教,我们从不同的年级、班级相聚在军垦中学,朝着同一个方向、同一个目标出发,在军垦中学相遇、相识、相知、相伴。我想我们很少再有这样的经历:一起完成同一个课堂:主教、助教、宣传助教齐心协力上好一堂课;一起在学校办公室里开会和备课,共同努力完成实践任务;一起在小黑屋里洗澡、晚上一起相伴着去上厕所,克服生活上的小困难;白天一起看蓝天上的白云、夜晚一起遥望的星空,一起憧憬着美好的明天。咬定青山,互助前行,因为有了队员的相伴,我才克服了刚来支教时的不适应,以优秀的队员为榜样,坚持下了这二十天。聚是一团火,散是满天星。结束之后,也许我们再难有机会相聚,为各自的事情忙碌着,但在军垦中学支教的这段光阴,会在我们的人生中闪闪发光,彼此的陪伴,也会回味甘甜。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小树长成大树变成木材不在一朝一夕之间,而培养一个人才更是需要很多时间。短短二十天里,其实我们并不能教孩子们很多知识,关于这些天的回忆也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变得模糊,甚至淡忘。但在这二十天里,我们一起开开心心度过了暑假的一段时光,相互陪伴了各自人生中的一小段路,只要都留下过一些美好的回忆,就是值得的。我记得一次以“我眼中的夏天”为主题的美术课上,一位小朋友的画很特别,引起了我的注意,大多数孩子们画夏日的池塘粉白的荷花、圆圆的荷叶、游来游去的小鱼儿,又或是夏日最好吃的西瓜、冰淇淋。而他画的是阳光、大海和沙滩,有趣的是他还画了简易小人躺在沙滩的椅子上,旁边标明了某某老师,原来他眼中的夏天是想和老师一起去看海!多么富有创意与奇思妙想的画啊,看来,他想和老师一起度过这样的夏天,这些天的朝夕相处是陪伴,正是陪伴拉近了我们心灵的距离。

每一堂课都是我们共同的成长,你们汲取知识,我们积累当老师的经验;课间我们一起放松,玩老鹰捉小鸡、下象棋,欢笑声响彻了整个夏天;放学回家等家长时我们坐在走廊的木板上,成为你的知己,畅聊人生。我们在暑假的相处中结下了深厚的友谊。我们陪伴了你们的童年里,你们也走进了我们的青春中,是你们,让我感受到了当老师的价值与幸福感,这个盛夏,与你们相遇,便是美好。

http://www.dxsbao.com/shijian/404309.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

相关内容

山东大学文学院“承文”赴四省八地传统文化创新推广活动成功进行

为促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广泛弘扬,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提升团队成员的合作意识与实践能力,2024年2月2日至2月18日,山东大学文学院“承文”赴四省八地传统文化创…… 何栩漾 山东大学查看全文 >>

文学院“循迹”赴江西新余关于文化旅游发展情况调研活动圆满结束

随着社会经济健康可持续发展,旅游业逐渐成为国民新的战略性支柱产业。在美丽乡村建设及乡村振兴的时代背景下,发展乡村旅游成为缩小城乡差距、盘活乡村闲置资源的新路径与新动力。2024年…… 于翘楚 山东大学查看全文 >>

山东大学文学院“爝火薪志”红色文化调研活动顺利举行

红色文化中蕴含着丰富的革命精神和厚重的文化内涵,深刻理解和把握红色文化的内在逻辑,盘活红色资源,促进乡村振兴,是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坚实支撑…… 于翘楚 山东大学查看全文 >>

我院“爝火薪志”红色文化调研团社会实践活动圆满结束

为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好红色资源,传承好红色基因”的指示精神,以青年担当传承爱国主义精神,以青年实践凝聚磅礴发展力量,2024年2月,我院“爝火薪志”红色文化调研团依托各地红…… 于翘楚、钟炜焘、 山东大学查看全文 >>

山东大学文学院“爝火薪志”红色文化调研团社会实践启动仪式顺利进行

红色文化中蕴含着丰富的革命精神和厚重的文化内涵,在乡村文化振兴的背景下,探究红色文化保护传播路径,是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世界优秀文化的继承、发展与创新。2月1日晚,山东大学文学…… 于翘楚 山东大学查看全文 >>

谨防短视频危害,营造健康网络环境

2022年3月28日至4月25日,短视频群体影响调查小组通过多次腾讯会议,研究确定调查活动主题和小组成员分工,并利用知网等线上平台以及学校图书馆收集资料并进行分析,通过问卷星等方式发放调…… 于翘楚 山东大学查看全文 >>

文学院“寻迹文化”暑期社会实践活动感想

这个暑假,我和来自学校各个学院的同学们一起加入了“寻迹文化”的大家庭中,为寻迹文化少儿人文导读课程的线上推广而一起努力。在本次实践活动中,我们经过慎重讨论后,最终决定选择线…… 张潇月 山东大学查看全文 >>

寻迹社会实践心得

随着暑假的到来,我们的实践团队也逐渐展开了我们的工作。近年来,“大语文”教育成为了热点话题,“大语文”致力于以课堂教学为轴心,向学生生活的各个领域开拓、延展,全方位地与他们…… 于翘楚 山东大学查看全文 >>

推荐内容

青春暖夕阳,大学生养老院社会实践故事

青春暖夕阳为弘扬中华民族尊老敬老的传统美德,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228实践团”7名学生志愿者于2025年2月1号-2025年2月6号…

红色基因,薪火相传——大连理工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赴辽宁省大连市

红色基因,薪火相传党的二十大及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是我们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重要指导思想。为了深入贯彻和落实这…

舞动东方芭蕾,青春续写灯韵——安财学子解码花鼓灯非遗传承密码

花鼓灯作为淮河流域孕育的传统民间舞蹈,因兼具灵动舞姿与深厚底蕴,素有“东方芭蕾”之誉。这一艺术形式历经百年传承,始终…

“数字华章,文脉传承”:数字人赋能传统文化传播调研团开展社会实践

参观结束后,调研团与上海博物馆数字化团队交流,了解到“小可”背后集成强大的大模型能力和海量文物知识库,依托便携式导览…

探秘语言景观,延续爱国火炬

2025年1月13日至1月20日,广西师范大学文学院/新闻与传播学院语言景观实践队赴凭祥市开展友谊关“爱国”景观的情感机制调研,感…

最新发布

文化振兴,我们在路上
文化振兴,我们在路上———三下乡心得体会□王若滨(文学院2002班)湖北师范大学文学院文化速递实践队于2021年7月10日在湖北省黄石市阳新县军垦农场开展为期20天的以“挖掘乡村文化,助力乡村振兴”为课题的支…
夏天的答案:一次寻找和守护文化的旅途
夏天的答案:一次寻找和守护文化的旅途□王贤达(文学院1901班)二十一天的义务支教和调研之旅,是从一道简单的选择题开始的。记得当初第一次踏入师范院校的时候,就和当时班里的团支书谈过参与支教的事情。…
第一次会议
为感受家乡深厚文化底蕴,传承家乡优秀传统文化,同时为明确成员任务,确保暑期传统文化实地调研活动的正常开展。8月19日晚,新能源学院有点着急实践队开展有关“体悟传统魅力,传承传统文化”调研的线上前期…
荆楚拾遗,薪火传承
荆楚拾遗,薪火传承□吴婉琴(文学院1905班)暑夏蝉鸣,万物可期。在这个即将升入大三的暑假,十分有幸可以成为学院“三下乡”实践队里的一员。相比上一次参与支教宣传工作的懵懵懂懂,我这一次更加有信心,…
寻访“匠人精神”,探求“语言致富”
“实地体验浏阳市特有的夏布文化,走进扶贫车间感悟夏布制作的点滴过程,一定很有意义!”为了亲身体验夏布的制作过程,感受用手工一丝一缕编织的夏布文化,中国石油大学(华东)文法学院“语”你同行实践队…
历尽千帆,归来仍是少年
历尽千帆,归来仍是少年□杨侠树(文学院2002班)在这“温风至,蛙蝉鸣,瓜果熟”的小暑时节。2021年7月10日,怀着去实践自己的初心和心里的那份冲劲,我和我的团队成员们踏上了湖北省黄石市阳新县军垦中学支教…
闽江学子三下乡:观塘东红砖古厝之美,感晋江海滨邹鲁之韵
中国青年网晋江7月12日电(通讯员:黄海林)7月8日-12日,由闽江学院海洋学院19级自然地理与资源环境专业学子组成的“百镇百村镇”乡村调研实践队“糖醋锦鲤”队,在余华老师的指导下,前往晋江市金井镇塘东村…
百年恰是风华正茂,青春奉献正当其时
百年恰是风华正茂,青春奉献正当其时——关于参与在阳新县军垦农场支教调研双轨并行“三下乡”实践活动的感悟□余慧君(文学院2002班)百年历史波澜壮阔,百年峥嵘历久弥新。在今年建党百年的历史交汇点上,…
广东医科大学急救队“急救护航,青春向前”三下乡准备工作开展
大学生网信宜7月25日电(通讯员赖波)2021年7月10日上午,广东医科大学急救志愿服务队“急救护航,青春向前”三下乡分队乘车来到信宜市东镇镇鸿泰新城,在队长家中整理相关物资。下午,分队队员前往信宜市金冠…
粗粝能甘,纷华不染
粗粝能甘,纷华不染□周冰云(文学院1903班)一路青山绿水,满程路途颠簸,穿越50余公里,历时90余分钟,文化速递实践队抵达湖北省黄石市阳新县军垦中学,开启20天的支教生活。我们怀揣着满腔的热血与好奇而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