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一名准大四的学生,在2021年这个暑假进行了大学生活中的最后一次社会实践活动。我时常在想,社会实践能让我们看见什么?在社会实践中我们又能获得什么?我们学到的知识又能如何应对或者解决这些社会问题?
本次社会实践我们关注于城市居民垃圾分类问题,垃圾怎么分类、如何分类、垃圾分类的宣传教育工作如何开展、分类后的垃圾如何处理,带着这些问题,我们深入社区进行了调研活动。
7月13日的早晨,一场大雨冲去了夏日的炎热,但却没有冲去我们对于社会实践调研的热情,我们在大雨带来的一丝凉意中进入国富祥庭小区,开展垃圾分类的调研。我们了解到国富祥庭小区是蚌埠市垃圾分类的一个试点小区,小区里面设置了一处生活垃圾定时定点投放处,并配有专门的人员进行管理。该投放处是小区唯一一个垃圾处理点,也就意味着所有的小区居民须先进行合理的垃圾分类,然后到该投放点处理生活垃圾。
通过与投放点的管理人员交流,我们了解到该投放点在上午和下午进行定时开放,在此期间居民按要求进行垃圾分类和投放。投放点的智能垃圾回收箱使垃圾回收利用得到了一定的普及,旁边的垃圾分类宣传也为垃圾分类进行了普及教育作用。随后我们和社区工作人员进行了交流,了解到小区的垃圾分类在目前的试点阶段得到了一定的成效,社区的环境也得到了较大的改善。
接着我们进行了居民入户调查,利用发放问卷和交谈的形式深入了解居民对于垃圾分类的态度和社区垃圾分类的实行情况。我们了解到在社区进行垃圾分类之初,部分居民觉得垃圾分类过于繁琐,认为没有必要,对垃圾分类保持消极态度;随着垃圾分类的宣传教育和小区垃圾处理方式的改革,居民对垃圾分类的态度也发生了变化;又看到在实行垃圾分类后,小区的环境得到了较大的改善,居民对垃圾分类的态度也越来越表示积极和赞成。如今的小区环境干净整洁,垃圾分类工作井井有条,居民垃圾分类意识不断提高,我想在这一变化过程中,有许多我们看不见的努力过程和宣传教育工作的开展。
从2017年《生活垃圾分类制度实施方案》的提出,到现在在社区得到试点和落实,在国家提倡垃圾分类的大背景下,我们研究城市居民垃圾分类情况,不能仅仅关注居民的垃圾分类情况,还要考虑到垃圾分类配套体系的建设。在加强居民宣传教育,落实个人垃圾分类的同时,思考如何完善垃圾分类配套体系建设,包括垃圾分类的后续收运、利用和处理等环节,以及如何将垃圾分类从试点社区辐射和落实到其他社区。
在这次社会实践调研的过程中,我不仅看到了社会发展的新样貌——垃圾分类走向我们的生活,还收获了一群可爱、有趣、认真的朋友。一群志同道合的人通过自己的努力和实际行动关注社会问题,剖析问题的原因,并提出解决方法和建议,用自己所学的知识服务社会,这就是新时代青年人的社会使命。
垃圾分类的后续处理和推广是我们需要思考的问题,一次社会实践活动,也许不能切实为社会做出什么贡献,也许还不足以改变一些现状。但是,这是一种鲜活的、富有生命力的初探,是对社会问题的一次发现和探索,让我们在实践过程中产生了对于社会现状的思考,我想这就是社会实践的意义吧。
http://www.dxsbao.com/shijian/404512.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