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践心得
作为祖国未来的接班人,大学生历史文化素养的缺失是一个值得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者予以高度关注的问题。在时代发展、社会进步的大背景下,当代大学生历史文化素养普遍下降的趋势中,提高大学生对此的重视必不可少,由此展开对部分大学生历史文化素养的调查研究。历史是一个永不枯竭的物质和精神的载体,是保留一个民族稳定形态的根本动力,而中国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是中华民族在中国古代社会形成和发展起来的比较稳定的文化形态,是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是中华民族的历史遗产在现实生活中的展现。
由此背景下,“千年风雨,勇攀高峰”历史文化调研小组于暑期开展并圆满结束。小组成员通过多种实践方式去感悟家乡当地的历史文化底蕴,品味历史人生,传承历史精神。在实践的过程中大家都有自己独到的见解与感悟。
由小见大,我们只是触摸到历史文化的一角,也就是在沙滩上捡起被海浪拍上岸的美丽贝壳的孩子,站在历史伟人的肩膀上的我们被深深震撼!通过这次实践我们明白了解历史的方式可以是多样的,可以是生动的,但最让我们受益匪浅的是感悟出来的思想。一个人是不能没有“根“,而这次实践活动恰恰让我们去注意到平时我们身边被忽视的文化之“根”。存在即合理,每个地方的文化底蕴既然存在就一定有存在的道理,只要我们用心去体会,就会明白它可能是激昂的,是虔诚的,是肃穆的,是浓墨重彩的。非常感谢这次活动让我们去了解到这个道理,在这个夏天我们都站在历史的长河旁,走过先辈走过的路,吹着文人吹过的风。
探访海盐历史文化风貌区,我们看到了古代“炼卤煎盐”、“晒海为盐”等海盐生产和盐民生活的多层文化场景,领略了先祖“煮海为盐”的历史文明,感受到了海盐的“结晶之美”,不由得对过去我国劳动人民的聪明智慧和不畏艰苦的顽强精神发出由衷的赞叹。拜访蔡和森纪念馆,我们好像与伟人来了一场跨越时间的对话,在纪念馆红色历史气息的围绕之中,看到了蔡和森对学习的热爱,希望通过学习改变自己和所有和他一样的人的命运的决心,投身红色革命事业时的的坚决与热爱。他的一生虽然没有提枪纵马,奋勇杀敌,但是他为中国革命贡献了自己的青春、自己的思想甚至自己的生命。他手中握的只是一支笔,但却比一支枪更有力量!通过调查高邮的历史,感受到了自春秋战国以来在同一片土地上的物是人非。不由得对我国的浓厚历史底蕴产生了深深的自豪感。游虞姬生态园,听沭阳民间对虞姬的传说佳话,公元前两百年左右的那段历史仿佛又涌现在我们的眼前,故地重游,如今的虞姬生态园优美和谐、舒适恬静。两千年前的佳话如今依然传颂在人们的口中,蕴藏到我们的历史文化之中。对白雀庵的探访,我们也近距离感受了我国第一大宗教——佛教的魅力。观音作为佛教中的代表,劳动人民对她有很多精神寄托,千手观音的影响力更是十分巨大。佛教文化早已成为我国传统文化密不可分的组成部分,是中国文化自信的三大资源之一。此次前行,我国传统文化再次深深地震撼到了我们的心。
这次活动下来我们小组成员都加强了对传统文化的归属感和认同感,明白了传统文化的重要性,在实地探访过程中,我们经历了与读课本不同的历史学习,重新感受到了历史的魅力与意义。对当今新形势下的优秀历史文化的学习与传承,我们积极做出对策,历史文化的学习融入到生活之中,做到不只是在书本上,更要在实践中去感受更有温度的历史与文化。中国的传统和文明需要传承。这是中华民族几千年来生存和发展的产物。现在的中国人,未来的中国人,若是无法了解自己的祖先和民族的发展,轻视这些传统和文明,那么这样的中国人也就失去了属于自己的特色。先人的智慧和血汗,交织锻炼成华夏五千年的文化,代代相承,才能展现泱泱国风。中华传统文化是我们拥有民族认同感的原因,也正是因为中华传统文化,世世代代的华夏子孙才能团结一心共同发展,而记住历史则是对中华传统文化和文明最大的负责。在国际竞争日益激烈的今天,文化软实力也成为大国竞争的重要一环,国民尤其是当代大学生对历史传统文化的学习是文化传承的重要部分。学习历史才能展望未来,了解学习历史文化对个人和国家都有着重要的意义,传承和发扬优秀传统历史文化已经成为每个中国人的历史责任。
除了了解到历史文化感悟的不可或缺,我们还要自我总结为什么才意识到历史是如此具有魅力的。这说明我们大学生的历史素养还有待提高,大学生传统文化意识缺失是由于对自身传统文化知识掌握不足,并不真正了解自己本民族的文化。因为在步入大学校门那刻起,考高分、拿奖学金、找到满意的工作便是他们学习的直接目的。为了取得良好的成绩以及毕业后更好的就业,我们努力地学习专业知识,提高自身的技能,从而忽视了传统文化的学习。有些大学生认为学习传统文化知识对于他们的成长以及追求事业的成功并没有明显的帮助。因此,在这种环境的影响下,学习传统文化无处可用的思想也开始植入学生心中,我们认为传统文化在人际交往中很少涉及。由此,中国传统文化越来越不受重视。
但是历史告诉我们的远不止我们所学习到的,感谢这次实践我们了解到了历史的厚重与自己对于传统文化的看法的不足。
http://www.dxsbao.com/shijian/405105.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