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生在国旗下
“我们生在国旗下,长在春风里。人民有信仰,国家有力量,目光所至皆为华夏,五星闪耀皆为信仰。”少年的志向应在四方,不应仅仅停留在日常的琐碎。这个暑假一场说走就走的红色之旅。在这个火热的夏天,热烈的红色和年轻的心碰撞出别样的精彩!
为期十五天的红色之旅,我仿佛与勇敢的前辈们进行了一场穿越时空的对话:
见证了郑州百年变迁的二七塔,同样也目睹了革命烈士们以生命和鲜血谱写中国工人阶级踏上政治舞台的第一章,见证了工人阶级的血性和勇敢;太行山东麓,一条流动的天河奔流至今,流逝的是时光,不变的是“自力更生、艰苦创业、团结协作、无私奉献”的红旗渠精神;拜谒了“许世友将军故里”,参观了“何家冲纪念园”,也走进了“鄂皖豫苏区首府革命博物馆”、“冀鲁豫边区革命根据地旧址”。无论是赫赫扬扬的英勇将军还是默默无闻的革命战士,在民族国家的利益面前,只字不提个人得失。他们目光坚定,手握钢枪,步履铿锵有力,为了理想、为了解放、为了光明、为了复兴一往无前!
家国情怀深深地植根于我们的灵魂之中,内化于心,外化于行,铭心刻骨,融化于血。邓小平同志曾说:“我是中国人民的儿子,我深情的爱着我的祖国和人民。”苍莽天地,红尘万载,个体于这个世界,一如苇草之轻盈,若不是深深扎根于家国的沃土,怎能逆势生长!
“家是最小国,国是千万家。”爱不能停留在口头上,而应体现在行动之中。
青年应肩负起时代的责任,这样我们未来的道路才会越走越宽广。“舞台再大,自己不上台永远是个观众”绝不能置身事外,冷眼旁观;绝不能自甘平庸,安于现状;绝不能踟蹰不前,不思进取。
在这个满是机遇的时代,激扬青春,崇尚奋斗,不负使命,在爱国奉献中实现个人价值。完成无数先烈未完成的使命!
万里归来年愈少。微笑,笑时犹带岭梅香!
2021.8.23
http://www.dxsbao.com/shijian/405450.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
**寒假返乡,共筑成长梦——记“红领巾小课堂,团团伴你共成长”活动**随着寒假的到来,我满怀激动地回到了久违的家乡。今年寒假,我参与了一项特殊的活动——“红领巾小课堂,团团伴你共……
孙富贵 安徽工业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查看全文 >>
一、引言故事始于2024年,那时的我还在红星中学埋头苦读。一群来自安徽工业大学的学长学姐回到母校进行宣讲,他们的分享让我深受触动。虽然当时我并未下定决心报考安工大,但我从心底认为……
孙富贵 安徽工业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查看全文 >>
为了加强安徽工业大学大学生与高中母校的联系,加深安徽工业大学大学生的母校情感,增强学生的爱校之情,2025年1月14日,三名从砀山中学毕业的学子回访了高中,在高一11班开展了‘心怀母校……
孙富贵 安徽工业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查看全文 >>
南京,2024年7月4日——在历史的长河中,有些记忆不容忘却。为了深化对南京大屠杀历史的理解,提升青年一代的历史责任感和爱国情怀,安徽工业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实践团于今日走进侵……
孙富贵 安徽工业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查看全文 >>
2024年7月4日,安徽工业大学的“红色千里行”实践团前往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开展了一次深入的社会调研活动。此次调研的目的是为了更好地了解公众对南京大屠杀历史的认知程……
孙富贵 安徽工业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查看全文 >>
以缅怀之心,铭记历史之痛,2024年7月4日,安徽工业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赴南京大屠杀纪念馆暑期实践队共同参观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团队成员访问前来参观的游客,了……
孙富贵 王家鑫 姜 安徽工业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查看全文 >>
安徽学子三下乡:历史的回响,南京大屠杀纪念馆实践之旅的感悟与收获2024年07月04日,由安徽工业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组成的暑期实践队前往南京大屠杀纪念馆进行实地考察学习。在那里,……
孙富贵 胡天姣 柴 安徽工业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查看全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