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社会实践 >

江苏学子三下乡:走进泥人世界,寻觅非遗韵味

来源:苏州大学应用技术学院文旅学院 作者:许霏

为了解惠山泥塑的渊源,领略非遗文化的深邃魅力,体会扎根于民族精神基础上的“工匠精神”的传承,2021年7月19日,苏州大学应用技术学院“锡韵”实践团前往江苏省无锡市中国泥人博物馆及惠山泥人厂旧址开展社会实践活动。

中国泥人博物馆于2011年12月正式落成开放,展陈面积达到一万四千万米,标志着中国泥人最高殿堂,给惠山泥人乃至中国各地域泥人有了一个展示、交流、宣传的平台。这里可以说是中国泥人集大成的展示,例如泥人的起源历史传承,泥人的流派及名家,还有生产制作过程等都介绍地清晰简要。

实践团成员在讲解员的带领下,进入中国泥人博物馆参观。博物馆一层大厅灯光比较昏暗,有效的突出了泥塑背光景色。通过不动的泥人与变幻的灯光布景,营造出光影交错的环境。继续向前走,可以看到一个巨大的泥塑环形门道立于二楼入口处,门道上镶嵌着全国各地代表泥人彩塑,加上灯光的配合,大有泥人发展从黑暗中走向光明的意思。橱窗中,含情脉脉的少女、慈眉善目的老寿星、怒发冲冠的张飞……各色展品栩栩如生、细致入微,连人物的发丝、皱纹、经脉都能看得清清楚楚,令实践团成员不禁发出阵阵惊呼。更有“霸王别姬”、“蟠桃会”、“武松打虎”等故事性泥塑作品,仿佛故事就在眼前演绎,让人目不暇接。

博物馆中最大的展厅当属惠山泥人厅了。惠山泥人艺术土生土长于民间,几经沧桑,历史悠久,郭沫若先生赞其“人物无古今,须臾出手中”。 2006年5月20日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惠山泥人选用的泥土十分讲究,选用的是惠山东北坡山脚下离地面约一公尺以下黑泥,这种黑泥质地细腻柔软,搓而不纹,弯而不断,干而不裂,可塑性极佳。”讲解员一边带领实践团成员参观一边介绍道。惠山泥人传统工艺极为复杂,其制作全凭艺人用手捏塑,搓、揉、挑、捏、印等,简直就是“十八般武艺”。而且光捏泥塑并不算完成作品,实践团成员发现博物馆里大大小小的展品都色彩鲜艳,各个展品大到服饰、小到花纹耳饰都要上色,这必然是一个漫长的过程,所以有“三分塑七分彩”之说。

在参观的过程中,实践团成员发现出现最多的是笑容可掬、墩憨厚实的“大阿福”彩塑。“大阿福”这一造型的起源有很多传说,虽然充满了梦幻般的想象和虚构,但也给惠山泥人的文化内涵增色不少。其中一种说法是:很久以前,惠山一带野兽横行,危害儿童。有一男一女两个孩子名叫“沙孩儿”,他们勇斗猛兽,为民除害。为了纪念他们,人们用惠山黑泥塑造了勇敢的“沙孩儿”形象,具有镇山驱兽、避灾辟邪的象征意义。

“不瞒你们说,现在来泥人博物馆的人越来越少了,民众对惠山泥人的关注度也越来越低,惠山泥人的发展大不如前了。”讲解员有些惭愧地向实践团讲道。此次实践的目的也是为了能够更好地帮助到衰退的非遗文化,实践团成员也希望能够尽自己绵薄之力,让更多人关注到惠山泥人,弘扬非遗文化,传承匠人工艺。

结束了泥人博物馆的参观,实践团成员前往惠山泥人厂旧址体验亲手制作惠山泥人。实践团成员选择自己的生肖捏制。在捏制的过程中,老师也跟实践团的成员谈到,随着国家进入现代化,很多的手工艺都被机器所替代,传统流传下来的古老手艺,也在逐渐失传。老师说他本着对古老传统的传承,希望不仅能够把老房子留下来,也能把老手艺留下来。但如今手艺留住了,传承还是一个大问题。其实制作泥人获得的收益是不高的,而且制作过程也很辛苦,现代的一些年轻人很少会选择这样一项工作。谈到这些,老师语气充满了遗憾,表情也十分凝重,仔细看可以发现,他的眼眶有些湿润了。实践团成员相视无言,但内心更加坚定了弘扬非遗文化的信念。

在老师的指点下,实践团成员捏的生肖胚胎渐渐成型,将泥塑阴干之后给其涂上鲜丽的色彩,最后刷上清漆,以起到保护作用,也能够使作品光鲜亮丽。亲身实践,获得成就感的同时也方才感知到制作工艺的复杂和匠人背后付出的辛勤汗水。

惠山泥人艺术历经四百年的沧桑岁月,如今娓娓道来,言之不尽、意犹未尽。手艺传承者们锲而不舍的努力,让这项非物质文化遗产得以保存完备、继续传承。实践团成员通过此次实践也是感概万分,立志要让非遗文化被更多人所知悉!

http://www.dxsbao.com/shijian/405599.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

相关内容

湖北二师学子三下乡:创新语文课堂,品析语文之美(朝花夕拾队)

文以筑梦青春,学当躬身实践。又是一年三下乡,秉承着“趣味教学”的理念,怀揣着“教学相长”的初心,2023年8月18日,湖北第二师范学院“朝花夕拾”实践队来到武汉五里界青少年中心带来一…… 秦思雨 湖北第二师范学院朝花夕拾实践队查看全文 >>

湖北二师学子三下乡:心灵手巧,手下生花(朝花夕拾队)

折纸是一项非常好玩又具有挑战的活动,它起源于我们中国古代,是一个具有历史意义的技艺。如今折纸在中国人的生活中也经常见到,小时候孩子们就接触过许多的折纸,如纸飞机、宝船、千纸…… 秦思雨 湖北第二师范学院朝花夕拾实践队查看全文 >>

湖北二师学子三下乡:寄情于声,歌以咏志(朝花夕拾队)

大学生网报武汉7月24日电(通讯员秦思雨)为了让同学们寄情于声,歌以咏志,2023年7月24日,湖北第二师范学院“朝花夕拾”实践队全体队员为武汉江夏区五里界青少年活动中心的同学们带来了一…… 秦思雨 湖北第二师范学院朝花夕拾实践队查看全文 >>

湖北二师学子三下乡:追溯汉字起源,品味神奇演变(朝花夕拾队)

汉字不仅仅是一种文字,更是一种文化的传承。它承载着千百年来的智慧和文明,是中华民族的瑰宝。为了让同学们追溯汉字的起源,品味汉字神奇的演变过程,2023年7月26日,湖北第二师范学院“…… 秦思雨 湖北第二师范学院朝花夕拾实践队查看全文 >>

湖北二师学子三下乡:寄情于笔,绘以抒情(朝花夕拾队)

大学生网报武汉7月25日电(通讯员秦思雨)志愿者老师们的世界是由五彩缤纷的颜色组成,为了让同学们更加深入地感受色彩,2023年7月25日,湖北第二师范学院“朝花夕拾”实践队全体队员为武汉…… 秦思雨 湖北第二师范学院朝花夕拾实践队查看全文 >>

湖北二师学子三下乡:讲诚信,守道德(朝花夕拾队)

诚信是建立良好人际关系的基础。诚信是交朋友的前提,只有拥有诚实、真实的态度,才能赢得朋友的信任和友谊。为了让同学们明白诚信是一种品德和道德准则,是做人的基本原则。2023年7月26日…… 秦思雨 湖北第二师范学院朝花夕拾实践队查看全文 >>

湖北二师学子三下乡:走进美丽色彩世界,感悟艺术多彩魅力(朝花夕拾队)

人们常说:色彩是生活中最普遍的元素,从单调的黑白到斑斓的彩虹,每一种颜色都有其独特的魅力。当人们睁开双眼,阳光洒落,他们面对的是一个五光十色的世界。色彩,无处不在,它给人们…… 秦思雨 湖北第二师范学院朝花夕拾实践队查看全文 >>

湖北二师学子三下乡:学习养生文化,保持身心健康(朝花夕拾队)

大学生网报武汉7月24日电(通讯员秦思雨)为了让同学们学习养生文化,保持身心健康,2023年7月24日,湖北第二师范学院“朝花夕拾”实践队全体队员为武汉江夏区五里界青少年活动中心的同学们…… 秦思雨 湖北第二师范学院朝花夕拾实践队查看全文 >>

推荐内容

红色薪火映初心:浙财青年实践团接力书写抗美援朝精神的时代答卷

当历史的硝烟散去,英雄的勋章却永远闪耀在岁月深处。在抗美援朝战争胜利70周年之际,浙江财经大学外国语学院“致敬参战老兵…

新野农途:探寻联农带农新路径 ——河南工大经贸学子聚焦田广华农场与赵岗

2025年1月14日,河南工业大学经济贸易学院学生团队深入新野县,对当地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联农带农情况展开调研,旨在挖掘发展…

2411团支部四月团日活动: 国家安全 青春挺鹰

(通讯员祝美佳)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及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外国语…

阳光学院人工智能学院实践进行时,扬青春风采

青春逢盛世,奋斗正当时。把青春播撒在民族复兴强国建设的伟大征程上。为更一步成为有理想、敢担当、能说会跑、能拍会写的硬…

阳光学院人工智能学院深入三坊七巷,感受古韵悠长

2024年7月3日,在炎炎夏日见证下,人工智能学院‘感古韵悠长’三下乡实践团来到福州三坊七巷中,以‘沿着总书记的福建足迹’为…

最新发布

我们青年有担当--共创绿金淮北
大学生网报淮北7月14日电(通讯员张露露)7月14日早9:00淮北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学子于海宫社区开展了“共同创造美好环境”的活动。活动遵循习近平总书记“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思想指导,贯彻淮北市“绿金…
聊城大学教科院举办“缅怀先烈忆苦思甜”活动
为更好理解、学习与弘扬孔繁森精神,坚定大学生“听党话、跟党走”的理想信念,传承红色基因,积淀强大力量。6月26日,聊城大学教育科学学院2020级6、8、9班“红色正直好青年”服务队共同前往孔繁森同志纪念馆…
青岛大学生进南里,挖掘乡村红色文化
青岛农业大学植物医学学院以“挖掘红色故事,学习百年党史”为主题赴青岛地即墨区的实践服务团,先后于2021年6月11号和7月14-15号在即墨区店集镇南里村开始展开社会实践活动。经过前期的准备与走访调查我们来到…
聊城大学教科院举办“返家乡”社会实践活动
为提升青年学生自身素质和能力,调动青年志愿者的服务热情,聊城大学教育科学学院2020级5班志愿服务队于7月30日至8月13日在各成员家乡开展“返家乡”社会实践。志愿者田倩榕积极响应走进乡村、走进社区、走进机…
长安大学学生前往哈尔滨地铁3号线,学习国家基础设施建设
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地铁在我们的出行中扮演着不可或缺的角色,方便,迅速,同时也体现了我们国家的飞速发展,铁路的现代化的全面应用,大大地提高了人们的生活质量。长安大学材料学院学生张宇阳前往哈尔滨…
聊城大学教科院举办“寄出一份爱心 关爱留守儿童”志愿活动
为了给留守儿童更好的关爱,增强大家对留守儿童的关注,聊城大学教育科学学院2020级4班志愿服务队于七月底至八月中旬举办“寄出一份爱心关爱留守儿童”志愿活动。服务队分别在聊城、阳谷、临清三个地方展开活…
新能源学院“新”同能源律动实践队开展对人工智能技术的实地调研
人工智能技术可以实现对家用电器的节能低碳使用,为了对此进行更为深入的了解,8月4日至5日,新能源学院“新”同能源律动实践队的队员们先后来到青岛海信公司和中德生态园展开实地调研活动。8月4日,“新”同…
“赴陇援西”社会实践团开展特色课程+了解藏族文化
手工课的开设是对课堂教学的补充和延伸,由团队成员邵威龙担任主讲。针对“有趣的吊饰”课题,邵威龙对学生提出学习目标:运用剪、对折、粘贴进行有目的的排列;在比较中感受民间饰物造型、色彩、花纹特点,…
山东大学“学习四史,葆有初心”团队多方途径展宣讲,永担使命显初心
正值建党百年之际,为更好地进行“四史”教育,让更多的人民去接触了解“四史”知识,山东大学“学习四史,葆有初心”团队深入开展“四史”教育活动。同时,为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文章《学好“四史”…
“赴陇援西”社会实践团开展素质拓展课
人文地理课由团队成员付英旗主讲,意在拓展学生地理知识面,提升学生地理素养。课程主要分为两大部分,第一部分付英旗主要介绍欧洲的基本情况,他就欧洲的人口、种族、民族、宗教及在世界政治、经济中的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