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社会实践 >

湖北学子三下乡:追随红色足迹,探访农旅发展

来源:湖北汽车工业学院 作者:M.Y.

(通讯员 章培杰)7月10日,湖北汽车工业学院“薪火相传”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团队前往十堰市柏林镇开展主题为“追随红色足迹,探访农旅发展”的实地调研活动。本次活动旨在全方位、多角度的了解作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和国防教育基地的柏林革命烈士陵园所展现的为了国家和广大人民的利益,不怕艰难困苦,不怕流血牺牲,坚韧不拔,勇往直前的革命精神以及采取“三业同兴、三生共进”的新发展模式,在此活动基础上学习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以来带领人民走向繁荣富强的光辉历程,探究红色文化对于乡村振兴的引领作用以及相关产业发展在乡村振兴中所起到的重要作用。

参观柏林烈士纪念园,致敬革命烈士

2021年7月10日上午9时,“薪火相传”实践队怀揣着对革命先辈的崇高敬意,伴随着淅淅沥沥的小雨,前往柏林镇烈士纪念园。纪念园位于十堰城郊西部,占地面积约1500平方米,解放战争时期在柏林镇牺牲的4名革命战士长眠于此纪念碑下。当地工作人员向团队成员详细讲述了解放战争时期战士们保家卫国、浴血奋战的故事。当年淮海战役打响,为配合华东地区主战场作战,同时为了加速郧阳地区的解放,中原解放军与黄雄兵团发生激烈战斗,此战我军歼敌三千余人,取得了战斗的胜利。

#FormatImgID_0#

图为柏林镇党政办主任孙荣泽与队员介绍基本情况。中国青年网通讯员 章培杰 摄

从柏林镇综治办干部冯琰楠口中我们了解到:从那时起,每年清明节,当地的百姓都会自发为烈士扫墓,以实际行动诠释着对革命英烈的敬仰,续写着感人肺腑发军民鱼水情。在这里通过对红色革命精神的学习,让大家铭记历史、缅怀先烈,学习他们的奉献精神、奋斗精神,让更多的人了解革命烈士的英雄事迹,认识的和平生活来之不易。增强知恩、感恩意识和爱国主义精神。

图为柏林镇综治办干部冯琰楠为队员介绍柏林烈士纪念园。中国青年网通讯员 徐树杰 摄

走进柏林文化站,了解农村文化发展

接着,团队跟随柏林镇党政办主任孙荣泽一行来到柏林镇文化站,调研乡村文化发展现状。八百多平方米的文化站,有排练厅、图书馆、授课教室、非物质文化馆,不仅给居民提供了活动场所,还担负着文娱发展引导功能。村民们希望自己的孩子学习舞蹈,文化站就建设专门的排练厅、培养文艺骨干。除了排练厅,文化站里的图书馆也是村民打卡 的热门场所。电子阅览室、图书阅览室全年开放,调研期间许多小朋友趁着假期在此学习。

图为队员在翻阅图书馆藏书。中国青年网通讯员 徐树杰 摄

地方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地方特有的灵魂根脉和文化资源,在美丽乡村建设中发挥着重要的积极作用,可铸就美丽乡村的文化品格、推进美丽乡村的乡风文明、助力乡村的文化发展、提升农民的文化自觉。随后,团队一行参观了柏林镇非物质文化馆,馆内的草把龙、地契、油灯等等老物件宛如讲队员们带回上个世纪的农村,锄头、石碾、刨子等等生产工具也是对农业生活最好的记录。

图为柏林镇文化站干部何音向队员介绍非物质文化馆藏品。中国青年网通讯员 章培杰 摄

在参观的过程中柏林镇文化站干部何音与队员交流道,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重大历史任务。推动乡村文化振兴是事实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内容,而推动乡村文化振兴,就需要对乡村文化进行保护、传承与发展,使其与现代文化有机融合,以更好延续乡村文化血脉。在工作人员的讲解下,队员们逐渐对乡村文化有了清晰的认识,也发现了县政府为此方面做出的不懈努力。

探访新时代文化广场,了解美丽乡村建设

随后,团队来到了柏林镇新时代文化广场。到达目的地时,部分队员直呼“广场的条件不输城里”。现代化的照明设施,令人耳目一新的园林式绿化,以及一旁在建的数字电影院、文化服务中心、群众文化中心、人民法院不禁感叹道新农村的变化之大。柏林镇党政办主任孙荣泽与队员介绍到,目前,柏林镇方圆一公里与市里同样归属于市政府规划,异于农村规划的随意建设,在统一规划下,柏林镇将会更有城市范,居民的生活水平也会有更大的提升。

http://www.dxsbao.com/shijian/405629.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

相关内容

一粒火种,点亮振兴之路——“大包干”精神 赋能凤阳县小岗村乡村振兴

1978年的一个冬夜,安徽凤阳县小岗村的18户农民在一纸“生死契约”上按下红手印,拉开了中国农村改革“大包干”的序幕。四十余年后,在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新时代背景下,小岗村再次成为观…… 刘凯 安徽中医药大学中西医结合学院查看全文 >>

书写科创之梦,让青春更闪耀——刘凯

引言新时代的青年不忘初心,奋斗力行,用汗水浇灌理想,用智慧开启新路,用自身行动诠释了“创新无止境”。创新型人才是科技创新活动中最活跃、最积极的因素,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重要资…… 安徽中医药大学 安徽中医药大学中西医结合学院查看全文 >>

“医路潜行”青年志愿先锋团:医产融合为乡村振兴开辟新路径

在新时代背景下,中医药与康养、教育的深度融合,不仅为产业发展注入了新动力,更为乡村振兴开辟了新路径。安徽中医药大学“医路潜行”青年志愿先锋团深入安徽省宿州市灵璧县程庙村调研…… 刘凯 安徽中医药大学中西医结合学院查看全文 >>

安徽中医药大学新安医学调研实践团:从新安百草园到智慧中药房

2024年7月10日至7月12日,安徽中医药大学中西医结合学院“立德创新卓越班”联合上海中医药大学“屠呦呦班”共计40余人赴安徽省黄山市歙县开展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调研。黄山歙县是新安医…… 刘凯 安徽中医药大学中西医结合学院查看全文 >>

安徽中医药大学三下乡--歙县义诊暖人心

义诊温暖人心,医药点亮乡村2024年7月11日早晨,安徽中医药大学新安医学调研实践团来到了歙县经开区社区委员会进行义诊活动。来自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曙光医院安徽医院的六位专家一同上阵,…… 刘凯 方文发 杨雯 安徽中医药大学中西医结合学院查看全文 >>

推荐内容

广西师范大学教育之光寻访团聚焦南阳五中丁军丽老师:以爱为笔,书写历史

2月16日,广西师范大学教育之光寻访团成员冯彦博深入南阳五中(三全校区),对深受赞誉的历史教师丁军丽展开深度访谈,旨在弘…

一粒火种,点亮振兴之路——“大包干”精神 赋能凤阳县小岗村乡村振兴

1978年的一个冬夜,安徽凤阳县小岗村的18户农民在一纸“生死契约”上按下红手印,拉开了中国农村改革“大包干”的序幕。四十余…

参观朱光纪念馆,铭记历史砥砺前行

2025年2月5日,“文化之根,精神之魂”社会实践队一队员怀着对革命先辈的崇敬之情,走进了承载着深厚历史意义的朱光纪念馆,进…

安徽工业大学学子返家乡:环保教育宣传在行动

在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的引领下,安徽工业大学的奚燕同学利用暑期返回家乡安徽铜陵,开展了一系列环保教育宣传活动,旨…

【班团建设】“借院校之花,结学习之果”——法学2303团支部数字法治专家讲

当数字化浪潮席卷全球,法律与技术的交融已成为时代命题。2024年12月13日,法学2303团支部全体成员齐聚马房山校区西院会议中心…

最新发布

“赴陇援西”实践团实践结束总结安排
7月31日上午,实践团召开全体会议。李鹏对两个周的实践进行总结,并安排了实践的一些收尾工作:新闻组需要出几篇总结性的新闻,投稿需要继续;同时,实践团所有队员协调好新闻组的工作,修改个人感悟;调研组…
湖北学子三下乡:重温红色事迹,瞻仰烈士荣光
为了探寻红色文化,重温革命历史,港务革命艰辛,缅怀革命先烈,传承革命精神。8月23日湖北汽车工业学院“薪火相传”暑期社会实践团队来到了十堰市郧阳区南化唐镇。通过与当地政府沟通了解到,南化唐镇拥有深…
成理学子三下乡:重温思德足迹,传承红色精神
成理学子三下乡:传承革命先烈魂,逐梦百年新征程为献礼建党100周年,缅怀革命先烈,传承红色精神,深化“为人民服务”思想,四川省成都理工大学商学院的一支青年小队于2021年8月21日前往四川省南充市仪陇县拜…
“赴陇援西”暑期社会实践团举行闭班仪式
为让大家珍惜最后相遇的时光,留下美好的回忆。下午,“赴陇援西”暑期社会实践团同全体学生举行了汇报演出。首先,主持人王心雨与徐浩楠致开幕词并宣布演出开始。汇演分为“童心未泯”“民族风采”“逐梦青…
重游红色经典,宣传革命文化
重游红色经典,宣传革命文化本讯网武汉7月29日电(通讯员黄慧敏)2021年7月29日上午,湖北第二师范学院管理学院红色足迹志愿服务队20级全体成员27人在武汉红巷进行了参观学习,进行教育实践活动,学习了解中国共…
湖北学子三下乡:采访当地学者,聆听百年前的声音
(通讯员章培杰)2021年7月13日上午9时,湖北汽车工业学院“薪火相传”实践团前往十堰市郧阳区开展主题为“追随红色足迹,探访农旅发展”的实地调研活动。本次活动中有幸采访到郧阳当地历史学者——邢方贵老师…
「我的返家乡实践故事」 污水防治,生活健康
随着我国城市建设在不断推进,经济发展水平的逐渐提高,城市污水量也逐渐增加,严重污染了城市环境。在新冠病毒在全球蔓延的今天,我们结合“后疫情时代”的特点,着力于增强防疫抗疫意识、培养文明卫生习惯…
「我的返家乡实践故事」污水防治,健康生活
随着我国城市建设在不断推进,经济发展水平的逐渐提高,城市污水量也逐渐增加,严重污染了城市环境。在新冠病毒在全球蔓延的今天,我们结合“后疫情时代”的特点,着力于增强防疫抗疫意识、培养文明卫生习惯…
六至境端,离别将至
7月29日,在经历了前五天丰富多彩、妙趣横生的课程学习后,同学们迎来了最后一天的学习之旅。上午8点30分,同学们准时到达腾讯会议室,以饱满的热情等待着老师们一一上课。今天的第一节课是队员董亚楠带来的《…
“赴陇援西”社会实践团支教、“洮砚”文化宣讲会
民族风采交流特色舞蹈课程由实践团成员张淑玉主讲,意在提升学生舞蹈素养,促进汉藏团结一家亲。课程伊始,张淑玉向学生普及准备活动的重要性。为活跃课堂积极性,她向学生展示新疆民族舞蹈中的“扭脖子”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