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电视剧《山海情》的热播,宁夏闽宁镇的脱贫成果吸引了越来越多的关注,成为全国脱贫攻坚示范性案例。苏州大学文学院“从《山海情》走入宁夏闽宁镇”暑期社会实践团队紧跟时事热点,回到家乡,利用地域优势,多次探访闽宁镇,深入了解闽宁镇脱贫成果,到群众中去,聆听群众心声。
7月15日-7月18日,团队分成两组,分别对闽宁镇基层工作人员以及闽宁镇群众进行走访。团队成员首先来到闽宁镇双孢菇基地,在这里对一位采菇女工进行采访,阿姨告诉队员们她是从西吉移民到闽宁镇的,搬迁到闽宁镇后生活持续向好发展,在问及对闽宁镇未来有何期许时,阿姨说到:“没有想太多,走一步看一步,慢慢变好就好了。”这样的回答朴素而真实。采访过程中阿姨一直较为腼腆,直到最后队员将话题引入她手中的蘑菇时阿姨脸上展露出期待:“希望蘑菇多长,多采一点,多赚一点钱。”事后团队成员们了解到双孢菇基地的采摘人员是按照多劳多得的分配原则工作,多采一点蘑菇就能多赚一点钱,生活也就越来越好,这是采菇女工平凡而美好的愿景。
在前往下一个走访地的途中队员们遇到了一位在路边售卖枸杞的阿姨,阿姨在说起闽宁镇变化的时候非常感慨:“(现在和以前)变化很大,以前(闽宁镇)什么风景也没有,穷得很,现在发展的很好。”采访过程中,队员了解到阿姨售卖的枸杞特产是她家中自己种植的,她还拿出手机向队员展示自己家里枸杞树和晾晒枸杞的图片。在问及生活越来越好的原因时,阿姨回答到:“(吃)苦啊,下苦(吃苦)挣钱啊,慢慢就好起来了。”阿姨的话语传达出人民群众吃苦耐劳的精神,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始终是实现美好生活愿景的内在动力。
下一站团队成员来到闽宁镇原隆村扶贫工坊体验手工编织制作,采访到在扶贫工坊的工作人员,同时也是居住在原隆村的村民。队员们了解到阿姨是从隆德县通过移民搬迁到闽宁镇的,她告诉队员们,闽宁镇的生活比起移民前的生活环境和条件各方面都好很多,原本因为子女外出需要她在家照顾孙子,现在扶贫工坊的建立,给她安排了一份离家近且较为轻松的工作,让她在照顾孙子的同时还能获得一些收入。阿姨提到下半年她的孙子会进入当地的幼儿园学习,幼儿园离他们居住的地方很近,接送非常便利。当队员们问到闽宁镇的医疗建设时,阿姨表示平时看病很方便,在村内就可以看病就医,在问及其他生活事务办理是否方便快捷,阿姨很高兴的告诉队员:“这里发达的很,(办理事务速度)快得很,办啥手续要个照片什么的等个几分钟就出来了。”阿姨谈及在闽宁镇的生活脸上是藏不住的笑意:“太好了在这(的生活),不苦,还感觉生活的好。”采访人员希望阿姨提出一些对闽宁镇未来的期望,阿姨腼腆的笑了,“这我不太会说,现在娃娃带了,我的生活费也出来了。”可以看出她对于现在的工作生活已经非常满意。阿姨还提到村里像她这样的中老年人不在少数,通过培训之后被安排了类似的工作,这样每个月在工坊的工作能拿到稳定的工资,同时还能照顾好家里的孩子,这让中老年人的生活更有幸福感满足感获得感。当队员让阿姨对闽宁镇的生活做一个1-10分的评分时,阿姨由衷的笑了:“我感觉很好了,能打十分。”
之后团队来到了闽宁镇镇政府,准备进行对闽宁镇第一书记谢兴昌的采访,但遗憾的是,由于谢兴昌书记临时有工作安排,团队未能当面采访。在政府的大厅里,团队偶遇几位居住在闽宁镇来政府办事的青年,为加深对闽宁镇青年群体的了解,队员采访到一位专科在读的学生,在询问闽宁镇的学校教育情况时,他告诉队员们,闽宁镇有建设学校,小学,初高中,但是没有大学,大学还是要去银川读,闽宁镇居民有选择在镇内就读初高中的,也有为了追求更高质量教育去银川上学的。团队在走访闽宁镇的时候发觉镇内交通有些许不便,便向这位学生了解镇内交通情况,他表示,镇内居民一般骑电动车、自行车出行,公交车有但是只有几辆且发车间隔时间较长,如果去镇外或者较远的地方只能搭乘大巴车或者自己的私家车。并且表示闽宁镇居民平时还是多在镇内活动,总体来说生活较为便利,但是作为年轻人,他也提出了自己的期许:“像我们年轻一代,希望电影院,购物中心那些活动、娱乐场所多建一些好。”
结束实地采访后,团队和福建来闽宁支援的王澎干部进行了电话联系,进行了一个线上的采访,在问及从福建来到宁夏进行工作会面对什么困难的时候,王澎干部表示,首先需要克服的是环境因素,从福建的气候湿润到宁夏的干燥,一开始是需要一定时间去适应的,然后是饮食方面,福建的偏清淡到宁夏的偏重口,饮食上的差异仍需要去克服,最后还有一个比较关键的是一些思维上的差异,王澎干部表示,工作中需要去学习当地的思维方式,然后运用到工作里。在问及福建对闽宁镇帮扶在哪些方面时,王澎干部表示,在资金方面有援助,会通过资金帮助改善硬件设施,进行产业升级;而在医疗方面,福建每年都会派遣医疗团队在当地卫生院或诊所进行支援;教育方面,会有福建的爱心企业捐献各种教育物资,就如去年一个厦门企业就捐了38个教室的护眼灯,为了保护孩子们的视力。同时,福建还会派遣支教老师进行教育上的帮扶;在技术人才方面,福建也会派遣许多技术人员进行技术支援,就如种植双孢菇和平菇等的技术人员,而且福建还会引进闽级企业进行投资和建厂。王澎干部强调了“扶贫要扶智”,要让孩子们学到更多,让农民走出家门,去打工,去改善自己的生活。而面对未来福建对闽宁镇的帮扶计划,王澎干部说:“人才资源上,以前是两个帮扶干部和三个政府技术人员加上部分支医支教的人员,总共十来个人,但如今为了乡村振兴,派遣了将近三十个人,人数上几乎是翻了一倍。而资金的支援则是之前的1.5倍,总共有一个亿。”最后在问及王澎干部对闽宁镇未来的期待时,他表示闽宁镇经过了二十几年的发展,成果显著,而未来希望其能够从一个小型的乡镇发展成为一个吸引人,富有一定文化内涵,各种设施齐全的城镇。并且他希望,闽宁镇未来能够吸引人才回流,发展成为创业股类型新兴城镇。王澎干部的采访体现了福建对闽宁镇的帮扶是多么重要,全面,没有福建的帮助,闽宁镇也许走不到今天,他的话语仿佛成为电视剧与现实的一个桥梁,让队员们深切体会到闽和宁的深厚情谊与羁绊。
在最后,团队成员致电谢兴昌书记进行电话采访,当问及和电视剧《山海情》中的马得福的不同之处时,谢书记说:“电视剧中马得福最后成为了镇长县长,我只不过是村书记,说是马得福的原型,也只是抱着谦虚的一个说法。”谢书记说“原型”只是一个说法,实际还是有一定出入,“但是闽宁镇这20多年的参与,我是情深意切的,可以说我既是一个参与者又是一个建设者,这20多年来闽宁镇的情况,当时叫闽宁村,我又是搬到这里的第一批,第一户,第一家在这个万亩沙滩上建房子的,所以闽宁镇的情况我非常清楚,包括拍《山海情》电视剧的时候我给他们提供了好多资料。”对于闽宁镇的发展谢书记看在眼里喜在心里,在谈到谢书记对于闽宁镇作出的贡献的时候,谢书记说:“至于你说在闽宁镇的贡献我自己也不好说,我真心实意做到了一名共产党员应该做的,应该尽的任务。我也没有说有多大的功劳或者是成绩、贡献,我只能说这是我应该做的。”谢书记提到自己和《山海情》里马得福的父亲马喊水也有一定相似之处:“当时我是一名乡村医生,又是一名村干部,1975年固原卫校毕业之后还在固原二医院干了几年,我有(看病)这一门技术,所以刚搬到闽宁村,四年间没有医院没有诊所,我自己贷款办了一个私人诊所,又去固原赊了三万多块钱的药,那个诊所在当时算特别好特别大,也给当时的移民搬迁起了一定的作用,给老百姓带来一定方便和好处,尤其是让搬来闽宁镇的父老乡亲能有地看病有地取药,能稳得住,能扎下根。”谢书记在提及他创办诊所的贡献是言语中是自豪和骄傲,认为自己尽到了一个共产党员应该做的,应该尽的义务。在谈及闽宁镇建立之处的困难,谢书记说“在这个万亩沙滩建房子,我又是第一批第一户第一家,多少受到父老乡亲的批评,挨骂我都遇到了。最终还是克服了种种困难,我往这里走的这种决心,任何东西都阻挡不了,虽然当时沙滩一无所有寸草不生,但我还是来了。”谢书记提到搬迁途中遇到的沙尘暴,最初来到这里要住地窝子,以及后续通水通电的问题,这些都与《山海情》里面的画面重合,谢书记说最初这里的生活真的很难,“我们自己建了六个多月的房子,等到房子干了才从地窝子里搬出来。”在提到对口帮扶,福建省派来专家教授跨职干部带头动员建设时,谢书记言语中带着深深的感激,“在他们的带领下,我们南部山区的回汉人民勤劳致富,(通过)双手的改造,经过千辛万苦走过这二十多年,把过去的干沙滩变成湿沙滩,再从湿沙滩变成绿沙滩,又从绿沙滩变成习主席在2016年亲口讲出来的‘金沙滩’。”谢书记说虽然移民群众真正受的苦是电视演不出来的,但是《山海情》确实已经算是很真实很现实的表达,演的很好很到位,将当时的情况较为写实的传达给广大观众,对于《山海情》电视剧的制作谢书记始终持称赞的态度。谢书记说,闽宁镇能有今天的成就,是党的政策好,国家领导人的伟大英明,我们一定要感恩共产党,感恩习主席。对于闽宁镇未来发展的期许,谢书记提到了三点:第一是为闽宁镇再建一些企业和工厂,国有或私营的企业工厂都可以来闽宁镇建设,让闽宁镇的居民有地方就业,谢书记说这是闽宁镇未来建设的重中之重;第二是对于闽宁镇第三产业的建设,谢书记希望闽宁镇能建设大型的旅游景点,在以后能吸引全国的游客都到闽宁镇来,让旅游带动闽宁镇的乡村振兴建设,也给闽宁镇带来更大的希望;第三是有关闽宁镇教育问题,谢书记希望闽宁镇能再建一所职业高级中学,让教育起带动性作用,也能更好的教育下一代不忘初心牢记使命。
在最后谢书记提出了对青年党员,青年群众的寄语:发扬不到长城非好汉的革命精神,牢记使命,不忘前辈抛头颅洒热血为我们换来的美好生活,好好学习,掌握全心全意实心实意为人民服务的精神。“这也是闽宁镇致力弘扬的精神。”谢书记这样说。
http://www.dxsbao.com/shijian/405656.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