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大学“传国粹,承匠心”社会实践团队
开展“惠民泥塑”项目调研
为探索如何保护和利用好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深刻挖掘“非遗”文化的历史文化内涵和未来的可持续发展策略,8月20日到8月25日,山东大学“传国粹,承匠心”社会实践团队对“惠民泥塑”项目开展调研。在疫情防控常态化的前提下,本次调研以线上线下相结合的形式展开。
调研开始之前,小组成员成员查阅资料,充分了解“惠民泥塑”,并制定了详细的调研方案。小组成员颜利华利用地域优势,通过采访家乡附近村民,了解当地人对于“惠民泥塑”的认知度与认可度。其他小组成员则通过线上的方式,对于“惠民泥塑”的来源与传承等方面展开调研。
据了解,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惠民泥塑”兴起于明朝,至今已有五百多年的历史。惠民泥塑以红粘泥为原料,品种有单面娃、双面娃、三面葫芦娃等不倒翁造型类“泥娃娃”,色彩鲜艳,造型喜庆。每年的农历二月二火把李庙会,村里的手工匠人们都会提前赶制出一大批泥人到庙会上售卖,这一天来赶集的人们一般都要买几个泥娃娃回家。村民习惯称为“拴娃娃”。实践团队通过线上搜集资料,重点了解了惠民县皂户李镇河南张村泥娃娃,距今已有500多年的历史,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它以红粘泥为原料,黄河淤泥是最上乘的“原料”,再掺入棉絮和面浆。制作有捣泥、制底座、糊纸、上泥浆、擦粉、上色、开眼等20来道工序。制好的泥坯先以白粉胶液涂底再着色,多以火红、桃红、绿、黄、紫等单色或间色,少加墨、金,重在美化、渲染热烈火爆的喜庆气氛,有“祈福、纳祥、求子”的寓意。
通过对“惠民泥塑”的调研了解,实践团队对“匠心”二字有了更深刻的理解。每一个小小的泥娃娃,都是十几道工序打磨后的成果,都凝聚着匠人数十年日复一日练习、精进的匠心。小小泥人,也正是无数非遗传承者以匠心倾注而成的优秀作品的代表之一。
山东大学“传国粹,承匠心”社会实践团队由来自山东大学的9位同学组成,成员分布于四省七地,拥有较好的地域优势。暑假期间,“传国粹,承匠心”社会实践团队通过走访个人所在地市的非遗项目,深刻挖掘非遗文化的历史内涵,探究其在新时代的可持续发展路径,以期更好地保护、传承非遗文化,进一步讲好中国“非遗故事”,让世界听见“非遗”声音。
http://www.dxsbao.com/shijian/405684.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