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社会实践 >

勤孝为先行天下,巧手文创彰“善”心 ——苏州大学传统文化公益课堂走进善港村暑期系列课程

来源:苏州大学文学院 作者:任侠

为弘扬优秀传统文化,推动青少年一代对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树立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苏州大学文学院传统文化公益课堂暑期社会实践团队走进江苏省张家港市善港村,基于地域文化特色,开设了为期三日的“善学思笃行,传百年赤诚”系列课程。7月14日,第二天的“勤孝为先,善行天下”以及“大智谦和思,善学本自然”主题课程分别在上下午顺利进行。

上午,由王唐唐同学主讲的第三课“勤孝为先,善行天下”主题课程,从大家熟悉的古诗《悯农》和《游子吟》引入,介绍了诗词中描绘的农耕文明及其对中国文化的重要影响,进而引出“勤”与“孝”两个关键词。随后,通过纪录片《稻之国》的讲述,王唐唐同学与同学们分享了以袁隆平为代表的农业研究者们在稻作领域的卓越贡献。紧接着,通过对《颜氏家训》和《弟子规》两部经典文本的选段解读,大家对“孝”的具体内涵也有了更加深层的理解。知识讲授课的最后,王唐唐还补充道,“将‘孝’落实在日常生活实践中,我们才能真正地继承和弘扬这种‘孝’的美德。”

紧接着的实践手工课中,王唐唐带领大家以“‘碎’穗花下禾梁梦”为主题进行了手工剪纸,鼓励小朋友们以各类花穗稻穗为模型进行窗花制作,以缅怀逝世不久的袁隆平爷爷。小朋友们除了稻穗窗花的基础制作外,还用细碎彩纸拼接出多彩的美好,赋予剪纸作品新的善文化含义,传递心底的温柔。

下午,陆怡雯同学带来了第四课“大智谦和思,善学本自然”的课程讲授,具体介绍了善文化核心内涵中“谦”“和”“思”另外三个核心关键词。从家喻户晓的“孔融让梨”的小故事中,小朋友们自主总结出孔融身上体现出的谦和恭俭的优秀品质。“谦”往往伴随着“和”出现,主要体现在家风文化的传承中,通过两个公益短片,小朋友们进一步认识到家风在中华传统文化中的重要地位。陆怡雯同学以岳飞的家风文化为例,从忠孝、清廉等方面分享了岳飞的故事。随后,陆怡雯同学通过视频带领大家来到苏州状元博物馆进行云参观,总结出勤学慎思也是中华善文化的重要主题内涵。

伴着小朋友们对“善文化”愈发清晰的认识与思考,陆怡雯邀请小朋友们结合这两天的学习和理解,为善港村设计一个文创形象IP,通过图纸绘画、形象说明、黏土制作来展示自己对善文化的理解,大家热情满满,纷纷从生活所见所闻中提取设计灵感,创作出五花八门、新奇可爱的形象IP。

“第二天的课程从善文化的五个核心思想着手,理解起来可能比较困难,但是相信通过我们寓教于乐的实践课程形式,或多或少地能给小朋友们带给他们独特的个人体会,能更系统地了解善文化的内涵,在往后的生活中秉持勤思考、懂谦和、讲孝礼的品质,争做社会好好小少年。”王唐唐在实践日记写道。

苏州大学文学院传统文化公益课堂暑期社会实践团队

http://www.dxsbao.com/shijian/405740.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

相关内容

立足扎实传统底蕴,创新建设文化强国

春节在每个中国人身上都烙印下深刻的印记,形成不可遗忘的民族记忆,并随血脉一同传承。2024年12月4日,“春节——中国人庆祝传统新年的社会实践”成功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 王艺琳 曲阜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查看全文 >>

展望宏图,在文化自信中自强。

春节申遗的成功,是对传统文化的保护与传承,是为构建中华民族共同体,增强文化自信提供的有力支持,更是意味着这一传统节日所蕴含的团圆、和谐、吉祥等理念得到了国际社会的广泛认同与…… 王艺琳 曲阜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查看全文 >>

指摘时弊,在解决问题中进步。

人民是社会历史的主体,是社会精神财富的创造者。推动春节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需要紧紧依靠广大人民群众。但是,通过采访多名路人发现,不同的人群对于春节的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 王艺琳 曲阜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查看全文 >>

守正创新,在传承文化中发展。

“守正”是推动春节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的根基。“创新”则是推动春节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的两翼。守正,就是要坚守春节的核心价值观和文化传统。春节的核心价值观是春节得以传承…… 王艺琳 曲阜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查看全文 >>

守正创新共度春节

中国青年网滨州1月19日电(通讯员牟璟瑶)“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春节是中华民族最重要的传统节日之一,它承载着中华民族最深厚的文化内涵和历史记忆。春节不仅是中华民族…… 王艺琳 曲阜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查看全文 >>

春节申遗

山东在春节申遗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也让我看到了地方在文化传承中的积极力量。自2015年设立山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月以来,每年从农历腊月二十三至春节后的二月二,都会开展大量非遗传承…… 王艺琳 曲阜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查看全文 >>

护春节文化新光

随着年龄的增长,我对春节的理解不再局限于美食和热闹。《礼记·月令》中说“数将几终,岁且更始”,春节象征着辞旧迎新,是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春节申遗成功,让我更加深刻地认…… 王艺琳 曲阜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查看全文 >>

护春节文化新光,承华夏千年薪火

“共欢新故岁,迎送一宵中。”春节,这个承载着中华民族千年记忆与深厚情感的传统节日,在2024年12月4日成功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这一消息令国人振奋,也让…… 王艺琳 曲阜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查看全文 >>

推荐内容

立足扎实传统底蕴,创新建设文化强国

春节在每个中国人身上都烙印下深刻的印记,形成不可遗忘的民族记忆,并随血脉一同传承。2024年12月4日,“春节——中国人庆祝…

展望宏图,在文化自信中自强。

春节申遗的成功,是对传统文化的保护与传承,是为构建中华民族共同体,增强文化自信提供的有力支持,更是意味着这一传统节日…

指摘时弊,在解决问题中进步。

人民是社会历史的主体,是社会精神财富的创造者。推动春节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需要紧紧依靠广大人民群众。但是,通过…

守正创新,在传承文化中发展。

“守正”是推动春节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的根基。“创新”则是推动春节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的两翼。守正,就是要坚守春…

童护智感先锋团前往泉州台商投资区第八实验小学开展实地调研

为全面了解校园安全建设现状,推动构建更安全的学习环境,1月25日,山东大学(威海)童护智感先锋团成员李劲前往泉州台商投资…

最新发布

曲园学子三下乡——爱无止尽实践队开展人物访谈活动(2)
曲园学子三下乡——爱无止尽实践队开展人物访谈活动国家富强,民族复兴最终要体现在千千万万个人民都幸福上。为进一步改善老年人生活质量,针对老年人对智能手机功能的需求,并最终形成一个智能手机使用手册…
苏州大学文学院:善文化承载,颂百年赤诚
2021年7月13日至15日,苏州大学文学院传统文化公益课堂实践团队走进江苏省张家港市善港村,开展了为期三天的暑期社会实践活动。活动融合张家港善港村“以善育人,以文化人”的理念,立足于传统文化“善”元素的…
善德故事青年说,诗歌共颂入人心 ——苏州大学传统文化公益课堂走进善港村暑期系列课程
为弘扬优秀传统文化,推动青少年一代对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树立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苏州大学文学院传统文化公益课堂暑期社会实践团队走进江苏省张家港市善港村,基于地域文化特色,开设了为期三日的“善学…
曲园学子三下乡——爱无止尽实践队开展人物访谈活动
曲园学子三下乡——爱无止尽实践队开展人物访谈活动国家富强,民族复兴最终要体现在千千万万个人民都幸福上。为进一步改善老年人生活质量,针对老年人对智能手机功能的需求,并最终形成一个智能手机使用手册…
投身民主洪流,重温先辈荣光
投身民主洪流,重温先辈荣光“他们可以挡住天上的太阳,当他们无法挡住民主的光芒!”这是电视剧《觉醒年代》里一句振聋发聩的台词;是探索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一句怒吼;是在愚昧畏缩的保守派耳边的一句呐喊…
善学初探咏经典,文化演绎显礼仪 ——苏州大学传统文化公益课堂走进善港村暑期系列课程
为弘扬优秀传统文化,推动青少年一代对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树立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苏州大学文学院传统文化公益课堂暑期社会实践团队走进江苏省张家港市善港村,基于地域文化特色,开设了“善学思笃行,传…
江苏学子三下乡:探索故居保护,弘扬非遗文化
7月12日至7月19日,苏州大学应用技术学院“锡韵”志愿实践团于江苏无锡开展了以“探索故居保护,弘扬非遗文化”为主题的专项实践活动,本次实践旨在引导团队成员更好地了解、保护与传承故居文化、非遗文化,以…
“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梦里水乡”石泉——“巩固脱贫成果,助力乡村振兴”
为实现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聚焦全面推进乡村产业、人才、文化、生态,实践队主动围绕脱贫攻坚成功地区在利用自身的学科优势的同时,深入新农村,从质量兴农、科技兴农、教育兴农、旅游…
三下乡实践感悟:向阳而生,逐光前行
为深入了解“健康湖北”战略的实施情况,以便更好地根据实际改进政策的实施方式,提高民众的健康水平。湖北第二师范学院管理学院“志远”志愿服务队积极响应健康中国行动,以“健康湖北行”为主题,重点围绕…
重温红色记忆,逐梦新征程
为凝聚国家认同、增强文化自信、促进多元文明交流互鉴,增强红色文化影响力和传播力,推动文旅融合发展,服务乡村振兴和文化扶贫,国家开展了“三下乡”活动。2021年是中国共产党建党100周年华诞,为传承红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