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社会实践 >

湖北学子三下乡:弘扬优秀传统文化,传承生生不息

来源:湖北第二师范学院新闻与传播学院 作者:羲和

为了宣传和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继承和弘扬中国传统文化,增强民族文化自信,凝聚民族力量,深入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湖北第二师范学院榉烨志愿服务队在黄冈市英山县石头砠镇营坊村支教期间开展了一次有关英山缠花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宣传活动。志愿者面对面向学生们宣传非遗文化,让他们亲手体验传统文化的魅力,感悟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

这次活动的缠花手工课是由我来主持的,也是由我来向学生进行教学和展示。因为我接触手工缠花已经一年了,经过了解也知道是英山缠花非物质文化遗产,缠花全名为英山缠花,源于明代,盛于清代,其特点为“小”、“巧”、“精”、“活”。英山缠花是多种美术的结晶,它汲取多种美术的精华,融汇了绘画、剪纸、景泰蓝、剌绣、编织、雕塑等工艺的特点,独创出一种高雅的表现手法和艺术形式。它具有工笔画的精细逼真,运用与景泰蓝工艺相似的铜丝勾绘形态,也应用了剪纸的方法,还有刺绣的用线技巧,同编织一样是采取纯手工的绕、结相结合的制作方法,每件作品都具备雕塑的立体生动感。人们称它是“立体绣花”、“线艺雕塑”、“立体工笔画”。同学们在我的讲解下,深入了解了英山缠花,对缠花的好奇心更加重,一个个都想动手学习缠花的技巧,我很高兴大家对缠花积极的态度。我向介绍缠花历史、讲解制作过程并示范如何制作,许多有耐心的同学也静下心来动手制作。

其实英山缠花虽然是湖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源于宋代,兴起于明清,盛于民国,曾是民间习俗庆典中的主角,在“婚、生、嫁、娶”中扮演重要角色,不同的作品分别蕴含了不同的吉祥寓意。随着历史的发展、生活习俗的改变以及民族的迁移,缠花传承人年岁已高,缠花技艺濒临消失,抢救性保护工作迫在眉睫。前几年,缠花手工艺品也越来少人了解,甚至无人问津。不过,近些年随着汉服文化的兴起,缠花作为汉服发饰,渐渐被人们熟知和了解。开展此次手工活动跟学生宣传缠花,我也是想把英山缠花这个现状更多人了解,让祖国的青少年了解到还有很多像英山缠花一样技艺濒临消失的非遗文化。

活动采取的现场教学DIY形式,切实把缠花这一非物质文化遗产融入课外活动,在增进山区学生们的动手能力、合作能力的同时,也弘扬了中华传统文化。活动结束后,有同学已经会缠基础的叶片,欣喜向我展示他们的成品,他们也表示非常喜欢英山缠花,并更加喜欢中国的传统文化,这与我们开展这个活动的目的和用意相吻合。

“缠一朵花开,寄万物之情。”无数民间手工艺者将手艺技法揉于时间,创造了神韵合一的艺术佳作。遗憾的是,在快节奏的当下,机械化大生产正逐渐取代手工制作,有些东西在不知不觉间淡出了人们的视野。因为不被重视,所以无法传承。因此让我们珍惜那些留有情感和岁月余温的物品,重视非遗文化,让缠花这个绽放在之间的手工艺术重焕生机!

http://www.dxsbao.com/shijian/405751.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

相关内容

访文化会堂,见数智力量——曲阜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鲁赣红韵实践队

寒假期间,曲阜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鲁赣红韵”实践队走进江西省宜春市的一座小县城——丰城。在这里,他们分别参观了文化大会堂和洪州窑博物馆,对丰城市的红色文化与数智技术的结…… 付旋 曲阜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查看全文 >>

浅游博物馆,察不足之处——曲阜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鲁赣红韵实践队

寒假期间,曲阜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鲁赣红韵”实践队走进江西省宜春市的一座小县城——丰城。在这里,他们分别参观了文化大会堂和洪州窑博物馆,对丰城市的红色文化与数智技术的结…… 付旋 曲阜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查看全文 >>

寻迹八一精神,勇担时代使命——曲阜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赓续红色血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提出“充分发挥红色文化凝心铸魂的新时代价值”,重申文化自信的重要性,指出红色文化的价值,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 程可欣 曲阜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查看全文 >>

数智化红色舞台剧,厚植观众长征精神——曲阜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鲁赣

《长征第一渡》是中国首部大型红色文旅史诗舞台剧,于2023年3月23日在长征大剧院首演。该剧由著名导演肖向荣执导,通过现代科技手段,如360度机械液压可翻转舞台、全景式投影技术等,为观众…… 陈淑情 曲阜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查看全文 >>

数智技术赋能红色文旅,共赴发展新机遇

在数智技术快速发展的当下,各地红色文旅与时俱进,借助数智技术助力红色文旅创新性发展。于都,作为中央红军长征出发地,承载着深厚的历史意义和红色文化价值。近年来,于都通过数智技…… 陈淑情 曲阜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查看全文 >>

追寻红色印记,传承不朽精神

初入红色基地,触摸历史脉搏步入馆内,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信仰的力量”展区。大厅正中央,一尊英雄雕塑庄重挺立,展现革命先辈们坚定的神情和无畏的姿态。沿着展厅的路线前行,在抗日战…… 苏吉筱 曲阜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查看全文 >>

跨越地域界限,传承红色基因

离开江西,实践小组北上山东济南,探访济南解放纪念馆。在这座现代化与历史感并存的建筑内,数智化展览成为连接过去与未来的桥梁。利用大数据分析,纪念馆能够精准捕捉观众的兴趣偏好,…… 李冰冰 曲阜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查看全文 >>

数智引擎激活红色文化,驱动文旅融合发展新路径

在数字化浪潮的推动下,一组来自曲阜师范大学的实践小组近期深入赣鄱大地,走访了包括赣东北苏维埃政府旧址、南昌八一起义纪念馆、济南解放纪念馆、新余革命烈士纪念碑及上栗镇烈士纪念…… 李冰冰 曲阜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查看全文 >>

推荐内容

寒假社会实践“红心研墨”:开启教育新篇,擎起知识明灯

导语:寒冬凛冽,却挡不住南京师范大学泰州学院“红心研墨”团队中姜雯、田浠彤、张秀丽、丁浩然四位志愿者的炽热之心。他们…

访文化会堂,见数智力量——曲阜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鲁赣红韵实践队

寒假期间,曲阜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鲁赣红韵”实践队走进江西省宜春市的一座小县城——丰城。在这里,他们分别参观了文…

寒假社会实践红心研墨:教育实践新征程,点亮知识新灯塔

在寒冬之际,南京师范大学泰州学院红心研墨团队姜雯、田浠彤、张秀丽、丁浩然四位志愿者怀揣热忱,奔赴淮安奇思妙艺术培训机…

浅游博物馆,察不足之处——曲阜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鲁赣红韵实践队

寒假期间,曲阜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鲁赣红韵”实践队走进江西省宜春市的一座小县城——丰城。在这里,他们分别参观了文…

曲园学子寒假社会实践——追寻诗仙足迹,探秘太白文化

为探寻城市文化底蕴,激发对优秀传统文化的精神追求与文化自信,曲阜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青史践履,睦邻同行”社会实践队…

最新发布

湖北学子三下乡:用心传递知识,用知识丈量未来
这个暑假,我怀着无比激动的心情参加了湖北第二师范学院榉烨志愿服务队三下乡的支教活动,目的是能够把我所学到的知识应用到此次三下乡实践中,传递知识和温暖给山区的孩子们。在此次三下乡活动中,我获得最…
实践出真知,走近老年群体(2)
实践出真知,走近老年群体——马克思主义学院“爱无止尽”实践队实地调研纪实关注民生,改善人民生活品质,是人民群众的共同期盼。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明确提出,实施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国家战略,加强和创新…
湖北学子三下乡:科技启蒙进山区,趣味编程玩转课堂
科技创新是时代的主题,是发展的动力。将电脑编程技术带进山区课堂,将强国梦驻童心,是我们湖北第二师范学院榉烨志愿服务队最初的目标之一,这也与大部分队员来自计算机学院有关。榉烨志愿服务队于7月19日在…
实践出真知,走近老年群体
实践出真知,走近老年群体——马克思主义学院“爱无止尽”实践队实地调研纪实“一切为民者,则民向往之”,只有解决人民群众最困难、最现实、最关心的问题、以“群众利益无小事”的原则统筹改革,才能使改革…
曲园学子三下乡——爱无止尽实践队开展人物访谈活动(4)
曲园学子三下乡——爱无止尽实践队开展人物访谈活动中国秉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把改善人民生活、增进人民福祉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在人民中寻找发展动力、依靠人民推动发展、使发展造福人民。为进一步…
回首百年复兴岁月,星星之火连绵不绝
回首百年复兴岁月,星星之火连绵不绝回首百年复兴岁月,星星之火连绵不绝;展望未来强国之路,红色基因代代相承。2021年暑期,河南工业大学“追寻”党史学习实践团以“重走百年复兴路”为主题,在克服疫情、…
曲园学子三下乡——爱无止尽实践队开展人物访谈活动(3)
曲园学子三下乡——爱无止尽实践队开展人物访谈活动带领人民创造幸福生活,是我们党始终不渝的奋斗目标。我们要顺应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以保障和改善民生为重点,发展各…
湖北学子三下乡:不负韶华,不负相遇
这个夏天,我参加了湖北第二师范学院榉烨志愿服务队的三下乡支教活动,来到了湖北省黄冈市英山县石头咀镇营坊村教学点,实现了我一直想做而又没做的事——支教。按照我以往的惯例,暑假期间不是做兼职就是去…
曲园学子三下乡——爱无止尽实践队开展人物访谈活动(2)
曲园学子三下乡——爱无止尽实践队开展人物访谈活动国家富强,民族复兴最终要体现在千千万万个人民都幸福上。为进一步改善老年人生活质量,针对老年人对智能手机功能的需求,并最终形成一个智能手机使用手册…
苏州大学文学院:善文化承载,颂百年赤诚
2021年7月13日至15日,苏州大学文学院传统文化公益课堂实践团队走进江苏省张家港市善港村,开展了为期三天的暑期社会实践活动。活动融合张家港善港村“以善育人,以文化人”的理念,立足于传统文化“善”元素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