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红色资源内涵挖掘不充分。
首先已开发利用的红色文化资源中,其红色文化精神内涵有待进一步挖掘和凝练。十堰是著名老红区,当地人往往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目前真正了解红色文化的人占比非常少,很多人不了解身边的红色文化资源,甚至当地部分人对当地革命遗址的认识仅停留在“听说过”的程度,很多人只知道具有代表性的郧阳革命烈士陵园,却对张湾区的红色资源了解甚少,例如:柏林镇红色教育与基地;其次,没有开发利用的红色资源影响力更小,是“养在深闺人未识”。大多红色文化资源基本处于原生态保护状态,年轻一代对发生在身边的革命史实了解甚少,如杨秀珍的墓葬因年深日久,知道的人很少。
二、红色资源宣传力度不够且宣传内容单一。
在调研过程中发现红色资源点表现手段多为橱窗展示、静态观光,多以图片、文物、文字为主,缺乏体验元素;内容的解说大多如教科书式的呆板平淡,文化景点存留下来的革命遗物数量少,且内容、场地、线路等方面存在局限性;各个红色遗址景区没有深入挖掘自己的特色,没有将自己独特的东西展现出来,看多了感觉千篇一律、乏味可陈。其次宣传对象上忽视重点人群特别是对高校大学生的宣传。十堰市周边高校众多,但目前大学生大多是参观郧阳区革命烈士及东沟烈士陵园,其他红色资源点知名度不高;同时又缺乏系统全面的反映十堰地区的红色资源的史料和影视作品,没有触及人灵魂的红色作品。
三、红色资源开发利用管理体制机制不健全。
首先,没有统一的红色资源开发利用管理体制机制,没有系统性协同性的科学规划和详细规划,红色旅游项目处于低层次开发建设状态,相关部门、街镇存在各自为战,分散实施的不良局面,没有形成合力。其次,从事红色文化资源保护工作的专业人才队伍严重不足,专业讲解员队伍十分薄弱,各个红色资源点讲解员水平普遍不高,讲解的内容也不精准。东沟烈士陵园作为湖北省著名爱国主义教育基地,调研团调研时未发现讲解员。
四、红色资源保护面临困境,红色文化保护意识淡薄。
首,自然损害严重。大多红色文化资源小且分散,地处偏僻,知名度不高,交通不便,因年久失修、自然侵蚀、生产生活活动等因素,不同程度受到破坏。当代不少青年对红色资源兴趣缺缺,不愿意耗费精力去参观红色景区,传承红色精神,战争年代距今久远,不少青年无法感同深受,对红色精神的认知处于低级水平。
社会中有很多人对革命英雄、革命事迹及革命精神知之甚少,使红色文化的传承工作并未受到很好的科学保护,造成部分严重破坏。
五、对红色资源研究、保护的专业人才短缺。
专业的组织机构和人才队伍是保障红色文化传承和发展的关键因素之一,但目前绝大多数地方缺乏对红色文化更系统性、整体性的研究与保护,而成熟的专业研究机构、人员较少,存在着研究思路单一等问题。研究重点多数还停留在资料的征集和整理上,而对红色文化资源的发掘传承、红色精神的领悟、历史经验的总结等深度研究、内涵挖掘、针对研究偏弱。
http://www.dxsbao.com/shijian/405850.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