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社会实践 >

圣医祠中映 ,弘医我先行

来源:河南工业大学化学化工学院 作者:杨世元 王博申

圣医祠中映 弘医我先行

——化学化工学院暑假社会实践“弘医团队”小分队活动

中医,文化历史悠久,独具特色。一碗药汤,一根银针,常常能起到立竿见影的效果,因而,中医一直被认为是世界上最神秘的医学之一。新冠肺炎疫情暴发后,在没有特效药的情况下,中国筛选出的“三药三方”正是在《伤寒杂病论》等古典医籍的经方基础上化裁而来。根据该书名方优化组合、创新运用而成的“清肺排毒汤”,被推荐为中西医结合治疗新冠肺炎使用。中医药积极参与全球抗疫,被多个国家借鉴和使用,成为疫情防控中国方案的一大亮点。2021年7月17日,为探寻中医奥妙,追溯中医历史,弘医团队成员来到了南阳市宛城区医圣祠参观。

首先,小队成员来到圣医祠大门,大门正上方镶嵌郭沫若题写的“医圣祠”三个大字,笔法苍劲,雄浑有力。照壁上刻医圣张仲景传,向世人介绍这位万世医宗的生平事迹。进入祠内,首先看到的是十大名医塑像:岐伯、扁鹊、华佗、王叔和、孙思邈、李时珍等,他们神态各异,栩栩如生,似在讲述千古医海故事。之后是东西廊房,各长约百米,东为介绍张仲景一生学医求教、行医疗疾的仿汉画石刻百余幅。西为医圣林,介绍中国上溯至神农、黄帝,近到明、清的名医石刻画像113幅,画像造型逼真,刻工精细,堪称艺术精品,向世人展示祖国医学的发展史和为祖国医学作出卓著贡献的众多医学家。在这里,小队成员对引领中药历史的先辈们献上崇高的敬意。

而后,小组成员来到门庭。步入门庭,首先映入眼帘的一块巨大的照壁,是由一块完整石料制成。照壁的正面刻写的是已故中医黄竹斋先生撰写的《医圣张仲景传》,生动地描述了张仲景光辉的一生和对中医事业做出的伟大贡献。两侧是著名学者任应秋教授题写的一副对联:上联是“阴阳有三,辨病还需辨证。”下联是“医相无二,活国在于活人。”“阴阳有三”,就是中医上所说的三阴三阳,“辨病还需辨证”是说,要想治好病人的病,必须依照辨证论治的学说,找出病的根本原因。“医相无二”是说,医生宰相没有区别,医生治人,宰相则治国;“活国在于活人”是说,要想把国家治理好,首先要把人治好。照壁的背面刻写的是张仲景亲自拟定的《伤寒杂病论》序,文中陈述了他走上医学道路的原因,照壁前后映,浑然一体,使人在肃穆中油然而生崇敬之情。

走过门庭,小组成员来到百寿祠。治疗疾病就是为了延年益寿。中医事业为人类做出了伟大贡献,“百寿亭”之“寿”意祝世人健康长寿。南阳中药材自古品质优良,张仲景《伤寒杂病论》中的经方用药主要选自南阳道地中药材。在这里,小组成员还观察到了南阳的“八大宛药”,分别是:山茱萸、辛夷、裕丹参、桐桔梗、宛艾、夏枯草、金银花、唐桅子。世间百草皆有属性:寒热温凉,辛酸甘苦咸。四气五味,各有所司。人也是自然之子,有五脏六腑、七情六欲。以自然之物、自然之法,医自然之身。古朴的哲学思想滋润了神奇的中国医学。于是,五千年来,一根针,一把草,护佑了千千万万炎黄子孙。小组成员了解中药的深厚历史及文化底蕴之后,更加深化了弘扬中医的决心。

最后,小组成员来到仲景像旁,看到一座表情庄重,深思熟虑的张仲景石像。“医门之仲景,儒门之孔子也。”提起博大精深的中医药文化,张仲景是首屈一指的人物。由他创立的中医辨证论治与经方施治体系,哺育了世代名医;他的名字与《伤寒论》、《金匮要略》两部伟大的著作,成为世界医学史上最为耀目的高峰与符号。在这里,小组成员再次对医圣张仲景肃然起敬。

通过此次的圣医祠之行,增强了小组成员对中医药的深厚热爱与了解,深化了弘扬中医药的信念。今后在弘扬中医文化的同时,也会满怀对中医药和医圣张仲景的敬意,忆往昔先辈功绩,思未来青年己任。作为新时代的青年,牢记党和国家的使命,结合专业知识,推动中医药文化的发展建设。

http://www.dxsbao.com/shijian/405982.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

相关内容

2411团支部四月团日活动: 国家安全 青春挺鹰

(通讯员祝美佳)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及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外国语学院2411团支部于4月15日上午在3215教室组织开展了以“国家安全,…… 祝美佳 华中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查看全文 >>

撒播青春理想 共筑绿水青山: 2411团支部三月团日活动

(通讯员祝美佳)为学习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引导广大青年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践行绿色、低碳、可持续发展理念,外国语学院2411团支部于3月12日上午及下午分别在3215教室和武…… 祝美佳 华中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查看全文 >>

弘扬宪法精神 维护宪法权威:2411团支部十二月团日活动

弘扬宪法精神维护宪法权威:2411团支部十二月团日活动(通讯员祝美佳)为深入学习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动员引领广大华师青年投身民主法治…… 祝美佳 华中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查看全文 >>

安全指示记心间,知识普及筑防线:外国语学院 2411团支部十一月团日活动

(通讯员祝美佳)为深入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进一步增强团组织的组织力与凝聚力,巩固深化团员和青年主题教育成果,培…… 祝美佳 华中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查看全文 >>

长歌奋进颂华章 砥砺前行谱新篇:外国语学院 2411团支部十月团日活动

长歌奋进颂华章砥砺前行谱新篇:外国语学院2411团支部十月团日活动(通讯员祝美佳)为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5周年,致敬伟大祖国,厚植家国情怀,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 祝美佳 华中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查看全文 >>

推荐内容

我院团委竞赛指导部举办“挑战杯”优秀作品分享会

为全面提升学生在学术创新、实践应用与成果展示等领域的多维素养,系统地提升同学们在策划书写、团队协作和项目打造等竞赛方…

红色薪火映初心:浙财青年实践团接力书写抗美援朝精神的时代答卷

当历史的硝烟散去,英雄的勋章却永远闪耀在岁月深处。在抗美援朝战争胜利70周年之际,浙江财经大学外国语学院“致敬参战老兵…

新野农途:探寻联农带农新路径 ——河南工大经贸学子聚焦田广华农场与赵岗

2025年1月14日,河南工业大学经济贸易学院学生团队深入新野县,对当地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联农带农情况展开调研,旨在挖掘发展…

2411团支部四月团日活动: 国家安全 青春挺鹰

(通讯员祝美佳)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及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外国语…

阳光学院人工智能学院实践进行时,扬青春风采

青春逢盛世,奋斗正当时。把青春播撒在民族复兴强国建设的伟大征程上。为更一步成为有理想、敢担当、能说会跑、能拍会写的硬…

最新发布

安外学子暑期三下乡:加强基层组织,助力乡村振兴
在华夏的土地上,几千年来,农民一直是国家群体比重最大的那一类,乡村则成了国家发展重要的一环之一,乡村振兴也一直是社会所关注的问题,那么如何使乡村振兴则是我们青年人的任务与职责所在。2021年8月20日…
“核武英雄”魏世杰:许国为家,苦乐芳华
“核武英雄”魏世杰:许国为家,苦乐芳华信仰于心,隐姓埋名为国研核二十六年。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美苏对中国开展了严密的核技术封锁,为抵制帝国主义的武力威胁和核讹诈,国家当机立断,提出了自主研发“…
滨院学子三下乡:我心向党,神采飞扬
来自滨州学院的“学党史,悟思想”理论宣讲团队在山东省临沂市平邑县开展了宣讲活动。该宣讲活动由来自马克思主义学院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的四名同学完成,她们分别是王姝雅,张玉环,刘丽源,刘佳文。为青少年…
附中见习心得
(通讯员范莹丹)处于大三下学期,身为一名师范生,面临着见习、实习和就业的问题。在学校老师的统一安排下,我进行了第一次教育见习,见习地方是一所中学的初二班级。我的主要任务是听数学课,进行见习记录,…
安外学子暑期三下乡:追忆红色岁月,致力乡村振兴
在华夏的土地上,几千年来,农民一直是国家群体比重最大的那一类,乡村则成了国家发展重要的一环之一,乡村振兴也一直是社会所关注的问题,那么如何使乡村振兴则是我们青年人的任务与职责所在。2021年8月20日…
云实践队参观红色教育基地,体悟百年艰辛历程
参观红色教育基地,体悟百年艰辛历程顾前世辉煌,百年征程披荆斩棘,铸后世荣光,勇往直前奋进新程。为欢庆中国共产党百年华诞,体悟百年艰辛历程及辉煌成就,中国石油大学(华东)云实践队和寻找红色梦想实…
悬壶济世医苍生,弘医传承青年行
悬壶济世医苍生弘医传承青年行——化学化工学院暑假社会实践“弘医团队”小分队活动中医药是我国抗击新冠肺炎疫情中的一大特色和亮点。面对疫情,我国发挥中医药辨证施治、多靶点干预的独特优势,探索形成了…
参观红色教育基地,体悟百年艰辛历程
顾前世辉煌,百年征程披荆斩棘,铸后世荣光,勇往直前奋进新程。为欢庆中国共产党百年华诞,体悟百年艰辛历程及辉煌成就,中国石油大学(华东)云实践队和寻找红色梦想实践队一同前往青岛市市北区海岸路18号…
传本草精华,续中药神话
传本草精华,续中药神话——化学化工学院暑期社会实践“弘医团队”小分队中医药文化是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本次我们国家的抗疫期间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为了更好地在全社会弘扬中医药文化,可…
青岛科技大学第二届化学实验创新设计竞赛志愿活动
青岛科技大学化学院化学实验创新设计竞赛志愿者实践团队在8月25日7:30到达青岛科技大学崂山校区北苑演播厅进行竞赛开幕式志愿者活动。因全国正处于常态化疫情防控时期,此次化学实验创新设计竞赛开幕式采取线…